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北省十堰市房縣軍店鎮初級中學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7/1 14:0:12
一、積累與運用(22分)
-
1.根據你對艾青詩歌的了解,選出不是評論艾青詩歌的一項( )
A.這是一首長詩,用沉郁的筆調細寫了乳娘兼女傭(“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歡《大堰河》。——茅盾 B.他的詩把我們從懷疑、貪婪的罪惡的世界,帶到秀嫩天真的兒童的新月之國里去……它能使我們在心里重溫著在海濱以貝殼為餐具,以落葉為舟,以綠草上的露點為圓珠的兒童的夢。——鄭振鐸 C.歸真返璞,我愛好他的樸素、平實,愛讀他那用平凡的語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寫出的激動人心的詩篇。——唐弢 D.在國難當頭的年代,詩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動人的力量,而詩人那種不斷轉折和強化的抒情方式,當然也是和充滿險阻坎坷的時代相吻合的。——孫光萱 組卷:1068引用:46難度:0.7 -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有趣的人,對生活抱有大愛。有時,即便身處_____,他們也能過得興致盎然;即便眼前滿是茍且,他們_____總能找到詩和遠方。蘇軾就是個十足有趣的人,被貶官后,他沒有_____,_____發現了生活的真和趣。A.逆境 也 愁腸百結 而是 B.逆境 還 百無聊賴 而是 C.困難 也 愁腸百結 只是 D.困難 還 百無聊賴 只是 組卷:98引用:2難度:0.6 -
3.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龜裂(jūn) 農諺(yàn) 遷徙(xǐ) 銷聲匿跡(nì) B.腐蝕(shí) 緘默(xián) 兩棲(qī) 風雪載途(zài) C.褶皺(zhě) 咀嚼(jué) 霧靄(ǎi) 追本溯源(sù) D.凋零(diāo) 瑕疵(cī) 狩獵(shòu) 草長鶯飛(zhǎng) 組卷:275引用:3難度:0.8 -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鷴,俗稱“山雞”,它們的巢主要有枯草、樹葉、松針和羽毛構成。 B. 我們要優化完善防控措施,提高科學精準防控,并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開、“躺平”。 C. 經過大約6.5小時的飛行后,神舟十四、十五號兩個航天員乘組首次實現“太空會師”。 D. 卡塔爾世界杯足球賽C組的出線球隊在末輪跌宕起伏又相互關聯的兩場激戰后揭曉。 組卷:6引用:1難度:0.8 -
5.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導語是新聞開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扼要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主體是新聞的軀干,是對導語內容的進一步擴展和闡釋;背景指的是新聞發生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背景必須獨立成段。 B.諾貝爾獎主要發給那些在過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事業方面為人類做出最大貢獻的人。首屆諾貝爾獎是1901年頒發的。 C.《“飛天”凌空》是一篇新聞特寫,主要介紹的是中國10米跳水冠軍郭晶晶在印度新德里獲得冠軍的精彩瞬間。 D.《一著驚海天》是一篇通訊,主要報道的是我國核潛艇首次成功潛入深海的情況。 組卷:777引用:16難度:0.7 -
6.古詩文填空。
(1)
(2)亭亭凈植,
(3)
(4)無絲竹之亂耳,
(5)李商隱的《賈生》中借古諷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訪道,不顧國計民生的現實,寄寓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
(6)《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說明了許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實做起來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組卷:1引用:1難度:0.8
