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河南省許昌市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1 22:0:12
一、積累與運用(23分)
-
1.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
2.小明順利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對此,下列表達不得體的一項是( )
A.小明發微信給老師:“老師:我考上大學了,感謝恩師多年的栽培。” B.小明父親發短信向親朋報喜:“犬子順利考上大學,多謝大家關心!” C.小明對前來祝賀的李叔叔說:“叔叔,您的到來使我家蓬蓽生輝” D.好朋友王勇對小明說:“恭喜你,改天我一定蒞臨你家當面祝賀。” 組卷:684引用:15難度:0.9 -
3.根據提示默寫。
(1)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一詩中運用典故,點出詩作主旨的兩句
(2)“煙”是古人眼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唐朝詩人王維出使到邊塞的險隘中,吟唱出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千古名句;宋代范仲淹在《漁家傲?秋思》中以“組卷:5引用:2難度:0.9 -
4.小豫感覺用文字呈現漢字文化發展史不夠直觀,請根據下面幻燈片的內容幫他完成時間軸。要求:語言簡潔,每處不超過15字。
【漢字源流】漢字文化源遠流長。在舞陽賈湖遺址發現的契刻符號距今約8000年,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文字雛形之一。在安陽殷墟發現的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東漢時期,許慎編寫了一部研究文字形義關系和使用現象的專著《說文解字》,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20世紀八十年代,王永民發明“王碼五筆字型”,解決了漢字的電腦輸入難題……這些在漢字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都與河南有關。 組卷:112引用:6難度:0.5
二、現代文閱讀(28分)
-
5.閱讀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問題。向一棵樹鞠躬 我突然被一棵榆樹驚呆了。說突然,是因為我在這條小巷的盡頭住了十年,天天從它跟前走過,竟沒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無意識地朝路邊的磚垛上掃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這棵樹。
這是一棵不同尋常的樹。
它長在一堆碼起來的磚垛上。周圍是林林總總的大樹小樹。磚垛有兩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層的磚被一層青苔覆蓋著。磚們不規則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訓練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強保持著一種隊形。
它其實只有一米來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著,形不成高大偉岸的姿態,卻展示了固執頑強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磚垛上作俯視狀,鳥瞰著這個喧鬧的世界。它小心地經營著自己。它當然喜歡玉樹臨風般的軀體,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運卻把它交付給一堆磚。當初,它選擇了磚垛前面的那一片陽光地帶,準備唱著歌兒向老榆樹告別。可是就在瞬間,一陣微微的風,把它飄到磚垛上,它的命運因此而改變。它知道:躲避現實只能毀滅自己,安于命運,順勢而長,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壓抑著蓬勃向上的內驅力,讓飽滿的激情化作一段樸實——它長成了灌木叢。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過不盡的苦痛。雷電轟擊過它,狂風摧殘過它,風雪侵蝕過它。最難耐的還是干旱和貧瘠。①它有時想攔住匆匆而過的雨水,雨水卻不屑一顧;也曾經挽留過晶瑩的露珠,露珠只輕輕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尋覓不著。腳下那座高原似的磚垛,卻貧瘠得難以供應它起碼的養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讓主干變粗變矮,讓枝葉變小變多,盡量節衣縮食,減少消耗。盡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運使得它青筋突暴,渾身疤痂,身體佝僂,它沒有屈服。無論生活怎樣艱難,總得面對,總得應付,總得一步一步走過。我久久地站在那里,為一棵榆樹而感動。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來,發現那磚垛已經不見了。一個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樹旁。老人告訴我,這垛磚堆了十八年。