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西南寧二中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5/7/2 14:0:9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將選定的選項標號涂黑
-
1.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紅磷燃燒一停止立即打開彈簧夾 B.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該實驗可證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15D.實驗時紅磷一定要足量 組卷:48引用:2難度:0.6 -
2.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確的是( )
A.燃燒屬于氧化反應,所以氧化反應都發(fā)光發(fā)熱 B.化學變化中常伴隨發(fā)光放熱等現(xiàn)象,但發(fā)光放熱不一定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C.二氧化錳在氯酸鉀分解反應中作催化劑,所以二氧化錳可作一切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D.常溫下氮氣化學性質(zhì)很不活潑,所以氮氣不與任何物質(zhì)反應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3.取質(zhì)量相等的兩份氯酸鉀①和②,再向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然后分別同時對①、②加熱,得到生成的氧氣質(zhì)量與加熱時間之間關系的圖象。下圖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 B. C. D. 組卷:272引用:6難度:0.5 -
4.下列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A.品紅在水中擴散——分子在不斷運動 B.水蒸發(fā)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生成新分子 C.NO與NO2化學性質(zhì)不同——構成物質(zhì)的分子不同 D.10mLH2O與10mLC2H5OH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分子間有間隔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5.分類法是化學學習與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對物質(zhì)的分類正確的是( )
A.石油:化合物 B.水:單質(zhì) C.氯化鈉:氧化物 D.自來水:混合物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6.如圖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氟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氟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9.00 C.氟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D.氟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7.某興趣小組用如圖1探究氧氣的性質(zhì),將透明的實驗盒中間用隔板插入細沙分成兩部分,將O2倒入傾倒室,然后一段時間后提起中間隔板,得到傾倒室內(nèi)氧氣濃度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下列通過裝置和數(shù)據(jù)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 )
A.空氣中氧氣的濃度大約為20% B.MN段曲線快速上升,說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C.實驗中“提起中間隔板”操作對應的時間點約在第25s D.NP段蠟燭燃燒越來越微弱,最后在P點熄滅 組卷:441引用:22難度:0.6 -
8.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催化劑就是二氧化錳 B.催化劑能改變其他物質(zhì)的化學反應速度 C.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zhì)量改變 D.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zhì)改變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9.為預防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食欲不振,生長遲緩,發(fā)育不良,需適量補充鋅。這里的“鋅”指的是( )
A.單質(zhì) B.離子 C.元素 D.原子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10.人類生活離不開空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潔凈的空氣是純凈物 B.氮氣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 C.氧氣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D.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 組卷:8引用:1難度:0.9 -
11.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從空氣中分離得到的稀有氣體 B.高錳酸鉀加熱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C.可作氮肥的碳酸氫銨 D.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稀鹽酸 組卷:104引用:3難度:0.5 -
12.下列各圖所示是關于點燃和熄滅酒精燈的方法,其中點燃和熄滅酒精燈正確的操作方法分別是( )
A.(1)(2) B.(2)(3) C.(3)(4) D.(2)(4) 組卷:265引用:2難度:0.8 -
13.下列物質(zhì)在氧氣中燃燒時,能看到濃厚白煙的是( )
A.氫氣 B.硫粉 C.紅磷 D.木炭 組卷:47引用:16難度:0.9 -
14.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簡稱AQI。下列不計入空氣質(zhì)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的是( )
A.臭氧 B.細顆粒物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顆粒物 組卷:201引用:14難度:0.8 -
15.生活中,緩慢氧化的例子很多。下列實例中不包含緩慢氧化的是( )
A.蠟燭的燃燒 B.饅頭霉變 C.人的呼吸 D.醋的釀造 組卷:30引用:1難度:0.8 -
16.小亮同學對所學部分化學知識歸納如下,其中完全正確的是( )
A.化學與環(huán)境 B.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 過量排放CO2--導致酸雨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導致水體污染N2性質(zhì)穩(wěn)定--充入食品袋中作防腐劑
