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年河北省邢臺市中考語文二模試卷

          發布:2025/7/1 2:0:13

          一、(1~5題22分)

          • 1.古詩文默寫,回答問題。
            (1)但愿人長久,
             
            。(《水調歌頭》蘇軾)
            (2)
             
            ,孤裘不暖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3)黨中央一聲令下,全國各地的駐軍紛紛組織軍隊專業醫療力量緊急奔赴重災區武漢,投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戰爭中,恰如《木蘭詩》“
             
             
            ”這兩句描述的那樣。
            (4)寫出《<論語>十二章》中關于從師的“從”和“改”的句子:
             
             

            (5)將杜甫的《春望》補充完整。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組卷:15引用:1難度:0.3
          • 2.閱讀下面選段,回答問題。
                  唐代大詩人“詩圣”杜甫在《絕句漫興》一詩中寫道:“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陽春三月,風日晴和,江水清澈……江岸邊,
             
            依依,
             
            逐風,
             
            怒放,蜂飛蝶舞……詩人的思緒與春天的盛景靜靜悄悄地róng合在了一起,雖然老之將至體弱多病,卻依然童心未,詩興大發。
                  自古以來,寫桃花的詩還有很多,人們在領略桃花的美麗和爛漫的同時,更能深刻感受到古代詩人們的各種情懷,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個春風拂面、桃花綻放、風光旖旎、目不xiá接、令人神往的決美意境里。
            (1)給文中加點字詞注音,或根據讀音寫漢字。
            童心未
             

            風光旖旎
             

            róng
             

            目不xiá
             

            (2)選文第二段中有一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改正。
             
            ”改為“
             

            (3)請在文中橫線處填上你所熟悉的春天的景物,把句子補充完整。

            組卷:19引用:2難度:0.7
          •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組卷:7引用:3難度:0.8
          • 4.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85引用:2難度:0.7
          • 5.其實,我們身邊存在著許多“兒童網紅”,假如你的鄰居阿姨經常給自己在上小學的孩子拍短視頻,發布在各個媒體平臺上,甚至讓孩子開始直播,面對這種情況,你該如何進行勸說?

            組卷:9引用:1難度:0.8

          第二部分(6~21題48分)

          • 6.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這首詞在《花庵詞選》中題作“記夢”,請分析詞人著力描寫夢境的作用是什么?
            (2)近代梁啟超評此詞:“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語。”請從場景角度賞析其豪放的藝術風格。

            組卷:256引用:5難度:0.7
          • 7.古文閱讀。
                  (甲)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⑤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⑥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⑧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乙)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子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選自司馬遷《史記》)【注釋】①止:同“之”。②景行(hánɡ):大道。③行(xínɡ):行走。④低回:徘徊,流連。⑤六藝: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1)《論語》是
             
            家經典著作,記錄了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天子\有朋遠方來
            B.雖不能\可謂圣矣
            C.不亦乎\好之者不如之者
            D.子可謂至圣矣\逝者如斯
            (3)請用“\”為乙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斷句。(限三處)
            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4)翻譯。
            ①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②請選出乙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正確的翻譯是
             

            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
            A.天下的君王以及賢人太多了,一般都在當時榮顯,死后也就完了。
            B.天下的君王以及賢人太多了,當時擁有的榮耀沒有停止。
            (5)(甲)文中的哪句話與“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意思相近。
            (6)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為“至圣先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出自(乙)文的“高山景行”是一個成語,以高山和大路比喻孔子的道德之美,有高德之人猶山高、路闊一樣受仰慕。
            B.(甲)(乙)兩文都與歷史名人孔子相關。(乙)文司馬遷讀孔子著作之際,在內心深處極為敬佩這位古代的圣人,以至于后來不愿離開圣人的故居。
            C.(甲)文采用語錄體,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言簡練,含義深遠。(乙)文《孔子世家贊》是《史記?孔子世家》的結束語。孔子原本不是王侯將相,但司馬遷卻把他列入“世家”。他不是完全按照官本位來處理歷史人物,他把孔子當做古代的圣人來看待。這說明司馬遷頗具遠見與卓識。
            D.“耳順”通常指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而立”,古時男子三十歲舉行加冠儀式,表示已經成人。“生”是對晚輩讀書人的稱呼。
            (7)讀了語段(甲)文后,關于學習你一定得到了許多啟示,請說出關于學習態度的一點啟示。
            (8)聯系兩篇文章,分三條概括孔子備受后人敬仰的原因。

