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山東省煙臺市芝罘中學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5/7/1 5:0:9
一、單項選擇(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
1.向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鋅粉,反應結束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再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濾液可能呈藍色 B.濾液中的陽離子只有Zn2+ C.濾渣中只有Ag、Cu D.濾液中的陽離子Ag+、Cu2+、Zn2+ 組卷:322引用:4難度:0.5 -
2.如圖,用恒溫蒸發氯化鈉溶液模擬海水曬鹽的過程,已知圖②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①和圖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相等 B.圖②和圖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C.在此過程中氯化鈉的溶解度保持不變 D.在此過程中氯化鈉溶液的密度保持不變 組卷:222引用:10難度:0.9 -
3.下列除雜質所選用試劑正確的是( )
A.用稀鹽酸除去銅粉中的鐵粉 B.用濃硫酸吸收O2中的CO2氣體 C.用適量稀硫酸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D.用稀鹽酸除去Fe2O3中的CaCO3 組卷:387引用:6難度:0.5 -
4.人類開發利用下列金屬單質的時間順序與金屬活動性強弱存在著某種內在聯系。由此推斷,人類開發利用下列金屬的時間由先到后的順序是( )
A.Cu、Fe、Al B.Cu、Al、Fe C.Fe、Al、Cu D.Al、Cu、Fe 組卷:91引用:3難度:0.8 -
5.“吃得營養,吃出健康”是人類普遍的飲食追求.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攝入淀粉量不足,會患低血糖 B.維生素屬于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 C.多吃水果、蔬菜可以補充維生素 D.過量攝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組卷:6引用:4難度:0.9 -
6.下列各組物質,只用無色酚酞及相互反應就能區別開來的是( )
A.NaOH HCl H2SO4 B.NaOH HCl NaCl C.NaNO3 HCl NaCl D.NaOH Ba(OH)2 NaCl 組卷:23引用:3難度:0.7 -
7.有一包不純的碳酸鈉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兩種,某興趣小組為探究其組成做了如下實驗:
Ⅰ、取16g樣品于燒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再向燒杯中滴加硝酸鋇溶液并不斷攪拌,燒杯內固體的質量隨加入硝酸鋇溶液的質量的變化如圖甲所示。
Ⅱ、從B點開始,向燒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固體的質量隨加入稀硝酸的質量的變化如圖乙所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樣品中NaOH的質量為2.56g B.CD段觀察到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氣泡產生 C.E點溶液中的陽離子為H+、Na+ D.加入硝酸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6.1% 組卷:186引用:3難度:0.3 -
8.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鋁元素的某些信息。由該圖不能獲得的信息是( )
A.鋁元素符號是Al B.原子序數是13 C.相對原子質量是26.98 D.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 組卷:37引用:2難度:0.6 -
9.關于反應現象及所屬基本反應類型,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霧,屬于氧化反應 B.甲烷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屬于化合反應 C.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固體由黑色變為紅色,屬于置換反應 D.稀鹽酸和氧化銅反應,固體消失溶液變藍色,屬于復分解反應 組卷:1引用:1難度:0.6
二、不定項選擇(每小題有一至兩個正確選項)
-
10.將下列物質同時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FeCl2、NaCl、KNO3 B.CaCl2、HCl、NaNO3 C.K2CO3、Mg(NO3)2、NaOH D.KOH、NaCl、(NH4)2SO4 組卷:102引用:2難度:0.5 -
11.新寧崀山丹霞地貌的巖層因含Fe2O3而呈紅色。從組成分類來看,Fe2O3屬于( )
A.單質 B.氧化物 C.堿 D.鹽 組卷:36引用:2難度:0.6 -
12.如圖是某校化學小組繪制的四種實驗數據的變化趨勢圖像,其中正確的是( )
A.
如圖是某溫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中不斷加入氯化鈉晶體B.
如圖是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C.
如圖是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過量的水D.