當初準備蓋房子用,兒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婦改嫁,他領著孫子孫女度日,房子就耽擱了。現在孫子孫女已長大成人,會掙錢了,政府又補貼了一部分錢,房子終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靜的敘述中,絲毫不見其悲涼,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艱辛度過的。老人走了,他邊走邊自言自語道:“你看這棵樹,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驀地,我仿佛覺得眼前的這棵榆樹,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葉,是老人稀疏的亂發;褶褶皺皺的干,是老人飽經風霜的臉;還有那地下柔柔細細的根,是老人冉冉飄飛的胡須。
望著老人步履艱辛地走了,走在那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上。②于是,那條被晚霞映紅了的小巷,行走著一個永恒的雕塑。眼淚模糊了我的雙眼。我默默地佇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樹深深地鞠了一躬。
(1)解釋第四段加點詞“經營”一詞在文中的含義。
(2)第二段說:“這是一棵不同尋常的樹。”這棵樹的“不同尋常”表現在哪些方面?請根據文意簡要回答。
(3)文中畫線句子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請加以賞析。
①它有時想攔住匆匆而過的雨水,雨水卻不屑一顧;也曾經挽留過晶瑩的露珠,露珠只輕輕 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尋覓不著。
②于是,那條被晚霞映紅了的小巷,行走著一個永恒的雕塑。
(4)文章寫榆樹,卻為什么要花較多筆墨去寫“老人”?請簡要分析。
(5)第四段中說:“躲避現實只能毀滅自己,安于命運,順勢而長,才是生命的根本。”對這種觀點,你是否認同?請簡述理由。組卷:54引用:3難度:0.3 -
6.挽著漢字跳舞
①老于是高中語文老師,一個鐘情漢字、推崇漢字文化、追求生活本真的清癯雅士。雖然這所新學校叫“外國語學校”,但第一堂語文課,老于就鄭重告訴學生:“要成為翻譯家,外交人才,首先要學好的不是外語,而是漢語。”
②每次上講臺,老于都覺得那些倉頡漢字,古老、滄桑、豪放、清新,如朝雨輕塵般紛紛揚揚飄落下來,又涌上心頭。方塊漢字,有情有義,有起承轉合,可納泰山,可照肝膽,可以興觀群怨,可以歌之舞之足之蹈之。漢字與舞蹈,本質都是自然和生活。
③第一節課,老于講到春天萬物生長的那種神奇力量時,激情滿懷。他蹲下來,把全身蜷縮在講臺后面,像粒種子,又像枚鳥蛋,然后豎起食指,整個身體慢慢地向上旋轉,一種向上的力量推舉著自己盤旋上升。全班鴉雀無聲,個個伸長脖子看老于笨拙的“舞蹈”。老于感覺時光在倒流,仿佛又一次回到長第一顆牙、長第一根胡須的年齡。
④課間操結束,老于去另一個班上課,老遠就聽見學生正在播放新一代神曲《狐貍叫》。挪威神曲《狐貍叫》中那些模仿小狗小貓、老牛青蛙、大象鴨子的叫聲,類似兒歌,但在這古樸的自然之聲面前,那些聲嘶力竭的演唱顯得多么矯揉造作。老于禁不住有點不平,“阿Q”地想:倉頡漢字其實也是這樣一部源于自然和人倫的作品,而且是人類最復雜、最偉大的一種,什么時候流行呢?
⑤下午沒課,老于心情有點空落落的。總感覺現在的天空與兒時相比,變得越來越低。天空雖然還繼續廣袤著,但好像“空”字的“穴”頭正在萎縮,下面的“工”卻一天天膨脹。天空被濁物排擠,像一幅沒有留白的國畫,鳥兒只在KTV中才放開歌喉啁啾。那些依據地貌天象、鳥獸蟲魚之跡造出來的漢字,在自然界已漸漸失去聯想的依托,滿街的招牌、滿屏幕的廣告詞中,漢字有意無意地被“通假”。商人們滿懷深情地曲解漢字,苦心孤詣“創新”漢字以求吸引眼球。倉頡一點點被拔光胡子,剝去衣衫,只剩下骨骼,被石化定格在廟宇的神龕上。
⑥傍晚,老于拿起久違的毛筆寫了副對聯:海為龍世界,天是鶴家鄉。他突然明白古代徽墨為什么“拈來輕、嗅來馨、磨來清”,那一定是因為徽墨是用黃山松煙制成。自然物象化為點橫豎撇捺,即為漢字;勁松轉世,可為千年圣寶;而精氣神是生生不息的。
⑦入夜,老于到高大而稀疏的鳳凰木下,樹縫間明月如鉤,與篆書中的“月”字造型一樣。回家,關燈就寢,老于恍惚入睡,闔上雙眼也感覺到窗外景物,那些物象仿佛都在跳舞。殷墟龜甲、青銅銘文、敦煌卷子、摩崖石刻,所有的漢字都在跳,一剎那,顏筋柳骨和顛張狂素又還原成騎馬舞、搖臀舞。鳥兒從樹枝“決起而飛”,戛然而落;樹枝如琴弦般顫動;天空中鯤鵬小鳥和黃土塵埃各行其道競自由,莊子憑“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奪得逍遙游冠軍。人累了,就靠在樹上休息,鳥累了,就待在樹杈上梳理羽毛。宏大的《阿房宮》建筑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細膩的《蘭亭集序》矯若游龍,勾連映帶;倉頡、屈原、王羲之、杜牧,秦磚漢瓦,隸篆真行草,無名后生們爭相表達和推演各自的思想華章,你來我往。茶馬古道,縱橫阡陌,倉頡漢字如月當空。即使電子郵件取代了驛使,漢字依然靜有意,動則舞。老于深吸一口氣,一股清涼從頭傳到腳底。在夢中,在渭城朝雨浥輕塵的清新時分,在陽關前古道邊,他看見萬國衣冠爭入關,百千書生叩關行。邊塞的城墻滿是漢字真跡“秀”。有文天祥的遺筆“正氣”,有顏真卿寫的“剛大”,有硬骨頭方孝孺寫的“忠烈”……雖偃仰嘯臥,千姿百態,卻筆筆中鋒。老于夢中覺得渾身發熱,欲伸筋拔骨,好像身體又在發育成長。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1)文章以“挽著漢字跳舞”為題有何妙處?