            組卷:7引用:1難度:0.2
          • 8.生產的擴展秩序      ①四十年前,南方農村甚至小城,如果吃上一頓餃子,一定是最深刻的記憶之一。那時需要從買面粉、豬肉等原料開始,而這些都不易辦到。好不容易材料齊了,頭一關是和面,干了不行,稀了也不行。然后要將和好的面切成一個個小面團,再搟成餃子皮。這個難度同樣不小,餃子皮要薄且圓,但太薄則易爛,太厚又煮不熟。
                  ②可以想見,這是一個浩大工程,全家分工,每個人都要擼起袖子加油干,還得提前幾天就做準備。然而,全家總動員忙上大半天,做出來的餃子很可能并不好吃。
                  ③若干年后,終于有餃子皮賣了,包餃子瞬間簡化了大半。漸漸地,城鎮有人包餃子賣了,人們花幾元錢就可以吃一頓。但不方便存放,必須現買現吃,且味道平平。
                  ④速凍餃子的出現則是一場革命。各種口味、各種品牌,高中低檔,琳瑯滿目。平時買幾袋凍在冰箱里,需要的時候,往鍋里倒上水,燒開后放入餃子,幾分鐘撈起來就行,沒有任何技術含量,時間成本、體力成本都可忽略不計。不想做飯的時候,許多人就煮餃子吃。
                  ⑤到底發生了什么,將餃子這一不可承受的浩大工程變成了懶人的首選?
                  ⑥這無論如何都是個奇跡!它不是來自偉大君王的高瞻遠矚、英雄人物的豐功偉業,也沒有誰像家長那樣去安排調度,統一指揮,而是源于普通人之間的合作。沒錯,源于平凡如你我的人之間通力合作。
                  ⑦在家庭范圍內,合作的過程顯而易見。有人搟皮,有人剁餡,包的包,煮的煮。然而,這種合作的范圍極其有限,憑借的是管事人的安排、組織和協調。合作范圍有限,意味著知識和技能有限,所能動用的資源也有限,因此,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成果卻不如人意。后來,合作的范圍不斷擴大,從家庭到社區(小區門口包餃子賣),進而到全國(速凍水餃).而且,速凍水餃的生產、運輸和銷售過程,必然會用到其他國家的技術、設備或人才。小小的餃子,可以說是全世界合作的產物。
                  ⑧合作范圍的擴大產生了驚人的效果。現在,我們能夠利用十倍百倍的人手,百倍千倍的知識技能,在全世界范圍內調動資源,效率千倍萬倍地增加,產量和質量極大提高。人們利用素不相識甚至遠在天邊的人的成果,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弄不懂完整的過程,只須做好經手的那一點工作。沒有人能弄明白整個過程,但一切井井有條,各就各位,簡單高效,仿佛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操控。
                  ⑨這就是擴展秩序及其顯著成效。而且,由于合作范圍擴大、合作方式更多樣,我們更加獨立了。任何商品,這家店沒有,還有另一家;這個牌子沒有,還有別的牌子。市場上買得到的任何東西都是如此,價格或許有漲跌,但供給不是問題。
                  ⑩餃子從古傳到今,被封為民族特色美食,但為什么以前沒有大規模生產?實際上,這并不涉及多么高精尖的技術難題,而只是因為出現了促進擴展秩序的制度環境。
            (1)四十年前,吃一頓餃子也會成為深刻記憶的原因是
             

            (2)根據原文,“看不見的手”指什么?它能夠高效發揮作用,最根本的條件是什么?
            (3)從⑥⑦兩段可以看出,“擴展秩序”有什么特點?請簡要概述。
            (4)舉例說明為什么“由于合作范圍擴大、合作方式更多樣,我們更加獨立了”。

            組卷:184引用:4難度:0.5
          • 9.讀完《朝花夕拾》后,班級開展“講故事 傳經典”活動,請在阿長、范愛農、衍太太這三個人物中任選其一,講一個相關的故事,50字左右。
            人物:
             

