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張莊鎮中學七年級(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7/2 5:0:11
一、選擇題。(共45分)
-
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那輕,那娉(pīng)婷,你是,鮮妍百花的冠(guàn)勉你戴著。 B.逝去的多少歡樂和憂戚(qī),我枉(wàng)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畫! C.《莊子》記佝僂丈人承蜩(tiáo)的故事。說道:“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wéi)吾蜩翼之知。” D.有些人有一種錯覺,似乎優雅風度就是矯揉造做,是出于無聊,是附庸風雅,是毫無意義的扭捏(nüē)作態。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劉邦表面上一副不屑置辯的模樣,心底卻暗暗警惕。 B.他無緣無故地遭到了一番羞辱,心里很委屈。 C.老奶奶總是嘮嘮叨叨地說個沒完,讓大家十分無奈。 D.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自己的想象天地,有著異想天開的美好創意。 組卷:19引用:1難度:0.9 -
3.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舍弟”是對別人弟弟的敬稱。 B.“左遷”即降職。古代尊右卑左,故將降職稱為“左遷”。另外“謫、貶”也都表示降職。 C.“風騷”本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后來泛指文章辭藻。 D.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組卷:4引用:1難度:0.9 -
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社戲》寫了作者故鄉的風俗民情,描寫了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鄉村景象,是魯迅寫的一篇著名散文。 B.《安塞腰鼓》是當代作家劉成章寫的一篇著名散文,有濃郁的陜北風情。 C.《回延安》是賀敬之用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寫成的,有很濃郁的鄉土氣息,表達了作者對“母親延安”的深情。 D.《燈籠》是吳伯簫在20世紀30年代寫的一篇散文,從不同方面表達了燈籠對于他乃至民族的意義,表現了作者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擔當精神。 組卷:766引用:8難度:0.8 -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1917年,蔡元培赴任北大校長時的就職演講振聾發聵,在當時的北大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 B.魯迅先生的筆,猶如一把尖利無比的刻刀,將真實的人性刻畫得入木三分。 C.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百萬雄師強渡長江,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推進,突破敵人防線,占領了江南廣大地區。 D.語文老師經常在課堂上提醒我們,寫字時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離書本一尺遠。 組卷:36引用:3難度:0.5 -
6.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青蓮居士”“香山居士”“東坡居士”“易安居士”相對應的文人分別是白居易、李白、蘇軾、李清照。 B.《背影》《白楊禮贊》《藤野先生》《昆明的雨》的作者分別是朱自清、茅盾、魯迅、汪曾祺,文體都是散文。 C.《列夫?托爾斯泰》作者茨威格,澳大利亞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我為什么而活著》作者羅素,英國哲學家、數學家、作家。 D.古人常以官職、爵位稱呼他人,如謝征,曾任中書舍人,所以世稱謝中書,陶弘景人稱山中宰相,南宋思想家。 組卷:58引用:2難度:0.7 -
7.對下列句子修辭手法和修辭運用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著艦指揮員從容地走上甲板指揮平臺。“刀尖上的舞蹈”就要開始了,現場所有的人都捏著一把汗。(這里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容戰斗機著艦的驚險) B.“清國留學生”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這里魯迅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諷刺“清國留學生”) C.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鋼刀刺了過來,又穩又準擊中要害。(這里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出托爾斯泰目光的兇狠) D.幾串白色的氣泡擁抱了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這里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呂偉跳水技術的高超) 組卷:211引用:3難度:0.9 -
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經過激烈的比賽,中國隊奪得了2023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所有項目的冠軍。 B.隨著返回艙4月16日成功著陸,意味著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C.四川博物院開展和策劃的文博體驗活動,讓參與者真切地感受到文物的魅力。 D.勞動課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勞動的快樂,有利于提升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習慣。 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9.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透過全國“兩會”這扇窗口,使我們看到一個信心如磐、匯聚起磅礴力量的中國。 B.《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歷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C.高考當天,有三個學校的考生因故未能及時參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D.北京新發地市場的三文魚等水產品檢測出“新冠病毒”,是因為被污染而不是本身感染了“新冠病毒”造成的。 組卷:48引用:4難度:0.7
二、古詩詞默寫。(共14分)
-
10.“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下面是一張以“秋景”為主題的古詩文任務單,請你補充完整。
積累 景物 名句 出處 風 ①秋風蕭瑟, 曹操《觀滄海》 ②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月 ③ 李白《峨眉山月歌》 花 ④楊花落盡子規啼,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⑤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糾錯 有一處名句與主題“秋景”不匹配,這一處是⑥ 總結 整理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學”與“思”始終同行,正如《論語》中所說⑦ 組卷:5引用:2難度:0.8
三、綜合性學習。(共14分)
-
11.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黃海中學九年級(1)班決定開展“會詩詞?詠經典”為主題的語文實踐活動,請你參與。
【會詩詞】在班級舉行的賽詩會上,甲、乙兩位同學分別朗誦了一首詞。請你結合學過的古詩詞知識,為這兩首詞選擇正確的詞牌名,將序號填在橫線上。
(甲)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與紅紅,
別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
人在武陵微醉。
(乙)
遠遠游蜂不記家,
數行新柳自啼鴉,
尋思舊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畫卷,
燕歸無語傍人斜,
晚風吹落小瓶花。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夢令 D.相見歡
甲:組卷:180引用:14難度:0.7
四、名著導讀。(共6分)
-
12.在《朝花夕拾》中,有幾篇文章涉及兒童教育問題,有些觀點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請你從以下文章中選擇一篇或幾篇,并結合內容說說魯迅的兒童教育思想。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五猖會》
《二十四孝圖》組卷:318引用:27難度:0.7
五、現代文閱讀。(共21分)
-
13.閱讀《濟南的冬天》,回答后面的問題。
①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兒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②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兒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他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兒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點兒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兒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⑤古老的濟南,城內那么狹窄,城外又那么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兒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兒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1)文章第①段寫到北平、倫敦的冬天,還有熱帶地方的天氣,有什么作用?
(2)作者為什么認為濟南是一個“理想的境界”?
(3)簡要概括第④段和第⑥段所寫的內容。
(4)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簡要分析下面兩個句子的表達效果。
①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他們全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②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
(5)濟南的冬天溫暖晴朗,你家鄉的冬天又是什么樣子的呢?請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描寫你家鄉的冬景,50字左右。組卷:6引用:2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