二、閱讀與理解(48分)
-
7.閱讀《望岳》《春望》兩首詩,完成問題。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兩首詩分別創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時期,都是安定富庶的盛世時期的作品。
B.《望岳》中詩人仰望的泰山巍峨雄奇,《春望》中詩人所望長安因戰亂殘破不堪。
C.《望岳》頷聯用擬人手法寫泰山神奇秀麗,《春望》借花表達了感時傷世之情。
D.《望岳》一詩景象壯闊,風格雄放剛健,《春望》景象破敗凄涼,風格沉郁頓挫。
(2)兩首詩都寫到了“鳥”,卻蘊含不一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組卷:31引用:2難度:0.5 -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浪游記快(節選】
沈復 余居園南,屋如舟式,庭有土山,上有小亭,登之可覽園中之概,綠陰四合,夏無暑氣。琢堂①為余額其齋日“不系之舟”。此余幕游②以來第一好居室也。土山之間,藝菊數十種,惜未及含葩,而球堂調山左裹訪矣卷屬移寓潼川書院,余亦隨往院中居焉。
琢堂先赴任,余與子琴、芝堂等無事,輒出游。乘騎至華陰廟,過華封里,即堯時三祝處。廟內多秦槐漢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柏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殿廷古碑甚多,內有陳希夷書“福”“壽”字。華山之腳有玉泉院,即希夷先生化形骨蛻處。有石洞如斗室,塑先生臥像于石床。其地水凈沙明,草多絳色,泉流甚急,修竹繞之。洞外一方亭,顏日“無憂亭”。旁有古樹三株,紋如裂炭,葉似槐而色深,不知其名,土人③即呼日“無憂樹”。
大華④之高不知幾千仞,惜未能裹糧往登焉。歸途見林柿正黃,就馬上摘食之,土人呼止弗聽,嚼之正甚,急吐去,下騎覓泉漱口,始能言,土人大笑。蓋柿須摘下煮一沸,始去其澀,余不知也。
(選自《浮生六記》,有刷改)【注】①原堂:姓石,沈復兒時好友,②幕游:指沈復離鄉做了石琢堂的無官職的輔助人員。③土人:本地人。④太華:指華山。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惜未及含葩
②余與子琴、芝堂等無事,輒出游
③內有陳希夷書“福”“壽”字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下騎覓泉漱口,始能言。
(3)“廟內多秦槐漢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柏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文中這個句子寫出了樹的
(4)作者書齋名為“不系之舟”,原因有哪些?根據你的理解簡要回答。
(5)最后一段中,“太華之高不知幾千仞,惜未能裹糧往登焉”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聯系全文回答。組卷:16引用:2難度:0.5 -
9.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北方(節選)①
艾青
北方是悲哀的
而萬里的黃河
洶涌著渾濁的波濤
給廣大的北方
傾瀉著災難與不幸;
而年代的風霜
刻畫著
廣大的北方的
貧窮與饑餓啊。
而我
——這來自南方的旅客,
卻愛這悲哀的北國啊。
撲面的風沙
與入骨的冷氣
決不曾使我咒詛;
我愛這悲哀的國土,
一片無垠的荒漠
也引起了我的崇敬
——我看見
我們的祖先
帶領了羊群
吹著笳笛
沉浸在這大漠的黃昏里;
我們踏著的
古老的松軟的黃土層里
埋有我們祖先的骸骨啊,
——這土地是他們所開墾
幾千年了
他們曾在這里
和帶給他們以打擊的自然相搏斗,
他們為保衛土地,
從不曾屈辱過一次,
他們死了
把土地遺留給我們——
我愛這悲哀的國土,
它的廣大而瘦瘠的土地
帶給我們以淳樸的言語
與寬闊的姿態,
我相信這言語與姿態,
堅強地生活在大地上
永遠不會滅亡;
我愛這悲哀的國土,
古老的國土
——這國土
養育了為我所愛的
世界上最艱苦
與最古老的種族。
【注】①此詩寫于1938年2月。當時,日本侵略軍連續攻占了華北、華東等大片土地,戰火迅雷般逼近了黃河,艾青正和蕭紅、蕭軍等一批朋友,應聘赴山西執教,途經陜西潼關。詩人目睹戰爭陰云籠罩下北國大地一派荒涼、紛亂的景色,心靈受到極大震動,因而寫下此詩。
(1)節選的部分是怎樣刻畫“悲哀的”北方的?
(2)“而我/——這來自南方的旅客”為什么“愛這悲哀的北國”?
(3)最后一節在抒情上有什么特點?