氧氣支持燃燒--做燃料C.化學與生活 D.實驗中的“先”“后” 區(qū)分硬水和軟水--用肥皂水
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殺菌--加熱煮沸給試管內(nèi)藥品加熱--先預熱后集中加熱
制取氣體--先裝藥品后檢查裝置氣密性A.A B.B C.C D.D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17.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鋁,鋁的元素符號是( )
A.Ag B.Al C.AL D.Cl 組卷:173引用:3難度:0.9 -
18.利用太陽能制氫是科學家研究的發(fā)展方向。2023年4月12日,我國“人造太陽”制氫裝置“東方超環(huán)”創(chuàng)造新的世界紀錄。“東方超環(huán)”是利用氘、氚(原子中質(zhì)子數(shù)都為1)核聚變來為水分解提供能量。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氘和氚原子核內(nèi)都只有1個質(zhì)子,所以它們都屬于氫元素 B.利用太陽能制氫氣和電解水制氫氣的微觀實質(zhì)相同 C.核聚變會釋放巨大能量 D.水分解過程中原子種類發(fā)生了改變 組卷:35引用:2難度:0.8 -
19.下列變化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A.Fe+O2 Fe3O4點燃B.KClO3 KCl+O2加熱MnO2C.CH4+O2 CO2+H2O點燃D.CO+CuO CO2+Cu加熱組卷:11引用:1難度:0.6 -
20.下列發(fā)生的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木材燃燒 B.河水結冰 C.糧食釀酒 D.鋼鐵生銹 組卷:2引用:1難度:0.5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1分,共21分)
-
21.試依據(jù)核電荷數(shù)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中硫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x=
(2)核電荷數(shù)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兩個電子后,形成的離子的符號是
(3)上圖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如:同一行中,從左到右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加.你還能找到哪些規(guī)律?試寫出其中一個:
(4)研究表明:第二周期3-9元素的原子電子層數(shù)相同,核電荷數(shù)逐漸增大,核對核外電子的引力逐漸增大,故原子半徑逐漸減小,請分析第三周期11-17號元素原子半徑變化規(guī)律是組卷:10引用:2難度:0.9 -
22.工業(yè)上是利用液氮和液氧
組卷:36引用:4難度:0.8 -
23.用化學符號表示:
2個氫原子
三氧化二鐵的化學式
1個水分子組卷:3引用:2難度:0.7 -
24.根據(jù)下列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寫出各結構示意圖表示的粒子符號
A組卷:38引用:1難度:0.6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個化學符號表達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
25.2009年12月在丹麥召開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就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達成有關共識.
請回答:
(1)近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低碳”已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話題,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填序號)
①大力發(fā)展火力發(fā)電;②優(yōu)化建筑設計,增強室內(nèi)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
③自覺地把空調(diào)溫度調(diào)到最低26℃;④鼓勵乘坐私家車出行.
(3)科學家正在研究將二氧化碳和氫氣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乙烯屬于組卷:3引用:1難度:0.7 -
26.實驗室制取氣體常用到下圖所示的裝置.請根據(jù)所給裝置及其代號回答下列問題:
(1)小紅要用A裝置制氧氣,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貝貝通過查閱資料得知,褐色塊狀固體電石(化學式:CaC2),能在常溫下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一種無色難溶于水的可燃性氣體乙炔(化學式:C2H2).為制取乙炔,貝貝從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選擇并組裝了兩套可用的裝置,其中較理想的一套是由組卷:4引用:1難度:0.5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個化學符號表達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
-
27.小明學習了分子的性質(zhì)后做了如下實驗:
(1)教材實驗(如圖1所示):該實驗可以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2)改進實驗:先在一支試管中裝一半紅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滿酒精(緩緩注入),加密封后靜置,30日后再觀察,現(xiàn)象如圖2所示,此實驗還可以說明的分子性質(zhì)是
(3)如果繼續(xù)完成圖3實驗操作,對比實驗2可以得出的結論
(4)相比干教材中的實驗設計,小明的實驗改進最主要的優(yōu)點有:
(5)微觀示意圖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宏觀現(xiàn)象與變化。
如圖是氫分子和氧分子運動的示意圖,在A、B和C中,通過比較能得出“分子種類不同,分子運動速率也不同”的是組卷:70引用:1難度:0.5 -
28.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甲、乙、丙三個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分別進行了實驗探究。
(1)實驗時,取下橡膠塞,點燃紅磷后迅速伸入集氣瓶中并旋緊橡膠塞,這時看到的現(xiàn)象是
(2)甲同學: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紅磷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結果實驗失敗了,請你幫助他分析失敗的原因:
(3)乙同學:想用鎂條來代替紅磷做實驗,老師告訴他這種方法不是較好的方法,因為鎂條在空氣中燃燒非常劇烈,鎂既可以和氧氣反應,也可以和氮氣反應生成氮化鎂。請寫出鎂和氮氣反應生成氮化鎂的文字表達式:
(4)丙同學:打算用鐵絲替代紅磷,實驗能否成功?請說明理由。
(5)燃燒后,集氣瓶內(nèi)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請結合本實驗推測氮氣的物理性質(zhì)是組卷:19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