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6-2017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2 4:0:11

          一、填空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20分)

          • 1.請從所給的三個詞語中,選擇一個最符合語境的填寫在句中的橫線上。
            (1)隨著社會整體批判素養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開始拒絕
             
            (附和 盲從 服從)那些落后觀念,并開始批判地檢視它們。
            (2)中國在減貧實踐中形成了許多
             
            (立竿見影 行之有效 水到渠成)的好做法、好經驗,可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重要啟示和有益借鑒。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古詩文名句默寫。
            (1)晴川歷歷漢陽樹,
             
            。(崔顥《黃鶴樓》)
            (2)
             
            ,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3)
             
            ,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
            (4)
             
             
            ,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5)我們現在常用《別董大》的詩句“
             
             
            ”來鼓勵朋友勇敢地走向遠方,走向未來。

            組卷:2引用:1難度:0.4
          • 3.請運用所積累的知識,完成以下各題。
            【語段一】
                  只見那七個販棗子的客人,立在松樹旁邊,指著這一十五人說道:“倒也!倒也!”只見這十五個人,頭重腳輕,一個個面面廝覷,都軟倒了。那七個客人從樹林里推出這七輛江州車兒,把車子上棗子都丟在地上,將這十一擔金珠寶貝,卻裝在車子內,叫聲:“guō噪!”一直望黃泥崗下推了去。
            【語段二】
                  魯達喝道:“咄!你是個破落戶!若只和俺硬到底,灑家倒饒了你!你如今對俺討饒,灑家偏不饒你!”又只一拳,太陽上正著,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鐃兒一齊響。
            【語段三】
                  武松道:“走了罷休。”撇了刀鞘,提了樸刀,出到角門外來。馬院里除下纏袋來,把懷里踏匾的銀酒器,都裝在里面,拴在腰里,拽開腳步,倒提樸刀便走。
            (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guō
             

             

            (2)【語段一】中有錯別字的一個詞語是“
             
            ”,這個詞語的正確寫法是“
             
            ”。
            (3)【語段一】中“面面廝覷”的意思是
             

            (4)下面是三個語段所在回目的名稱,在橫線上填寫相應的人物(填寫選項)。
            【語段一】
             
            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語段二】楊志押送金銀擔                
             
            智取生辰綱
            【語段三】
             
            血濺鴛鴦樓        武行者夜走蜈蚣嶺
            A.史大郎
            B.吳用
            C.張都監
            (5)閱讀課上,某中學語文課代表在帶領全班同學精讀這三個語段時,愛思考的你發現這三個故事存在關聯,請你聯系相關情節,闡述你的發現。

            組卷:17引用:2難度:0.6
          • 4.研究漆器藝術。揚揚跟隨文化遺產探究小組來到揚州486非遺園區實地考察,聽講解員介紹揚州漆器。
            (1)下面這段文字是講解員的介紹,揚揚同學記錄比較凌亂,請幫助他調整好句子的順序。
             

                  漆器是勤勞而智慧的中華民族的非凡創造。              。揚州漆器就是這種“質”與“美”的結合,在全國漆器行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①在漆藝不斷升華的道路上,人們逐漸意識到制作漆器的同時,還要將實用性和審美性結合在一起。
            ②它是以漆為髹(xiū)飾媒介,即用漆涂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
            ③揚州漆器就是這種操飾工藝的代表,它蘊含著揚州的特色文化,表達出清新脫俗的淡雅之風。
            ④明代漆工黃成在《髹飾錄》這本介紹漆器制造技術的書籍中,具體講述了“髹”是漆涂之意,“飾”即裝飾之意。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2)漆器館現場征集弘揚漆器文化的對聯,同學們集思廣益擬寫了上聯,請你補充下聯。
            上聯:漆藝無言流芳載韻
            下聯:
             

            組卷:13引用:2難度:0.5

          二、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40分)

          • 5.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作者: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詩的題目看,這首詩是白居易在揚州的酒宴上酬答劉禹錫的作品。詩歌標題的“酬”字本義是指“答謝”,在詩中的具體含義是以詩為贈(回贈)
            B.這首詩的首聯,敘寫作者被貶到荒涼之地二十三年來的人生經歷。
            C.這首詩的頷聯,運用兩個典故分別表達作者對亡友的懷念和回鄉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這首詩的頸聯,對仗工整,蘊含哲理,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合詩句內容簡要分析。

