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東湖塘中學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5/7/2 14:0:10

          一.選擇題

          • 1.某學生用量筒量取液體時,量筒擺放平穩,且學生面對刻度,他首先平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20mL,傾倒出一部分液體后,俯視刻度,讀數10mL,則該同學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為(  )

            組卷:47引用:4難度:0.7
          • 2.貧血的人在平時的飲食中需注意鐵的攝入,這里的“鐵”是指(  )

            組卷:203引用:7難度:0.7
          • 3.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81引用:4難度:0.8
          • 4.下列物質屬于混合物的是(  )
            ①氧氣;②二氧化碳;③空氣;④冰水混合物;⑤硫磺;⑥自來水。

            組卷:56引用:2難度:0.9
          • 5.下列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7引用:2難度:0.6
          • 6.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31引用:4難度:0.6
          • 7.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引用:2難度:0.9
          • 8.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四季交替,各有風景。以下四季的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的是(  )

            組卷:88引用:6難度:0.6
          • 9.下列反應中,既屬于氧化反應又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組卷:37引用:4難度:0.7
          • 10.如圖表示物質甲和乙發生的化學反應生成丙和丁,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小球間的短線代表原子間的結合。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24引用:6難度:0.7
          • 11.下列現象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12.某同學誤將少量高錳酸鉀當成二氧化錳加入氯酸鉀中進行加熱制取氧氣,部分物質質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過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59引用:1難度:0.5
          • 13.下列實驗中關于水的作用,描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14.以下所列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15.某嬰兒配方奶粉部分營養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鈣、磷、鐵、鋅”應理解為(  )
            營養成分
            含量/(mg/100g)6005206-113-7

            組卷:128引用:15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16.宏觀、微觀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建立正確的微粒觀有助于化學的學習。請用微粒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阿伏加德羅指出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完善了道爾頓的原子學說。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
             

            (2)空氣和氧氣的主要區別是
             

            組卷:15引用:1難度:0.8
          • 17.生活創意無處不在,化學為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液氮冰淇淋”是一種用液氮作制冷劑,使奶油等原料快速凍結而制成的冰淇淋。凍結時原料中的水迅速凝結成微小冰晶,來不及聚集,所以吃起來柔滑,無冰渣感。
            (1)氮氣的化學式是
             

            (2)制作“液氮冰淇淋”時利用的氮氣的性質包括
             
             

            組卷:14引用:2難度:0.5
          • 18.烙畫是通過控制烙鐵的溫度在木質材料、宣紙、絲絹上燙出黑、焦、褐等不同顏色而作的畫。
            (1)在木質材料上燙出黑色的畫,此過程發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2)烙畫創作時,木質材料沒有燃燒,原因是
             

            組卷:49引用:2難度:0.5
          • 19.一些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備常見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①和②的儀器名稱:
             
             

            (2)寫出用A裝置制氧氣的方程式
             

            (3)如何檢驗D中的氧氣是否收集滿
             

            (4)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為什么要放棉花
             

            (5)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先將B裝置的導管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試管外壁,觀察到導管口
             
            (填“有”或“沒有”)氣泡冒出,表明B裝置肯定會漏氣。
            (6)小紅同學用A、E裝置制取并收集氣體,要等到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才開始收集,而不是一看到氣泡冒出就收集氣體,其原因是
             

            (7)乙炔(化學式為C2H2)又稱電石氣,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小,不溶于水的氣體;工業上常用它燃燒產生的高溫來切割和焊接金屬;實驗室用電石(固體)與水反應制取乙炔。你認為制取乙炔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最好用
             

            組卷:1引用:1難度:0.3
          • 20.依據所學知識,用適當化學用語填空:
            (1)廣泛應用于粗鹽精制、硬水軟化、玻璃生產、洗滌劑生產等領域的物質
             

            (2)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鹽
             

            (3)被科學家譽為“未來能源”的礦物燃料的主要成分
             

            (4)鋇餐透視檢查胃腸疾病時,病人需口服硫酸鋇,若誤服碳酸鋇(BaCO3)就會中毒,原因是碳酸鋇與人體內的胃酸發生反應,生成對人體有害的可溶性鋇鹽,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組卷:11引用:1難度:0.6
          • 21.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實驗時先在集氣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記號。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待紅磷熄滅后,發現紅磷還有剩余,冷卻,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倒流進集氣瓶中,液面上升到圖中A位置。

            (1)從上述實驗現象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請寫出其中兩點關于剩余氣體的有關性質:①
             
            、②
             

            (2)而某同學在做該實驗中,A內氣體減少的體積小于
            1
            5
            ,試問導致該實驗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答一種就可)。
            (3)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此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設計如圖乙(選用容積為45mL的18×180mm的試管作反應容器)實驗方案進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回答下列有關問題:改進實驗(鐵架臺略去)中的操作步驟如下:①點燃酒精燈;②讀取注射器活塞的數據;③撤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④將少量紅磷平裝入試管中,將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處,并按圖中所示的連接方式固定好,再將彈簧夾緊橡皮管。
            你認為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
            (4)實驗中,注射器活塞將從10mL刻度處慢慢前移到約為
             
            mL刻度處才停止。

            組卷:460引用:5難度:0.1
          • 22.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遺址發布最新考古成果,青銅神樹、青銅面具等破土而出!“拉瓦錫”小組從生活中的銅制品上提取綠色的銅銹,開啟“課外考古”探究。
            【查閱資料】①銅銹俗稱銅綠,化學式Cu2(OH)2CO3,受熱易分解;②無水CuSO4為白色粉末,遇水變藍;③堿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體混合物;④碳粉不與稀鹽酸反應,不溶于稀鹽酸。
            【發現問題】小組同學將少量銅銹放入試管中加熱,發現固體由綠色變成黑色,試管壁上有無色液滴生成。
            探究一:生成的黑色固體成分。
            【猜想與假設】該黑色固體可能是:①C粉;②
             
            ;③C粉和CuO的混合物。
            【設計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
             
            猜想②正確
            探究二:銅銹受熱分解還會生成哪些物質。
            【進行實驗】選擇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驗證。

            步驟一:連接A和B,打開彈簧夾,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
            步驟二:關閉彈簧夾,依次連接裝置A→B→
             
            (選填“C→D”或“D→C”);
            步驟三:點燃酒精燈,觀察到明顯現象后,停止加熱。
            觀察到裝置D石灰水變渾濁,說明銅銹受熱分解生成了CO2;當觀察到無水CuSO4從白色變成藍色,說明銅銹受熱分解生成了
             

            【反思與評價】裝置中A的作用是
             
            。寫出銅銹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組卷:148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