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七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1 3:0:16
一、積累運用(29分)
-
1.默寫。
(1)祖國的大好河山有多種多樣的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2)《關雎》中寫男主人公日日夜夜都念念不忘、執著追求淑女的句子是“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2.【推薦威海美食】請你從以下美食中,任選一種,擬寫一則廣告詞。
鲅魚餃子、蔥爆海參、花餑餑、炒蝦醬組卷:4引用:1難度:0.5 -
3.九年級某班舉行“中華傳統美德學習月”綜合性學習活動。本期的主題是“君子自強不息”,活動中有些問題,請你來解決。
(1)活動之前,班級為此出了一期以“君子自強不息”為主題的黑板報,其中的板塊小標題有“君子之德”“自強的內涵”,請你為此再擬寫一個小標題。
(2)活動過程中,全班同學分為不同的小組去搜集、閱讀、整理有關“自強不息”的名言警句或名人事例,請你也試著寫出一句名言或一個事例。
(3)班級舉行主題交流會,同學們彼此分享自己對此次活動主題的理解與看法?;顒又休喌侥惆l言,你會怎么說?(不超過120字)組卷:157引用:9難度:0.7 -
4.賞析下面的詩句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組卷:2引用:0難度:0.9 -
5.名著閱讀。
你為同學們做《朝花夕拾》的薦讀演講。下面是演講稿的片段,請將下面篇目的序號填在對應的橫線上。(每處2個)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我建議大家讀一讀。在書中,有描述小魯迅與小動物為友的①_____;有表現他在日本與師友交往的②_____;也有反映他在家鄉賽會風俗的③_____.在這些溫馨的回憶里,蘊含著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無窮。
A.《狗?貓?鼠》B.《阿長與<山海經>》C.《二十四孝圖》D.《五猖會》E.《無?!稦.《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G.《父親的病》H.《瑣記》I.《藤野先生》J.《范愛農》
①組卷:287引用:10難度:0.7
二、閱讀(41分)
-
6.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A.懲山北之塞 懲前毖后 懲一儆百 B.固不可徹 固若金湯 根深蒂固 C.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不毛之地 輕于鴻毛 D.且焉置土石 本末倒置 置之度外
【甲】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理解:寒來暑往季節交替,愚公一家開始折返回家。這句話寫出了移山進程之快,表現出愚公一家干勁十足。
【乙】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理解:這是智叟譏笑、阻止愚公移山的語句。智叟認為愚公不可能完成移山任務,他不理解愚公的堅定執著。
【丙】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理解:愚公認為自己的子孫繁衍不斷,但山不會加大增高,移山任務終將完成。這體現了愚公超越一般人的見識。
(3)愚公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結合下面兩則鏈接材料,談談這種精神是如何被繼承和發揚光大的。
【鏈接材料一】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鏈接材料二】
一渠繞群山,精神動天下。十萬開山者,歷時十年,絕壁穿石,挖渠千里,在太行之巔修建了紅旗渠。
20世紀60年代,河南省林縣人民為解決當地干旱缺水的問題,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開始修建紅旗渠這一水利工程。太行山綿延陡峭,在山腰修建溝渠本就十分困難,加上每延伸8000米才允許垂直高度降低1米的施工要求,使得修建過程難上加難。修渠民工從峭壁高聳的山頂,腰系大繩,下到山腰,再用蕩秋千的方法到達渠線,在堅硬的石英巖構成的懸崖上掄錘打釬,劈山鑿石。除此之外,他們還面臨糧食緊張、物資短缺、技術設備落后等困難。修渠民工憑著自強不已、奮斗不息的精神,最終削平了1250座山頭,開鑿了211個隧洞,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最終完成了紅旗渠工程,結束了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組卷:72引用:2難度:0.7 -
7.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認識筷子【材料一】人類的歷史,是進化的歷史,隨著飲食烹調方法改進,其飲食器具也隨之不斷發展。原始社會,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進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燒成多汁的羹,從羹中撈取菜肉時用餐匙極不方便,而以箸夾取菜葉食之卻得心應手,所以《禮記》說:“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鄭玄的注釋是“梜,猶箸也”。由此可見,新時期時代羹為帶汁的菜肉副食,食羹用匙極不方便,以手來抓滾燙稀薄的羹是不可能的,于是箸成了最理想的餐具。
(選自“搜狐網”,有刪改)【材料二】筷子,是中國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筷子“頭圓尾方”象征著中國人對“天圓地方”的傳統解讀,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其次,手持筷子時,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間,隱含著中國“天地人”三才文化,這是中國人對人和世界關系的理解。筷子文化源遠流長,中國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使用筷子吃飯了。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的用筷習俗皆是由中國傳入的??曜庸艜r又被稱為“箸”,后來流傳到南方,因為“箸”的諧音為“住”,就是停住,住在河邊的船家忌諱這個詞,便把“箸”改為“快”,意為快開起來,討個口彩。后來時間久了,又因為這個地方的人以竹子作為筷子的材料,所以把快字加個竹字頭,“筷子”就這么流傳開來。
