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級上冊《第2章 我們周圍的空氣》2023年單元測試卷(1)
發布:2025/7/1 16:0:10
一、選擇題
-
1.“神九”航天員在飛天過程中為了維持太空艙里氧氣的含量,可利用鎳鐵氧體(NiFe2O4)將呼出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而NiFe2O4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沒有發生變化.你認為NiFe2O4在這一反應中是作( )
A.生成物 B.催化劑 C.反應物 D.氧化劑 組卷:12引用:1難度:0.9 -
2.顏色是實驗現象中非常重要的信息,下列有關顏色描述錯誤的是( )
A.鎂條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 B.白磷燃燒,生成大量白煙 C.蠟燭熄滅時,有白煙產生 D.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黃色火焰 組卷:46引用:6難度:0.7 -
3.下列各組物質中全部都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 B.稀有氣體、干冰 C.人呼出的氣體、食鹽水 D.碘酒、液態氧 組卷:6引用:2難度:0.8 -
4.對下列實驗中出現的異常現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制取氧氣時,收集不到較純的氧氣一一剛開始有氣泡冒出時就進行收集 B.驗證空氣中氧氣含量時,進入集氣瓶中的水少于 一一紅磷量不足15C.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底炸裂一一用于引燃的火柴過長 D.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時,試管炸裂一一加熱前沒有將試管外壁擦干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5.2022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做法違背該主題的是( )
A.推廣用煤發電 B.大力植樹造林 C.垃圾分類處理 D.使用清潔能源 組卷:46引用:9難度:0.8 -
6.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化學反應后其質量減小 B.在化學反應后其質量增大 C.在化學反應后其化學性質發生改變 D.改變了化學反應速率 組卷:108引用:2難度:0.7 -
7.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
收集CO2B.
收集O2C.
驗證CO2性質D.
監控氣體流速組卷:50引用:4難度:0.6 -
8.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 B.工業上制取大量氧氣的方法屬于物理變化 C.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78%,稀有氣體約占空氣質量的0.94% D.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9.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取用液體B.
氧氣驗滿C.
聞氣體氣味D.
滴加液體組卷:200引用:1難度:0.7 -
10.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發生8.0級地震,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衛生部派出大量醫生救治受傷群眾,同時派出大量衛生防疫人員對災區進行衛生防疫,其中使用一種物質為漂粉精(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漂粉精屬于( )
A.混合物 B.純凈物 C.單質 D.化合物 組卷:0引用:1難度:0.9 -
11.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中,有關幾個“口”的位置錯誤的是( )
A.用排空氣法收集時,導管口放在集氣瓶口處 B.用排空氣法收集時,集氣瓶口應向上 C.試管內的導管口稍露出膠塞即可,不能伸入太長 D.需要加熱時,裝藥品的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組卷:852引用:9難度:0.3 -
12.下列物質的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A.氧化汞 汞+氧氣加熱B.過氧化鈣+水→氫氧化鈣+氧氣 C.氫氣+氧化銅 銅+水加熱D.碳+氧氣 二氧化碳加熱組卷:18引用:3難度:0.9 -
13.下列方法都可用于制取氧氣,但其中一項與其他三項不屬于同一類型,它是( )
A.通過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 B.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 C.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D.在過氧化氫中加入二氧化錳制取氧氣 組卷:146引用:6難度:0.9
二、填空題
-
14.工業制取氧氣主要有下列步驟。
(1)從步驟②可以得出氮氣的沸點比氧氣的沸點
(2)儲存在藍色鋼瓶里的“工業液氧”是
(3)用組卷:6引用:1難度:0.7 -
15.甲、乙、丙是三個實驗的示意圖,根據圖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進行總結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
(1)所發生的三個反應有多個共同的特點,分別是:
①
(2)寫出上述三個實驗中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組卷:11引用:3難度:0.9
三、實驗題
-
16.通過半年的化學學習,你已經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規律,以下是老師提供的一些實驗裝置.請結合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的儀器名稱:b
(2)寫出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3)通過查閱資料得知:①氨氣(NH3)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其水溶液稱為氨水;②氨氣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水和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小芳同學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她應選擇的反應的發生裝置是
(4)小芳將收集滿氨氣的集氣瓶倒扣在滴有無色酚酞的水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5)請寫出氨氣和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組卷:2引用:1難度:0.3 -
17.根據如圖回答問題。
(1)實驗1中: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2)實驗2中: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3)實驗3中:①中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組卷:38引用:1難度:0.3 -
18.某化學研究小組在學習了“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的基礎上,改進了教材中圖Ⅰ的實驗,設計出如圖Ⅱ所示的實驗裝置,據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裝置Ⅰ】在實驗過程中,經常出現實驗結果偏小的情況,原因可能是
(2)【裝置Ⅱ】小組同學測定玻璃管容積V1為70mL,注射器的活塞實驗前停在30mL處(V2為30mL),按正確操作和有關數據計算,最終得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則注射器活塞最終停留在15組卷:487引用:3難度:0.5
四、推斷題
-
19.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三種物質且三種物質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種元素。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1)若乙、丙是組成元素相同的氣體,且丙是有毒氣體,則甲可能是
(2)若丙是能供給動植物呼吸的氣體,則乙是組卷:15引用:2難度:0.5 -
20.已知常用的強酸(鹽酸、硫酸、硝酸)跟常用的強堿(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反應生成的鹽的水溶液顯中性。現將某藍色晶體A溶入某一無色中性液體中,按如圖所示過程進行實驗:
試按要求填空。
①寫出B、C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B
②若A是純凈物,無色中性液體也是純凈物,則中性液體是
③若A是純凈物,無色中性液體是只含有一種溶質的溶液,則其溶質是組卷:7引用:0難度:0.3
五、解答題
-
21.壽春中學化學組的同學設計了硫在氧氣中燃燒的改良實驗,如實驗1.當火焰熄滅后發現留有剩余,硫為什么會熄滅呢?每個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猜想】
甲同學猜想:硫燃燒耗盡了瓶內的氧氣,所以它熄滅了;
乙同學猜想:硫燃燒后瓶內的二氧化硫(不支持硫的燃燒)濃度過高導致硫熄滅了;
丙同學猜想:甲和乙都只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他認為甲和乙都有道理;
丁同學猜想:
【設計實驗】丁同學設計了實驗2進行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
【實驗反思】(1)硫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 實驗結論 (1)把少量紅磷放在鋁制小盒內,然后放入裝有細沙的集氣瓶,塞緊瓶塞,用放大鏡點燃硫,觀察現象. 硫燃燒一會兒就熄滅了. 磷燃燒需滿足的條件:①溫度達到著火點;
②丁同學的猜想正確. (2)待冷卻后,用放大鏡聚光加熱鋁盒內的紅磷,觀察現象. 紅磷燃燒,放出熱量的同時產生了
(2)實驗1與課本實驗相比,實驗1的優點是
(3)實驗2中細沙的作用是
(4)實驗室中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實驗不用硫代替紅磷的原因是組卷:31引用:1難度:0.5 -
22.下列各種敘述都是錯誤的,請你舉一反例證明它是錯誤的。
在常溫條件下進行的變化都是物理變化 爆炸一定是化學變化 分解反應一定生成兩種物質 組卷:5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