如圖是向等質量的金屬鎂和鋁中分別滴加足量且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的稀硫酸組卷:5引用:1難度:0.5 -
13.鐵制品不能盛放下列哪種藥品( )
A.稀HCl B.MgSO4溶液 C.氯化鈉溶液 D.鐵屑 組卷:9引用:1難度:0.9
三、填空題
-
14.以電石渣(主要成分為Ca(OH)2,含少量MgO等雜質)為原料制備高純活性納米CaCO3的流程如下:
【資料】①氨水的pH約為11.7,氫氧化鎂完全沉淀的pH約為10.87。
②CaCl2+2NH3+H2O+CO2=CaCO3↓+2NH4Cl
(1)操作A的名稱是
(2)加入NH4Cl將溶液酸化,說明NH4Cl溶液的pH
(3)向濾液1中通入NH3調節溶液pH,主要目的是;①使濾液2能吸收更多CO2;②
(4)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NH3和組卷:159引用:4難度:0.3
四、實驗探究題
-
15.在2019年年末出現的“新型肺炎”重癥患者的治療上有一個重要環節為“高流氧呼吸”,化學興趣小組欲用家用制氧機制取“富氧空氣”并開展相關探究,進行以下實驗。
【實驗一】測定“富氧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沸石分子篩”能將氮氣等分子吸附,是家用制氧機的關鍵部件。通過控制按鈕,利用變壓吸附技術,獲得不同濃度的富氧空氣,圖1為該制氧過程的示意圖。
用如圖3裝置測定“富氧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集氣瓶中“富氧空氣”體積為100mL,底部殘留少量水,燃燒匙內有足量紅磷),操作如下:
Ⅰ.往量筒內加入適量水,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為V1=60mL;
Ⅱ.用電點火裝置點燃紅磷,充分反應;
Ⅲ.打開止水夾,待右側量筒內液面不再變化時,排出氣球中的氣體,調節兩邊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讀出量筒內水的體積為V2=33mL。
回答問題:
(1)實驗前,用排水法收集“富氧空氣”,氣體應從裝置圖2中的管
(2)操作Ⅱ中紅磷燃燒的符號表達式
(3)本次實驗測得“富氧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
(4)若讀取V1時俯視,則讀取量筒中水的體積
【實驗二】研究“富氧空氣”的應用
通過重油、褐煤在氧氣含量不同的空氣中燃燒的實驗,得到有關數據如圖:
(5)結合圖4,說明空氣中氧氣含量與燃燒產生的溫度的關系
(6)結合圖5,簡述減少燃料燃燒尾氣污染的措施組卷:37引用:1難度:0.5 -
16.古人云“處處留心皆學問”,你若善于觀察,就會獲取更多的新知識。
【發現問題】在一次探究活動中,小強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吹氣,在吹氣的過程中發現石灰水先出現渾濁,后又變澄清,他感到很意外。于是小強又將純凈的二氧化碳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觀察到的現象與上次相同。
(1)小強做第二個實驗的目的是
(2)小強從老師那里得知:CO2能與CaCO3和H2O繼續反應生成Ca(HCO3)2。
由此,小強推測出Ca(HCO3)2的一條物理性質是
此外,小強還想了解Ca(HCO3)2的化學性質,提出了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Ca(HCO3)2受熱能否分解?
【查閱資料】Ca(HCO3)2受熱分解生成CaCO3、H2O和CO2
【設計方案】小強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來加熱Ca(HCO3)2,加熱時試管口要略
【實驗過程】小強在實驗室找到一瓶Ca(HCO3)2粉末,取少量放入試管中進行加熱,觀察到試管口附近有小液滴產生。據此,小強得出結論:Ca(HCO3)2受熱能夠分解。
【反思評價】(1)小波認為小強的實驗不能證明Ca(HCO3)2受熱一定分解了,小波的理由是
(2)請你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加熱過程中有CO2產生。
(3)小紅發現 CO2與CaCO3和H2O反應生成Ca(HCO3)2的化學反應方程式與Ca(HCO3)2受熱分解的方程式在形式上近乎相反,于是聯想到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過程也有類似情況,進行了如下課后小實驗:選用試劑 實驗操作方法 預想實驗現象 結論
澄清石灰水取適量Ca(HCO3)2粉末于試管中進行加熱,將產生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CO2生成
①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觀察現象;
②將第①步實驗得到的溶液置于酒精的火焰上加熱,觀察現象。
則下列選項中與小紅進行的①②兩步實驗中石蕊溶液顏色變化情況相符的是
A.紫色→紅色→無色 B.紅色→紫色→無色
C.紅色→紫色→紅色 D.紫色→紅色→紫色
寫出小紅第①步實驗中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小紅第②步實驗中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組卷:1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