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十四中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5/7/1 13:48:24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

          • 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73引用:1難度:0.5
          • 2.在圖1所示裝置中燃燒紅磷來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并用傳感器記錄集氣瓶中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得圖2所示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973引用:10難度:0.4
          • 3.化學反應之間、化學物質之間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關系。下表中X、Y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
            A B C D
            X 緩慢氧化 化合反應 純凈物 化合反應
            Y 燃燒 分解反應 混合物 氧化反應

            組卷:25引用:7難度:0.5
          • 4.正確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證。如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5.建設“天藍、山青、水秀”的美麗家園是人們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組卷:20引用:2難度:0.7
          • 6.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利用金屬銻(Sb)較早的國家之一,目前銻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冶煉金屬銻的過程中,發生的反應為:2Sb2O3+3C
            高溫
            4Sb+3CO2↑.該反應的類型為(  )

            組卷:99引用:10難度:0.9
          • 7.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4難度:0.8
          • 8.科學探究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式。小明第一次走進實驗室就聽到老師關于實驗基本操作里面的一些“禁止”、“不能”,比如“加熱時試管內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
            1
            3
            ”等實驗基本要求。小明就“為何加熱時試管內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
            1
            3
            ”問題查閱了資料。小明通過查閱資料了解“為何加熱時試管內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
            1
            3
            ,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組卷:27引用:1難度:0.5
          • 9.沒有化學科學的發展,就沒有今日豐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實與化學沒有密切聯系的是(  )

            組卷:24引用:2難度:0.9
          • 10.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

            組卷:344引用:8難度:0.7
          • 11.下列分別盛有不同物質的容器中,所盛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組卷:411引用:8難度:0.6
          • 12.下列對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38引用:1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28分)

          • 13.閱讀科普文章:“國防金屬—鎂”。回答下列問題。
            鎂是一種年輕的金屬,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用電解法最早制得少量的鎂。鎂呈銀白色,熔點為649℃,質輕、密度為1.74g/cm3鎂的化學性質活潑,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鎂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鎂在氮氣中燃燒生成氮化鎂,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碳和氧化鎂。工業上主要利用電解熔融的氯化鎂制取金屬鎂,同時生成氯氣。煙花和照明彈里都含有鎂粉,是利用了鎂在空氣中燃燒能發出耀眼的白光;金屬鎂與戰爭有著密切的關系,除照明彈里有鎂粉外,燃燒彈里也裝有鎂粉,每架飛機的外表,是用耗費近半噸鎂的鋁鎂合金制成的。世界上鎂產量最高的年份,往往就是發生戰爭的年份。因此鎂產量就成了戰爭的晴雨表和指示劑,人們常把鎂稱為“國防金屬”。
            (1)上述材料中描述鎂的物理性質有
             
            。(答一點即可)。
            (2)寫出鎂的一條用途:
             

            (3)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不能用鎂代替紅磷,其原因是
             

            組卷:56引用:2難度:0.5
          • 14.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些裝置,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儀器①、②的名稱
             
             

            (2)實驗室選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試管口還要放一團棉花,目的是
             
            ,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
             

            (3)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下同),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氣,需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氧氣驗滿的方法是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當氣泡
             
            時開始收集,在結束實驗時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試管內應采取的措施是:
             

            (5)已知甲烷(CH4)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實驗室常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兩種固體加熱制取甲烷。你認為實驗室制取甲烷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15.化學實驗容不得半點馬虎,鐵絲燃燒試驗是初中化學中的一個重要實驗,操作稍有不慎將以失敗而告終,請回答:
            (1)集氣瓶內注入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2)若未觀察到劇烈燃燒,火星四射,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一條即可)。

            組卷:69引用:6難度:0.5
          • 16.檸檬酸鐵銨(化學式為C6H8FeNO7,相對分子質量為262)添加到食鹽中可作營養增長劑,且能使食鹽保持干燥。某品牌食鹽配料表上注有:檸檬酸鐵銨≤25mg/kg。
            (1)檸檬酸鐵銨由
             
            種元素組成;
            (2)1kg這種食鹽中含鐵元素的質量最多為
             
            mg(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7.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們對催化劑產生了興趣,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氧化鐵也能加速過氧化氫的分解。為了探究氧化鐵能否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他們設計了實驗裝置,并進行氣體的制備和測量實驗。實驗時均以生成40mL氣體為標準,相關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實驗序號 過氧化氫溶液濃度% 過氧化氫溶液體積/mL 過氧化氫溶液溫度/℃ 氧化鐵的用量/g 收集40mL氧氣所需時間/s
            5 10 20 0 128.5
            5 10 20 1.2 16.8
            15 10 20 1.2 10.5
            5 10 70 0 32.7
            (1)通過實驗①和④對比可知,化學反應速率與溫度的關系是
             
            ,通過實驗②和③對比可知,過氧化氫分解速率與
             
            有關。
            (2)分析表中數據,能說明氧化鐵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實驗組是
             

            (3)用一定量15%的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為了減小反應速率,可加適量的水稀釋,產生氧氣的總量
             
            (選填“減小”“不變”或“增大”)。
            (4)驗證二氧化錳是否能催化過氧化氫分解實驗時,需要增加只盛有二氧化錳的試管進行對照。該小組有同學認為驗證氧化鐵能否催化過氧化氫不需要該對照實驗,他的觀點
             
            (填“是”或“否”)正確,原因是
             

            組卷:22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