(2)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3)怎樣理解第⑤段中畫線的句子?
(4)老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簡要分析。
(5)結合文章內容,談談我們應如何對待漢字。組卷:1354引用:13難度:0.7
三、古詩文閱讀(15分)
-
7.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
北冥有魚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乙】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海運:海水運動 B.《齊諧》者,志怪者也 志:記載 C.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全:完全,完備 D.請循其本 循:按照
A.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當它發怒起飛的時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好像懸掛在天空中的云。
B.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
C.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D.我非子,固不知子矣——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
(3)下列對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先是以頂真的形式對鯤鵬的外形進行了描述,接著寫鵬鳥的活動。文中大鵬的形象,生動而具體,讀來令人激情澎湃,蕩氣回腸。
B.乙文主要由對話構成。二人反復辯難,輕松閑適,詩意盎然。莊子力辯、求真、拘泥,惠子巧辯、尚美、超然,讓人讀后會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C.《莊子》的文章以汪洋恣肆著稱,甲乙兩文均能體現這個特點。甲文想象雄奇瑰麗,帶有浪漫色彩;乙文辯論機智巧妙,富有生活情趣。
D.甲文中的大鵬形象與乙文的“濠梁之辯”都在中華文化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現在活躍在我們書面與口頭表達中的“鯤鵬展翅”“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等成語就是深受《莊子》的影響。組卷:240引用:2難度:0.5 -
8.夜泊錢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處可維舟?樹里孤燈雨,風前一雁秋。
離心迸落葉,鄉夢入寒流。酒市哪從問,微吟寄短愁。(1)詩中頷聯借用“
(2)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組卷:138引用:17難度:0.5
四、名著閱讀(4分)
-
9.小甌在閱讀《朝花夕拾》時發現,其中不少篇章涉及兒童教育問題,蘊含著作者的教育觀。請和他一起完成探究。
探究角度 經典文段 教育觀念 角度一:兒童與知識 (片段一)
每看見小學生歡天喜地地看著一本粗拙的《兒童世界》之類,另想到別國的兒童用書的精美,自然要覺得中國兒童的可憐。……我們那時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圖畫的本子,就要被塾師,就是當時的“引導青年的前輩”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
(選自《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2) 角度二:兒童與家長 (片段二)
我卻并沒有他們那么高興。開船以后,水路中的風景,盒子里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的五猖會的熱鬧,對于我似乎都沒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現在,別的完全忘卻,不留一點痕跡了,只有背誦《鑒略》這一段,卻還分明如昨日事。
(選自《朝花夕拾?(1)專制的家長制度是不可取的,要理解兒童、重視兒童身心健康。 組卷:56引用:4難度:0.6
五、作文(50分)
-
10.面對紛繁的生活,我們常常有許多感悟;當我們看見一輪紅日冉冉升時,我們也許會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氣蓬勃與旺盛的生命力,當我們看見葉子從樹上落下,我們也許會感悟到生命的短暫,而應該珍惜時光發奮進取……
朋友,你對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請以《感悟 》為題 寫一篇文章。
要求:(1)在“感悟”后面的空白處填一個詞或短語。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3)書寫清楚,600字左右。組卷:45引用:5難度:0.3 -
1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聲音無處不在,風聲、雨聲、笑聲、歌聲、電話那頭的叮囑聲……總有一種聲音在你耳畔響起,牽動你的心靈。
請以《有一種聲音牽動我的心靈》為題作文。
要求:①以記敘為主
②文中不得出現不出現真實班名、人名。
③字跡清潔美觀,卷面整潔。組卷:33引用:6難度:0.1
附加題
-
12.結合整本書的閱讀,回答問題。
(1)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與之相關的另一事物的思維活動。明明同學讀完《五猖會》以后,運用聯想,寫了一篇讀書筆記,請你模仿明明同學寫的讀書筆記。為《五猖會》的開頭寫一則讀書筆記。
??開頭:孩子們所盼望的,過年過節之外,大概要數迎神賽會的時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賽會的行列經過時,一定已在下午,儀仗之類,也減而又減,所剩的極其寥寥。往往伸著頸子等候多時,卻只見十幾個人抬著一個金臉或藍臉紅臉的神像,匆匆的跑過去。于是,完了。
??讀書筆記:
??結尾: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時候叫我來背書。
??讀書筆記:讀完了文章,我不禁眼前浮現出媽媽讓我練鋼琴的情景。同學們叫我到廣場上去玩兒。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各項活動,媽媽仍然要讓我把曲子練完再去,練完了鋼琴以后再去玩。已經沒有剛開始的那樣的興奮和喜悅,所以我認為作為父母還是不要太壓榨孩子們的天性。
(2)請概括《五猖會》的主要思想內容。組卷: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