            組卷:27引用:1難度:0.8
          • 6.閱讀《馬說》,完成問題。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食之不能其材 水源 山窮水
            B.策之不以其 雖有至 而弛
            C.馬也 亦若則已矣 年年如
            D.食不飽,力不 為外人道也 掛齒
            (2)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選文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連用三個“不”,有什么表達效果?
            (4)選文和鏈接材料都圍繞“人才”表達了不同的看法,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分析。
            【鏈接材料】
                  故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為轅,曲者以為輪,長者以為棟梁,短者以為栱桷。無曲直長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無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無棄材,明主無棄士,不以一惡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機,盡其所有。
            (節選自李世民《審官篇》)【注釋】①栱:立柱和橫梁之間成弓形的承重件。桷:方形的橡子。②瑕:這里指過錯。③割政分機:國家(君王)在國政與機構上設置官職、劃分職責。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7.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涵養幾分靜氣      ①一則故事,讀來耐人尋味。父親丟了一塊表,抱怨著四處尋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兒子悄悄進屋,不一會兒就找到了。父親很好奇,兒子則回答:我就安靜地坐著,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表就找到了。
                  ②這就是“心靜”的力量。“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一事當前,苦惱抱怨無濟于事,煩躁驚慌也于事無補,唯有穩住陣腳、靜下心來、凝神細思,方能尋覓解決之道。諸葛亮在《誡子書》中一語道破“靜”的重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堅守內心的寧靜,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見天地之精微,察萬物之規律。那么,“靜心功夫”從何處得來?
                  ③涵養靜心功夫,離不開嚴格的自律。毛澤東同志在湖南一師求學時,特意到最喧鬧的地方讀書,目的就是鍛煉意志,讓自己能夠胸懷靜氣,心緒不受外界所擾。為了讓自己安靜下來,有人給自己定下“靜坐”的“日課”,堅持每天獨坐兩小時,終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嚴格的自律,助人逐漸養成寧靜、專一的心態,讓人雖得意而不忘形、處困頓而不沉淪、臨誘惑而不搖擺,也因靜而明志,因靜而生慧。
                  ④有人說,每臨大事有靜氣。大事當前的靜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艱難困苦的歷練。蘇軾《書舟中作字》記載,一次乘船途中,灘險舟危,舟中士子面無人色,唯獨他“作字不少衰”。這份從容蓋因其“更變亦多矣”,所以能 臨事不懼,處變不驚。可見,不憚于在難事、煩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煉,就能將內心打磨得成熟豁達,沉穩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時一事的得失;多經歷幾番雨疏風驟的洗禮,耐得幾回興衰榮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來臨之時,氣定神閑、沉著冷靜,抵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讀書以養性,書畫以養心。“靜心功夫”,還可從讀書中來。寂寞憂愁時讀一闕《定風波》,心會變得豁達敞亮;委屈不平時讀一卷《寬容的哲學》,能收獲“既忍且耐”的智慧。身處低谷之時,從書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縱使“山重水復”也終將迎來“柳暗花明”;得意之時,時常讀書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端起沉甸甸的書本,走進書中的世界,浮躁之氣便能蕩滌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尋得“此心安處”。
                  ⑥古人云:“人心多從動處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靜坐,云興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鳥啼而欣然有會,花落而瀟然自得。何地無真境,何物無真機。”涵養幾分靜氣,絕非暮氣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潛、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從容不迫、少一些進退失據。“靜心”的功夫,助人眼界開闊,胸襟豁達,挺過如磐風雨,包容萬千氣象,尋得生命真諦。
            (文/宋威選自《人民日報》2018年1月16日04版)(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閱讀全文,請談談如何才能做到“涵養靜氣”。
            (3)文章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文中第③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5)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再寫出一個“涵養靜氣”的方法。