            故事: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10.名著閱讀。
                  當保爾躺在手術臺上,手術刀割開頸部,切除一側甲狀旁腺的時候,死神的黑翅膀曾經先后三次觸到他身上。然而,保爾的生命力十分頑強。達雅在外面提心吊膽地守候,手術過后,她看見丈夫雖然像死人一樣慘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氣,并且像平常一樣,溫柔而安詳。“你放心好了,小姑娘。要我進棺材不那么容易。我還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場,偏要跟那些醫學權威的結論搗搗亂。他們對我的病情做的診斷都正確,但是硬說我已經百分之百地喪失了勞動力,那是完全錯誤的。咱們還是走著瞧吧。”
                  保爾堅定地選擇了一條道路,決心通過這條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設者的行列。
            (1)上面文段摘自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關于這部名著,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俄國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歷時五年創作的長篇小說。
            B.《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對保爾走上革命道路影響最大的人物是達雅。
            C.《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閃爍著崇高的理想主義光芒的作品。
            D.《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敘事和議論為主,也穿插了不少俄國的民間故事、宗教神話,增加了神秘感,吸引了讀者興趣。
            (2)根據以上文段,概括保爾的形象特點,并從原著中另舉一個能體現這兩個特點的事例。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11.記敘文閱讀
            三個目標之后
            余秋雨
                  很多年前,我收到美國企業家貝林寫來的一封信。他邀我做他的顧問。
                  他是世界級的富豪,主持著一個龐大的慈善機構,專為各國殘疾人提供輪椅。
                  他說,他出身貧苦,逐漸致富,曾為自己提出三個階段的目標。第一階段是“多”,即追求錢多、廠多、房多、車多、雇員多;第二階段是“好”,即在多的基礎上淘汰選擇,事事求精,物物求好,均是名牌,或比名牌還好;第三階段是“獨”,即在好的基礎上追求唯一性,不重復別人,也使別人無法模仿自己。
                  他很快完成了求多、求好、求獨這三個目標。本應滿足了,他卻深感無聊。當無聊籠罩了生命,他對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就不再有一絲驕傲。
                  他對我說:“當我完成這一切時,還不到六十歲。家里沒有人要繼承我的產業,我今后的日子就失去了目標。一度,我甚至不想活下去了。”
                  他繼續告訴我,終于有一天,一個六歲的越南殘疾女孩救了他。那天他順手把專機上的一臺輪椅推給這個無法行走的女孩,女孩很快學會操作后,雙眼閃現出一種他從未見過的光亮。貝林先生在那種光亮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
                  第二個救了他的是一位津巴布韋青年。那天,這位青年背著一位殘疾的中年婦女,用了兩天時間穿越沙漠來到他面前。
                  貝林先生問:“這是你母親嗎?”
                  青年回答:“不是。”
            “是你親戚嗎?”
            “不是。”
            “你認識她嗎?”
            “不認識。”
            “那你怎么把她背來了?”
            “她聽說有人在這里發輪椅,就讓我背她過來。”青年回答。
                  這個青年說,他要回到出發的地方,把這兩天耽誤的時間補回來,隨后,他就轉身大步走了。
                  看看他的背影,貝林先生心頭一震。這個津巴布韋青年一看就非常窮困,幫了不認識的人一個大忙,卻不要任何回報。
                  貝林先生說:“我居然到六十歲才明白,慈善的事,早就可以做了,我也可以早一點擺脫無聊。慈善,是一種尋找人生意義的自我救贖。”
                  我為貝林先生自傳的中文版定了一個非常中國化的譯名——為富之道。
                  貝林先生與我的對話在報刊上發表之后,中國讀者最感興趣的,是他在六十歲前的三大目標。求多、求好、求獨,幾乎概括了中國大多數企業家正在逐步攀緣的三大臺階。多數人還在第一臺階,少數人已經在第一到第二臺階之間,攀上第三臺階的比較稀少。
                  攀緣是辛苦的,也是令人興奮的,因為有目標,我非常欣賞貝林先生說的一句話:“我把梯子擱錯了墻,爬到墻頂才知道擱錯了。”我告訴他,這句話已經具有文學價值。
                  我并不認所有企業家都必須像他一樣最后全然投身慈善事業,但是我希望大家經常想想,爬到墻頂之后要干什么,因為我發現,很多人還沒有攀到高處,在半道上就已經感到無聊。
                  貝林先生告訴我們,需要更換梯子擱置的方向,更換目標。
                  新的目標會是什么?應該多種多樣,但是貝林先生和其他類似人物抬手指了一個,那就是超越個人功利,為大善、大愛、大美留出更多的地方。
            (選自天地出版社《雨夜短文》)(1)文章為什么以“三個目標之后”為題,而不以“三個目標”為題?請說說你的理解。
            (2)貧窮的津巴布韋青年背著一個陌生的殘疾婦女,穿越沙漠來到貝林面前,只為了幫助她得到一張輪椅,并且不需要回報。請你運用心理描寫描述貝林目睹青年的背影時“心頭一震”的具體感受,不少于20字。
            (3)貝林說“我把梯子擱錯了墻,爬到墻頂才知道擱錯了”,這句話中“擱錯了墻”指什么?道出了貝林什么樣的感情?
            (4)文章倒數第五段提到“中國讀者”與“中國大多數企業家”,這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5)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為那些“超越個人功利”,有大善、大愛、大美的人點贊,請用簡潔的語言補充一個類似的事例,要求寫出人物的名字和相關優秀事跡。

            組卷:231引用:6難度:0.4

          三、習作

          • 12.作文。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瞬間讓人難以忘懷。也許是大自然中一道獨特的風景;或者是一個意外的表揚,讓你鏤心刻骨;或者是一次意外的相遇,讓你念念不忘;或者是一個意外的禮物,讓你久久回味……
            ??請以“意外的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請先將題目補充完整;
            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組卷:5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