(選自《筷子背后的中國文化》有刪改)【材料三】對于中國人來說,一雙筷子承載了太多的情感和回憶。每一個中國人,都有關于家的味道,它是一個味覺的習慣,也是一種情感的載體,南北不一,味道各異,但對家人的愛,卻是唯一。小孩通過筷子第一次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過筷子嘗到了兒孫滿堂的幸福滋味,孤獨的人因為“添雙筷子”找到人情溫暖,相守的人悟到心靈的依偎……啟迪、傳承、明禮、關愛、思念、睦鄰、感恩、守望等中國人含蓄的情感,都可以通過一雙筷子體現出來。
【材料四】在法國的餐桌上,你一定會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入席前,餐巾置于主菜盤的上面或左側。盤子右邊擺吃主食的刀、湯匙,左邊擺叉子。玻璃杯擺右上角,最大的是裝水用的高腳杯,次大的是紅葡萄酒杯,而細長的玻璃杯則是喝白葡萄酒時所用。主餐盤對面則放上吃點心用的小湯匙和刀叉。而在中國,餐桌上的擺設則大有不同,無論你即將吃什么,都會幫你添置一副碗筷,外加一個湯匙,這樣簡單的配置,足以滿足你所有的要求。中國人用筷子的功夫,常常吸引外國人。西方近年來興起了“用筷熱”,還出現專門教人使用筷子的“培訓中心”。有的醫學家認為,使用筷子能帶動人體的30多個關節和50多處肌肉,有助于手的靈巧和腦的發達。也有人說,中國人的手特別巧,與從小用筷子有很大的關系。
(1)下列對材料內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的筷子可以滿足中國人用餐時的一切需求,不再需要別的餐具。
B.一雙筷子可以傳遞中國人含蓄的情感,是中華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
C.在亞洲,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的用筷風俗都是由中國傳入的。
D.法國的餐桌非常講究,不僅吃不同的東西餐具不一樣,而且擺放也有規矩。
(2)結合【材料三】的內容,簡要分析“筷子”蘊含了哪些文化信息?組卷:26引用:3難度:0.5 -
8.現代文閱讀。
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葉
朱成玉 ①懷念祖母,是從一片葉子開始的,秋天的葉子。
②葉子上錯綜復雜的脈絡,像極了祖母的皺紋,但祖母并不悲傷,祖母的額頭經常是金光閃閃,陽光喜歡在那里安營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皺紋像是在跳舞。
③在我的記憶里,祖母總是拿著掃把,試圖把所有的哀怨清掃干凈,只留給我們無憂無慮的鳥鳴。
④祖母在那些落葉里不停地翻檢,把中意的握在手心。祖母喜歡收藏落葉,這個習慣終生未曾改變。這個習慣讓我感覺到,祖母永遠不會衰老下去。
⑤我在祖母的書里看到過那些落葉。祖母喜歡看書,她的書里總是夾著各種各樣的落葉,仿佛是她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標記。每一段青春,都是一片葉子,那些青春的遺骸、無法言說的舊日時光,成了書簽,丈量著一本書的里程,時刻提醒著你,哪些句子需要再一次的愛撫,哪些情節需要重溫。
⑥我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祖父,父親告訴我,祖父和祖母結婚一年后就從軍了,再也沒有回來。作為軍烈屬的祖母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然而卻沒有人可以安撫她內心的苦痛。祖母習慣在那些葉子上面寫字,一句半句的,大多都是哀婉的宋詞。我想那是祖母用她自己的方式懷念著祖父吧。每年清明的時候,我就會看到祖母去祖父的墳前,把那些寫了字的葉子鋪滿墳頭,景象燦爛而華麗。這么多年,我沒有見過祖母掉一滴眼淚,但我知道,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輕輕地擠一下,就會淚雨滂沱,只是別人無法看見。祖母的淚水,只居住在她自己的云里。
⑦不管天氣的好壞,祖母總是會大聲爽朗地笑。祖母的苦難像一座山,把她的脊背壓彎,卻壓不彎她熱愛生活的心。
⑧在那些葉子上寫字的時候,祖母是小心翼翼的,仿佛怕碰壞了一份念想。寫上了字的葉子,就如同被裝上了靈魂,重新活了過來。我想只有祖母懂得那些落葉,也只有那些落葉懂得祖母,她們惺惺相惜,彼此噓寒問暖。
⑨懷念祖母,是從一片葉子開始的——替那些果實遮過蔭涼、從枝頭跌落、背井離鄉的葉子。
⑩祖母在秋天的離世毫無任何征兆,只是那一天刮了很大的風,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樹稀里嘩啦地掉落了所有的葉子。其實,也只有風能讓葉子喘息或者感嘆,在葉子的生命中,風往往扮演著接生婆和送行者的雙重角色,所以葉子的心思只和風說,它只和風竊竊私語。
?落葉也有遺言嗎?在離開枝頭的剎那,它和風都說了什么?誰聽過它們交代的后事?那些齊刷刷掉落的葉子們,是去陪祖母了嗎?
?我想,如果祖母是落葉,那么風一定是祖父。他們之間,有那么多纏繞不清的愛意。
?我的祖母——一片寫滿詩句的落葉,一片不知愁的落葉,把生命中的大去當作一場旅行。
?落葉從不驚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不像雪,不論你走得多輕,都會在你的腳下呻吟,仿佛它們的骨頭被踩碎了。落葉從不驚叫,哪怕經歷再多的苦難,她都只是去和風竊竊私語。
?我似乎聽到了落葉在說:等我,來赴一個燦爛的約會。在此之前,請好好生活,各自珍重!
(1)文章將祖母與落葉對照著來寫,兩者相互映襯,互相比照。請聯系全文,說說祖母和落葉有哪些相似之處。
(2)“懷念祖母,是從一片葉子開始的”在文中出現了兩次,有什么用意?
(3)自選角度,賞析文中畫線句子。
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輕輕地擠一下,就會淚雨滂沱,只是別人無法看見。
(4)文章結尾說,“我似乎聽到了落葉在說:等我,來赴一個燦爛的約會。在此之前,請好好生活,各自珍重”,請精讀全文,并結合你的生活經歷,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組卷:16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50分)
-
9.作文。
同學們,你們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們或是“讀書迷”,知識豐富;或是“演說家”善于表達;或是“大管家”,熱心集體事務;或許還有體育健將、樂器高手、智力超人……
以《曬曬我們班的“牛人”》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內容自選;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人名、校名。組卷:562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