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潛江市中考化學調研試卷
發布:2025/7/1 21:0:9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毎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第1-10題每小題1分,第11-15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
1.學會識圖能發展科學思維。下列圖像與反應過程的變化趨勢對應正確的有( )
序號 ① ② ③ ④ 圖像 反應過程 KMnO4受熱分解 向含等質量HCl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Zn和Fe至過量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 木炭在充滿O2的集氣瓶中燃燒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組卷:48引用:2難度:0.5 -
2.下列有關物質構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B.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相同原子無法構成不同的分子 D.元素周期表共有7個縱行,18個橫行 組卷:205引用:9難度:0.6 -
3.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考慮,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煤 B.氫氣 C.天然氣 D.石油 組卷:57引用:4難度:0.6 -
4.NH4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時,NH4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 C.KNO3中混有少量的NH4Cl,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KNO3 D.t2℃時,等質量的KNO3和NH4Cl分別配制成飽和溶液,需要水的質量相等 組卷:335引用:6難度:0.5 -
5.2022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在超冷原子雙原子分子混合氣中,首次實現三原子分子的相干合成,這一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后只生成一種物質 B.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比為62:39:101 C.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粒子數之比為1:3 D.不易相互反應的物質在特殊的條件下也可能發生反應 組卷:49引用:3難度:0.5 -
6.下列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的是( )
A.2Fe+3H2SO4═Fe2(SO4)3+3H2↑ B.Zn+2HCl═ZnCl2+H2↑ C.Al+HCl═AlCl3+H2↑ D.Fe2O3+H2SO4═FeSO4+H2O 組卷:28引用:1難度:0.5 -
7.打贏藍天保衛戰,提高空氣質量。下列物質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氣 D.可吸入顆粒物 組卷:394引用:8難度:0.8 -
8.某環保興趣小組的同學為證明當地硫酸工廠排出的廢水呈酸性(忽略其他因素的影響),設計了以下四種實驗方案進行檢測,其中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A.取樣,滴在pH試紙上 B.取樣,向其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C.取樣,向其中加入鋅粒 D.取樣,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組卷:243引用:6難度:0.8 -
9.下列元素符號書寫正確的是( )
A.鈉NA B.氯Cl C.鋅zn D.鋁aL 組卷:23引用:3難度:0.7 -
10.“河南味道”聲名遠播。下列食品和食材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
A.鄭州燴面 B.道口燒雞 C.中牟大蒜 D.新鄭大棗 組卷:32引用:2難度:0.8 -
11.很多成語、俗語、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道理。下列用化學觀點解釋錯誤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煉”——黃金高溫下也不與氧氣反應 B.“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滅火 C.“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物質的狀態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D.“人要實,火要虛”——增加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可燃物燃燒得更旺 組卷:129引用:4難度:0.5 -
12.下列實驗方法無法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用肥皂水鑒別硬水和軟水 B.用燃著的木條鑒別氮氣與二氧化碳 C.用熟石灰鑒別硫酸銨和尿素 D.用紫色石蕊溶液鑒別稀硫酸和蒸餾水 組卷:13引用:2難度:0.9 -
13.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將裝置傾斜,使管①、②中藥品接觸,觀察到氣球鼓起,一段時間后又恢復原狀。符合該實驗現象的是( )
A.生石灰和水 B.鎂條和稀鹽酸 C.大理石和稀鹽酸 D.水和硝酸銨 組卷:13引用:4難度:0.6 -
14.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關鍵。如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B.
稱量固體C.
加熱液體D.
量取液體組卷:58引用:3難度:0.8 -
15.下列所示的圖像能反映相對應實驗的是( )
①向pH=12的Ca(OH)2 溶液中不斷加水稀釋;
②向碳酸鈣固體中逐滴加入鹽酸至過量;
③在40℃,將飽和的硝酸鉀溶液恒溫蒸發水分至有白色晶體析出;
④將足量的金屬鎂片和鋅片分別與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混合。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組卷:132引用: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30分。第16題-20題,每空1分,第21題4分。)
-
16.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組卷:19引用:2難度:0.7 -
17.金屬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
(1)生鐵和鋼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
(2)每年世界上鋼鐵的產量很高,但鋼鐵的銹蝕也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鋁制品比鐵制品具有更好的抗腐蝕性能,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鋁排在鐵
(3)鎖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其中的鐵鎖經常會生銹,為了防銹鎖芯通常使用銅制的,鎖身可以采用組卷:3引用:1難度:0.9 -
18.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略去)。A常用來改良酸性土壤,其相對分子質量為74,C和D均屬于氧化物。則C的一種用途是
組卷:41引用:4難度:0.5 -
19.結合下列化學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標有字母的儀器的名稱:a
(2)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時應選擇
(3)用裝置E收集實驗室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應從
(4)實驗室常用裝置C代替裝置B制取氣體,裝置C的優點是
(5)乙炔(化學式C2H2)俗稱電石氣,實驗室中常用電石(一種灰色塊狀固體,化學式CaC2)與水在常溫下反應制取,乙炔是一種無色、無味、難溶于水的氣體。應選擇組卷:29引用:1難度:0.3 -
20.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金屬的化學性質后,把一小塊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有氣泡冒出。但未觀察到紅色固體,而是看到了有藍色沉淀產生,并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鈉是一種活潑金屬,常溫下能與氧氣、水等物質發生反應;
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
【提出問題】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Ⅰ:Na2SO4
猜想Ⅱ:Na2SO4、NaOH
猜想Ⅲ:
猜想Ⅳ:Na2SO4、NaOH、CuSO4
小林認為猜想Ⅳ一定不成立,其原因是
【實驗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實驗1 取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觀察溶液顏色 溶液為無色 猜想Ⅲ不成立 實驗2 向實驗1所取的溶液中滴入氯化鋇溶液 猜想Ⅱ成立 實驗3 另取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無色酚酞溶液 溶液變為紅色 猜想Ⅱ成立
(1)同學們認為實驗2不合理,其原因是
(2)金屬鈉在儲存過程中意外著火時組卷:28引用:2難度:0.5 -
21.某實驗室的廢水中含有H2SO4和CuSO4,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處理廢水,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NaOH溶液。實驗過程中,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1)曲線圖中a點溶液中的溶質是
(2)求該NaOH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組卷:38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