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六十六中等校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5/7/2 23:0:10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44分)

          • 1.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h2>

            組卷:14難度:0.6
          • 2.對微觀粒子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組卷:62引用:2難度:0.7
          • 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檢查右圖裝置的氣密性.當緩慢推動活塞時,如果裝置氣密性良好,則能觀察到(  )

            組卷:48引用:4難度:0.7
          • 4.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是   (  )

            組卷:29引用:19難度:0.7
          • 5.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不正確的是(  )

            組卷:175難度:0.5
          • 6.下列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組卷:12難度:0.5
          • 7.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或做法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8.拉瓦錫利用汞與氧氣的反應研究空氣的成分,所用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h2>

            組卷:56引用:2難度:0.5
          • 9.下列現象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10.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水”,屬于純凈物的是(  )

            組卷:4難度:0.8
          • 11.下列實驗符合操作規范的是( ?。?/h2>

            組卷:8難度:0.7
          • 12.下列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物質是( ?。?/h2>

            組卷:16引用:4難度:0.6
          • 13.不能正確反應兩概念的關系的圖是(  )

            組卷:33引用:2難度:0.7
          • 14.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有如下操作步驟:①加熱;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裝藥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⑤從水槽中取出導管;⑥熄滅酒精燈;⑦固定裝置.
            其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h2>

            組卷:105引用:8難度:0.7
          • 15.下列儀器中不能加熱的是( ?。?/h2>

            組卷:395引用:13難度:0.7
          • 16.保持過氧化氫(H2O2)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h2>

            組卷:33引用:9難度:0.7
          • 17.下列圖標不屬于常用危險化學品標志的是( ?。?/h2>

            組卷:239引用:10難度:0.8
          • 18.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8引用:3難度:0.9
          • 19.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不屬于氧氣用途的是( ?。?/h2>

            組卷:19引用:1難度:0.7
          • 20.實驗操作是實踐探究的基礎。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h2>

            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21.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的是( ?。?/h2>

            組卷:308引用:7難度:0.6
          • 22.在做鎂條的燃燒實驗中,以下不需要的儀器是( ?。?/h2>

            組卷:91難度:0.9

          二、填空題(本題包含5小題,每空1分,共30分)

          • 23.回答問題。
            (1)寫出下列符號的意義或指定的化學符號。
            ①3C
             
            ;
            ②鈣元素
             
            ;
            ③構成氯化鈉粒子的符號
             

            ④2Al3+中3的含義
             
            。
            (2)氨氣(化學式NH3)的合成開啟了工業催化新紀元,為世界糧食增產做出了巨大貢獻,如圖是合成的微觀過程,據此回答問題。

            ①從圖示可知生成物的1個分子是由
             
            構成的。
            ②反應過程中不發生改變的微粒是
             
            (填粒子符號),該反應屬于
             
            反應(填反應基本類型)。
            ③該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
             
            保持不變。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24.用化學符號填空。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一個氯原子
             
            ;
            (3)2個鎂離子
             
            ;
            (4)三個鐵原子
             

            (5)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
            (6)一個碳酸根離子
             
            ;
            (7)溫度計中填充的液態金屬是
             

            (8)硫元素
             
            ;
            (9)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

            組卷:12引用:1難度:0.6
          • 25.①純凈的氮氣是一種沒有氣味的氣體;②密度與空氣相差不大;③氮氣與氫氣在高溫高壓并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生產氨氣(化學式NH3);④氮氣難溶于水;⑤氮氣與氧氣在放電的條件下生成無色的一氧化氮氣體;⑥一氧化氮不溶于水;⑦一氧化氮在常溫下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⑧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4
            5
            ;⑨氮氣和氬氣的混合氣體填充燈泡,使燈泡經久耐用.(以下各空用所給序號填寫)
            以上描述的屬于氮氣物理性質的是
             
            ,屬于氮氣化學性質的是
             
            ,屬于氮氣用途的是
             

            組卷:18引用:2難度:0.5
          • 26.大多數金屬的顏色為
             
            色或灰色,金為
             
            色,銅為
             
            色。

            組卷:3引用:0難度:0.8
          • 27.根據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
             
            (填數字)種元素。
            (2)若E中x=11時,則該粒子的符號是
             

            (3)圖是氫氣燃燒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請根據圖示寫出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組卷:13引用:2難度:0.5

          三、實驗題(本題包含2小題,每空1分,共26分)

          • 28.為探究分子的運動及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某同學設計了以下三種實驗方案,請回答有關問題。
            【實驗方案一】如圖1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實驗方案二】如圖2、圖3。

            圖中無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質、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瓶內用細線固定有用濾紙折疊成的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小紙花,小紙花上都均勻噴有酚酞溶液,按照圖4的操作方式分別用注射器向圖2和圖3的塑料瓶中同時注入5滴濃氨水,然后將針孔處密封,再將兩個塑料瓶分別同時放入等體積的冷水和40℃的熱水中。圖2、圖3采用
             
            實驗的方法,觀察到的現象是
             

            【實驗結論】上述實驗證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且分子的運動速率與有關。
            【實驗方案三】如圖5。

            已知:濃鹽酸能揮發出氯化氫氣體,氨氣和氯化氫氣體反應生成白煙。氨分子的質量比氯化氫的質量小。
            用長柄V形玻璃管進行實驗,向左、右兩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別同時滴入等量的濃氨水和濃鹽酸,塞緊橡皮塞。
            過一會兒后,從圖5中觀察到有白煙產生且位置偏右,多次試驗均如此,由此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分子質量越
             
            (填“大”或“小”)分子運動得越快。用文字(或符號)寫出反應的表達式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29.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實驗儀器的名稱:a
             
            ;b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發生裝置應該選用
             
            ,該裝置有一處不足,請改正:
             

            若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驗證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當看到
             
            時就證明已收滿.
            (3)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管口塞團棉花的原因是
             

            實驗室制取氧氣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a將高錳酸鉀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試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鐵架臺上;b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 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e 熄滅酒精燈;f 將導氣管從水中取出.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在下面ABC的選項中選)
            A bacdfe      B bacdef          C bdacfe
            如果最后兩步顛倒,可能產生的后果是
             

            某同學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實驗過程中及結束時,若發現試管破了,造成試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在下面ABCD的選項中選)
            ①沒有給試管均勻預熱;②試管外壁有水;③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④忘了加催化劑;⑤加熱時試管與燈芯接觸;⑥加熱后立即用冷水沖洗.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⑤⑥C ②③④⑤⑥D ①⑤⑥
            (4)將細鐵絲伸入上述收集的一瓶氧氣中,發現沒有燃燒,可能的原因有:
             

            組卷: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