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城南中學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5/7/2 12:0:10
一、選擇題
-
1.用如圖所示裝置可測量空氣中氧氣含量,錐形瓶容積為200mL,注射器中水的體積為50mL,實驗時用熱水將白磷引燃.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細沙可防止錐形瓶底部受熱不均炸裂 C.實驗過程中,氣球會先變大后變小 D.實驗結束時,注射器剩余40mL水 組卷:50引用:2難度:0.5 -
2.干燥潔凈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約為( )
A.0.03% B.0.94% C.21% D.78% 組卷:36引用:4難度:0.8 -
3.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圖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碘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6.9,原子核內質子數為53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個電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 C..碘鹽中含有碘酸鉀(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價是+1價 D..碘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碘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 組卷:56引用:5難度:0.5 -
4.下列關于“合金”的敘述:①合金中至少含有兩種金屬;②合金中各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屬;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⑤合金具有金屬特性。其中正確的是( )
A.① B.①②③ C.③④ D.③④⑤ 組卷:210引用:8難度:0.6 -
5.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B.
取少量液體C.
讀液體體積D.
稱取氯化鈉組卷:105引用:1難度:0.8 -
6.下列現象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干冰升華 C.桂花飄香 D.玉石俱焚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7.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我國提出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CO2的排放量和吸收量達到平衡。下列做法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大力推廣燃油車 B.露天焚燒垃圾 C.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工廠直接排放廢氣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8.常考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B C D 利用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 用等質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分別制取氧氣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錳固體中加入一定量的過氧化氫溶液 A.A B.B C.C D.D 組卷:143引用:3難度:0.6 -
9.圖1是興趣小組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時,用數字壓強傳感器來測定廣口瓶中的壓強變化,測定的壓強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a到b是因為反應產生氣體壓強增大 B.若裝置漏氣,則b、c兩點的壓強都會偏小 C.c點表示打開止水夾 D.若用木炭代替紅磷進行實驗,壓入廣口瓶的水體積大于集氣瓶中空氣體積的 15組卷:439引用:15難度:0.7 -
10.水的狀態除了氣、液和固態外,還有玻璃態。它是由液態水急速冷卻到165K時形成的,玻璃態的水無固定形狀,不存在晶體結構,且密度與普通液態水的密度相同,有關玻璃態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玻璃態水分子不運動 B.玻璃態水分子間不存在分子間隔 C.玻璃態水和普通水的化學性質相同 D.同溫度同質量液態水和玻璃態水,體積不同 組卷:85引用:5難度:0.7 -
11.下列物質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是( )
A.高錳酸鉀 B.氯酸鉀 C.氯化鉀 D.雙氧水 組卷:155引用:6難度:0.6 -
12.下列實驗中錯誤的是( )
A.
傾倒液體B.
液體的量取C.
點燃酒精燈D.
檢查氣密性組卷:1引用:1難度:0.8
二、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0分)
-
13.2023年2月23日,新建廈門北站建筑面積約1400平方米的天窗施工調試成功,標志著中國高鐵站房面積最大的智能天窗建成。值得關注的是,分布在天窗四周的風雨感應器,可根據每天實時監測的光照強度、風力大小、降雨及室內外溫差等數據,自動開合天窗及窗簾,為旅客營造舒適換乘環境的同時,實現節能降耗。根據廈門地區以往天氣計算,預計每年可節省約40天的通風系統運轉,相當于每年減少14.13噸二氧化碳排放。不僅如此,新建廈門北站屋面還安裝了約7000平方米的智能光纖系統,應用面積居全國之首。據統計,廈門北站應用的光纖長度超10萬米,通過智能光纖系統,采光機自動精準追蹤太陽方位,對太陽光的直接利用不發生能量轉換,一次光能利用率最高可達80%,較國外同類型產品提升120%。
(1)新建廈門北站通過計算機芯片能控制天窗及窗簾的自動開合,智能光纖系統的使用能極大的提高光能利用率,這些都離不開元素硅,芯片的主要成分為硅,智能光纖的主要成分是硅的正四價氧化物,請寫出智能光纖主要成分的化學式
(2)新建廈門北站屋面安裝的智能光纖系統,其一次光能利用率最高可達80%,較國外同類型產品提升120%。請問原因是
(3)智能天窗用了近2000根異形鋼構件,同學們家里也會用到金屬制品,請舉例說明你們家里常用的一種金屬制品組卷:84引用:1難度:0.7 -
14.小明學習了“催化劑“知識后,對雙氧水分解產生了興趣,以下是他的探究過程:
(1)寫出實驗室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2)如圖為50mL量程的量筒內液體的切面圖,將50mL雙氧水傾倒一部分液體后,剩余的體積如圖所示,則他傾倒掉的液體體積為組卷:4引用:1難度:0.5 -
15.某校九(1)班在實驗室開展了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分組實驗,現在你是某小組成員,請參與完成下列實驗活動。
(1)選擇實驗方案。實驗室可提供三種制取氧氣的方案。
A.加熱高錳酸鉀
B.加熱混有二氧化錳的氯酸鉀
C.催化分解過氧化氫
小組討論決定選用A方案,對應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2)進行實驗活動。小組同學分工協作完成如下任務:
①同學甲負責選擇組裝制取氣體裝置的儀器。她選擇了鐵架臺、帶有導管的橡膠塞、水槽、試管,還應根據如圖所提供的儀器,選擇
②同學乙負責取用藥品。他先檢查裝置氣密性,再用紙槽小心地把高錳酸鉀粉末送至試管
③同學丙負責組裝儀器。他按“從下到上,從左到右”的順序組裝制取裝置,固定試管時注意到試管口應略
④你負責排水法收集氧氣。開始收集的時機是
⑤實驗結束,待試管冷卻,將殘余物倒入指定容器,用
(3)評價與反思。小組同學都認為體驗到了實驗活動的樂趣,但因實驗過程存在不足,同意本次活動表現評價為“有待改進”。針對存在的不足,你提出的一條實驗改進意見是組卷:23引用:3難度:0.7 -
16.為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某實驗小組利用科學技術進行了如圖甲所示實驗。
【資料】金屬鎂可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氧化鎂和炭黑。
(1)實驗中,紅磷燃燒時產生大量
(2)圖甲中使用的密閉容器體積為200mL,第一次實驗中實際進入水的體積約為30mL。
①通過計算,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②計算發現,所得結果比理論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實驗過程中
③若將所使用的紅磷改為鎂條,則測得的結果
④圖甲裝置比教材實驗裝置的優點是
(3)調整操作后重新實驗,瓶內氣壓用氣體壓強傳感器測定,其變化如圖乙所示:
①在t1到t2時刻間曲線有一段上升過程,原因是
②在t3時刻后的一段時間內瓶內氣壓又顯著增加,原因是組卷:22引用:2難度:0.5 -
17.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現用工業方法制取200L氧氣。回答下列問題:
(1)至少要消耗空氣多少L?
(2)制得的氧氣質量為多少g?(氧氣密度為1.429g?L-1)組卷:82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