(4)聯系寫作背景,試解讀本詩的主題。組卷:18引用:1難度:0.4 -
10.以下是小文寫在積累本上的一段話,其中加點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一年一度的體育節開始了,校園里人聲鼎沸,同學們各得其所。操場上的運動員們或奔跑,或跳躍,或投擲,洋溢著青春的色彩。看臺上的啦啦隊們咄咄逼人的吶喊加油聲,綻放著青春的激情。操場上那不停穿梭著的身影啊,是忙碌的校園小記者們。看著這朝氣蓬勃的校園,幸福而自豪的感覺油然而生。A.人聲鼎沸 B.各得其所 C.咄咄逼人 D.油然而生 組卷:33引用:6難度:0.8 -
11.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也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是沒有軀體疾病,而且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會的良好心態。從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三要素之一,追求心理健康是現代文明的標志。
(摘自“搜狗百科詞條”)【材料二】
??認識自己恰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王爾德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我希望徹底了解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我自己。”初中階段是人生的重要時期,需要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去適應這一階段的要求。
??認識自己就是對自己的種種特點、優勢、劣勢和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
??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無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卑(自我評價過低),一種是自負(自我評價過高),這兩種情況都令人痛苦。自卑會使自己缺乏信心,做什么事都顧慮重重,畏畏縮縮,缺乏勇氣和毅力,聰明才智無法充分發揮。自負的人雖然一時顯得神氣十足,自信能干,但由于把目標定得不切實際的高,就有很大的失敗的可能。加上這種人特別愛面子,經受不了失敗的打擊,往往在一次或幾次失敗以后很快就來個180度的大轉彎,變得自卑了。
??蘇東坡有詩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人們對“自我”這個猶如自己手里的東西,往往難以正確認識,從某種意義上講,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現實更為困難。因此,“人貴有自知之明”,社會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蘇東坡效應”。
(選自《淺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材料三】
??彭國球指出,一般而言,心理疾病有輕度和重度之分。輕度心理疾病通常不需要藥物治療,或不首先采用藥物治療,重度心理疾病則必須采用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主要注意四點:第一,休息時間特別重要,盡量養成自然的作息時間。在相對固定的時間起床后,進行一些熱身活動。晚上23:30前睡覺,午休20~30分鐘左右比較合適,不能超過一個小時;第二,飲食定時定量,注意營養均衡,基本原則是“蔬菜都是寶,主食肉類少,清淡少糖鹽,每餐八分飽,零食干鮮果,飲茶水不少”;第三,適當運動,我們的身體受大腦支配,同時身體的活動也會影響大腦。例如,跑步等運動會使大腦產生很多快樂激素,給人帶來一種愉悅的感覺;第四,注意人際關系的改善與維護,與周圍人搞好關系是心理疾病治療的一個重要環節。
??藥物治療中,一些輕度或中度的心理疾病可以按照醫生的建議用中藥進行治療。對于頻繁發作的焦慮、抑郁患者,需要服用治療焦慮或抗抑郁的藥物,甚至一部分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在這個過程中,醫生會對藥物進行把關,不用擔心產生藥物依賴、藥物對大腦產生不良副作用等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治療抑郁的藥物,一般要2~3周左右才起效。患者在用藥后的幾天或一周之內,可能會有一些不良反應,此時無需擔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良反應減輕或消失,藥物療效顯現后病人就會感覺好很多。
(選自“人民網”《出現心理疾病應該如何治療?》)(1)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才符合現代人的健康觀。
B.因為自負的人過于自信,經常把目標定得不切實際的高,所以注定會失敗。
C.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現實要更加難。
D.輕度的心理疾病可以用中藥進行治療,對于頻繁發作的焦慮、抑郁患者,需要服用治療焦慮或抗抑郁的藥物。
(2)【材料二】第一段使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3)請根據上述三則材料,說說新時代中小學生為什么要重視心理健康。組卷:8引用:3難度:0.5 -
12.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傳燈??①裴先生教我的時候,已經五十多了,膝下似無兒女,常年穿一件洗得發白的中山裝,冬天裹條黑色的圍巾。蒼白的臉上架了一副黑框眼鏡,不怎么愛笑,頗有些落拓書生的樣子。
??②裴先生早年畢業于名校,教兩個班的語文,最喜歡兩個大文人:蘇東坡和魯迅。上課時,講著講著,就講到東坡居士和迅哥兒那里去了。久而久之,我也愛看魯迅,半懂不懂地讀《吶喊》《彷徨》。
??③裴先生是不反對讀課外書的。他訂閱的《人民文學》雜志,常常在班上傳閱,而且允許我們到他宿舍借書看,我記得借過《三俠五義》《包法利夫人》和《唐璜》。這讓我對他的欽佩又多了一層。
??④記得裴先生第一次布置我們寫作文,寫家鄉的樹,我就寫了柿子樹,文章的構思模仿魯迅的《秋夜》,開頭便是:“我家屋前有一棵柿子樹,還有一棵也是柿子樹……”如此等等。隔了一天,作文批改發下來了。我想裴先生如此博學,肯定是識貨的。他會不會給我一個有史以來最高的分數?要知道,在裴先生任教之前,我的作文總是排班級第一。而這次,我竟看見一個刺眼的“58”分。我不敢相信,但紅筆寫的分數,像塊圖章那樣印在那里,赫然在目,確鑿無疑。那是我自從上學寫作文以來,絕無僅有的分數。
??⑤放學后,我猶豫再三,最終還是硬著頭皮敲開了裴先生宿舍的門,門前用磚瓦搭了一個花壇,旁邊是一棵很大的柿子樹,果實熟了,高處無人采摘,上面停了幾只啄食的鳥雀。
??⑥裴先生聽我結結巴巴說明了來意,沒做聲,拿出上衣口袋掛著的鋼筆,轉身在旁邊的紙上寫了一個題目,用中指敲敲那幾個字,然后點點頭,盯著我,我立刻明白了,他要我現場重寫一篇。我又羞又氣,覺得自取其辱,但仿佛急中生智一般,打好提綱之后,略加思索便一揮而就。寫完天已向晚,夕光從西邊流進來,照在裴先生冷冷的臉上,他依舊不說話,卻從窗前的方幾上拿了一只火紅的柿子遞給我。我拿了,頭也不回一直走,快到家時,才發現手上捏著的柿子已經裂開了,全是汁水,心頭頓覺無名火起,一氣之下,將那柿子扔得老遠。
??⑦第二天語文課,我故意遲到,及至推門進去,吃了一驚。裴先生早已站在講臺前,他通常會稍晚到的。我低著頭,故意不去看他。想不到,耳邊忽然傳來他那抑揚頓挫的嗓音。他喊住我,我以為又要挨批了,想不到,他很平靜地說了一段讓我終生難忘的話:“在上課之前,先說明一件事,上次布置了一篇文章讓大家回去做,這位同學的文章,我在批閱時以為是抄襲哪本書上的,所以給了不及格的分數。后來這位同學主動來找我,我當場命題,讓他重寫了一篇,待我仔細讀了第二篇后,才知錯怪了他,為此我向他道歉!”