            組卷:68引用:10難度:0.7
          • 8.海子爺與老雪狼
            郭雪波
                  ①漠北。苦寒之地,有一大澤,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天海子西畔一隅,扎著一座地窖子,里邊住著海子爺。
                  ②可以這么說,天海子周邊百里就剩海子爺這么一位兩條腿的活物了。當初大遷徙,兒孫們跪著求他,一塊兒走了吧。海子爺晃腦袋說,不。兒子說,這兒已沒法活人了。海子爺說,我有法活,開春兒我就往海子邊兒撒草籽兒插樹條子。兒子沒轍,留足過冬食物抹著淚一步三回頭地走了。可沒有熬到過年,一場沙塵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漢便挨著天海子挖了一個地窖子穴居起來,就如一只老狼苦守著這片被棄的土地。
                  ③天海子邊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著沙蓬子。海子爺每天經過那都要吹吹口哨。那叢沙蓬子下便有了動靜,若有若無的兩點綠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閃動。海子爺的嘴角呈現出微笑,心說:老伙計,還活著,活著就好。
                  ④如往常一般,海子爺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魚鉤魚線。等著魚兒咬鉤。今天的頭條魚,半個時辰之后才上鉤。海子爺從鉤上取下那條魚往身側土筐里扔,習慣地回頭望了望,想到不遠處蹲著的老雪狼,兀自笑了。每當扔頭條魚時,他都會這樣。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當他把頭條魚扔進身側土筐里,轉瞬,魚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來歪歪扭扭,海子爺很快就追上了。他驚詫了: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對頭”——當年被人們圍剿后逃脫的那只母狼。海子爺還清晰地記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圍剿到天海子邊,公狼為保護它而掉進天海子的那一剎那,它慘烈的嚎叫。想到這,海子爺盯視片刻,揮揮手說,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長尾沖海子爺搖了搖,咬著魚蹣跚而去。海子爺一直目送著它回到天海子邊沙崖下的那個洞穴,他終于相信了母狼一直守著天海子的傳說。
                  ⑥想到這些,海子爺便心生感嘆。在冰天雪地的海子邊,也只有他偏不肯逃離這片故土,還守在這里了。這些年,他們仿佛就成了一對彼此熟悉的伴兒守在這片荒漠。
                  ⑦海子爺每天釣完魚,路過老雪狼的巖洞,總要從筐里揀出一條魚,扔過去。老雪狼待他走遠,便從那叢沙蓬子后走出來,找到那條魚,沖著海子爺的背影嗚嗚嚎兩聲,便轉回穴內。今天也不例外。
                  ⑧當日夜里,北風刮得緊。天海子邊傳來老雪狼的哀嚎。一早醒來,想到老雪狼昨夜的哀嚎,他放心不下要去看看。到了洞口,海子爺依舊吹起口哨,似有似無的綠點過了好久才出現,他松下心來。
                  ⑨他下到天海子的冰面,鑿了兩個冰窟把魚線放下去。可等了半天魚就是不咬鉤,海子爺凍得坐不住了,準備收線回家。突然,魚線哧溜溜往水里竄,海子爺大喊一聲“好大的魚!”他拼命拽住線不松手。大魚拼命地往水下逃竄。他猛地一個趔趄,便被那根魚線倒拽進了冰窟里。海子爺從水下掙扎著冒出頭,攀住冰窟邊沿,攀爬,滑落,他的四肢開始變得僵直、麻木,海子爺有些無望了。突然,他的衣袖被什么緊緊地拽住了,抬頭一看,竟是那只老雪狼。此時,老雪狼一雙昏花模糊的老眼冒出很強的綠光,低著頭,弓著腰身,撅著屁股,拼命拽拉漸漸下沉的海子爺。
                  ⑩“謝謝你,老伙計!”海子爺凍紫的嘴巴張了張。
                  ?唿兒——唿兒。老雪狼的喉嚨里滾動有聲,顯然催促著海子爺趕緊使勁爬。可他麻木的四肢已經不太聽使喚。老雪狼惱怒起來。嗚嗚低吼著,咆哮著,又拉又拽。老雪狼不走,也不松口,只一個姿勢,低著頭,弓著腰身,撅著屁股,拼命拽拉漸漸下沉的海子爺。慢慢地,它的身體變得僵硬,它的尖嘴自咬上海子爺的袖子就沒有松開過,姿勢也沒有改變過。漸漸地,它的身軀連著海子爺一起被凍硬凍僵,紋絲不動了。
                  ?海子爺和老雪狼就成為一對連體的活標本,仿佛是一對冰雕矗立在天海子空曠的冰面上,成為天海子的一部分,守護著這片天和地。
            (1)小說中的“海子爺”是怎樣一個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2)第⑤段插敘海子爺和老雪狼之間的哪些往事?有什么作用?
            (3)文章畫線處兩次描寫老雪狼救海子爺這一細節,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4)有人認為小說的主題是對故土的眷戀和堅守,也有人認為是人與自然和諧的追求。你認同哪一個觀點?請結合這篇小說就此談談你的看法。

            組卷:649引用:11難度:0.1

          三、解答題(共1小題,滿分40分)

          • 9.請以“有_______的日子會發光”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
            ①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組卷: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