??⑧說完,他竟對我作了一揖,那是我生平唯一的一次接受這樣的古禮。接著,他將我那篇文章在班上當場朗讀起來,讀得聲情并茂……
??⑨那次誤會之后,我因禍得福,得以經常出入裴先生的宿舍。在他的鼓勵和指點下,我的文章經常出現在學校板報上,有時還被作為范文貼在櫥窗里,每每天黑無人之時,我悄悄溜到那兒,借著路燈,瞅上一眼,然后心滿意足地走回去。畢業后,我總記得裴先生那抑揚頓挫的聲調和臨別時的囑咐:“人不吃飯會餓得慌,人不讀書會浮得很!”
??⑩離開學堂后,與裴先生聯系并不多,但我一直保持著讀書寫作的習慣,這都拜裴先生所賜。八年后的一天,忽然收到裴先生的信,用毛筆豎排寫在宣傳紙上,讓我去收他的藏書和一棵少壯的柿子樹。我知道這些書在裴先生心目中的分量,現在他竟托付于我,令人既感恩又慚愧,我隔日便開車去了母校。
???時維深秋,一股熟悉的谷香飄然而至,遠遠地,我看到裴先生站在學校門口等著我。他已非常蒼老,頭發全白了,走路顫顫巍巍,話說不多久,嘴角便流口水,他準備了一方手帕,時時擦拭,我心里頓然明白,他早已不是從前那個“風度翩翩”的裴先生了。
???那天,我裝了滿滿一車裴先生的藏書,還有他托人挖給我的那棵柿子樹。回轉頭來,裴先生仍站在學校門口張望,秋風拂起他額前的白發,背后的楓葉正火一樣在秋陽下燃燒。
???我將裴先生贈送給我的柿子樹種在小區里,透過書房窗口,正好能看到,從青澀的果子開始,我便關注著柿子樹的成長。滿樹的柿子從碧青到淡黃,又漸漸變成桔黃和火紅,不斷變化的色彩使我生出了許多期待。霜降來臨時,每天清晨,我走到書房的窗前,映入眼簾的便是那紅紅的小燈籠,朝陽斜斜射在上面,表面似有一層光暈。望著柿子樹,我總會想起裴先生。
(作者:曹文軍,有刪改)(1)文章寫了“我”與裴先生交往的幾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讀書方法。請從修辭的角度對文中畫線的句子做批注。
??我不敢相信,但紅筆寫的分數,像塊圖章那樣印在那里,赫然在目,確鑿無疑。
(3)從全文看,裴先生是個什么樣的人?請從兩個方面簡要分析。
(4)本文的標題是“傳燈”,但文中卻無一字寫到真實的“燈”,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用意?組卷:11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50分)
-
13.請以“期待
要求:①補全題目,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要出現(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4.面對紛繁的生活,我們常常有許多感悟;當我們看見一輪紅日冉冉升時,我們也許會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氣蓬勃與旺盛的生命力,當我們看見葉子從樹上落下,我們也許會感悟到生命的短暫,而應該珍惜時光發奮進取……
朋友,你對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請以《感悟 》為題 寫一篇文章。
要求:(1)在“感悟”后面的空白處填一個詞或短語。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書寫清楚,600字左右。組卷:45引用:5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