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八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5/7/2 11:0:13
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共18分)
-
1.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問題。
何謂“國潮”?國,即中國中國文化、中國元素。至于“潮”,從供給端看,“潮”可以解釋為“潮流”,傳統國貨完成了新時代的新演譯,新興國貨通過滿足當代需求確立位置;而中國品牌正進行著集體蛻變,品類創新和品牌革新成為市場中的集體潮流。在消費端,“潮”可以理解為“風潮”,消費者對新國貨的消費習慣開始形成,大眾對新國貨的認知、消費心理發生了從漠不關心到爭相追逐的轉變。
國潮需包含三個元素。首先,需要有中國 ,無論是來源于中華文化,還是帶有中國技術的 ,這是國潮產品區別于其他產品的基礎因素。其次,國潮需要符合前沿審美和技術趨勢,尤其要 新生代的需求。第三,國潮還需要有世界視野, 中國自信。讓國潮崛起,不能只靠硬實力,更要靠情懷,這樣才能成為國家的新名片。
目前國潮的崛起已經從產業鏈變革、品牌高速發展這樣的數據增長發展成為消費者心智的轉變。這其中離不開國際局勢[A]經濟環境的外部推動[B]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C]如今的中國消費者[D]尤其是年輕一代消費者已經從心底樹立起民族身份認同和文化自覺。
①從消費層面看,年輕消費者成為國貨消費的主力——《2020國貨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在國貨消費人群的訂單量上,90后占比35.7%,00后占比16.4%。②《青年文娛大數據》報告顯示,隨著中國本土流行文化的崛起,國產電影、中國流行音樂以及相聲、曲藝等傳統藝術也得到了當代年輕人的追捧。③由此可見,國潮的本質是文化自信潮。④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字形有誤的一項是
A.供給(jǐ)
B.演譯
C.蛻(tuì)變
D.漠不關心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A.特點 標簽 迎合 展現 B.特點 標準 關注 呈現 C.特色 標簽 關注 展現 D.特色 標準 迎合 呈現
這其中離不開國際局勢[A]經濟環境的外部推動[B]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C]如今的中國消費者[D]尤其是年輕一代消費者已經從心底樹立起民族身份認同和文化自覺。
A.、
B.,
C.,
D.、
(4)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修改,正確的一項是
讓國潮崛起,不能只靠硬實力,更要靠情懷,這樣才能成為國家的新名片。
A.讓國潮崛起,不能只靠情懷,更要靠硬實力,這樣才能成為國家的新名片。
B.讓國潮崛起,不能只靠硬實力,更要靠情懷,這樣才能成為國家的新名片。
C.讓國潮崛起,不能只靠情懷,更要靠硬實力,這樣國潮才能成為國家的新名片。
D.讓國潮崛起,不能只靠硬實力,更要靠情懷,這樣國潮才能成為國家的新名片。
(5)將“而在文化層面上,年輕人群對國潮的認同度也在提高”一句還原到文中,最恰當的一處是
A.①
B.②
C.③
D.④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2.將下面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段話,填寫在橫線處,排列最合適的一項是( )
牛能大量進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充滿智慧的經典作品就得深讀精思,反復品味。如同牛的“反芻”一樣,含英咀華,直至得其精髓。
①讀書有精讀與泛讀
②讀書也應當學會“反芻”,我們應當比牛更聰明,因為我們會思考
③讀書要講求智慧
④牛的雄健與善于反芻很有關系
⑤它不斷地咀嚼,以助消化吸收A.⑤④②③① B.④⑤②③① C.④⑤②①③ D.⑤④①②③ 組卷:318引用:11難度:0.9 -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新聞六要素包括“何時”“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很多新聞都具備這些要素。 B.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并稱為“三蘇”。 C.今天的報告會多虧您的幫忙才這么順利,下次您若遇難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D.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它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寒露節氣后,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 組卷:4引用:1難度:0.9 -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一家研究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50%以上的人有“手機依賴癥”。 B.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得好決定著災害發生時損失的大小。 C.中國國家館將科技與藝術巧妙結合,給參觀者帶來了新鮮刺激的多維體驗。 D. 為了后代能遙望星空,蕩舟碧波,我們應該堅持綠色生活理念,增強低碳生活方式。 組卷:79引用:1難度:0.5
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共27分)
-
5.《魚我所欲也》根據提示默寫填空。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2)文中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3)文中與“不食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組卷:385引用:2難度:0.8 -
6.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A.要塞(sài) 鐫刻(juān) 落地(luò) 筋疲力盡(jīn) B.仲裁(zhòng) 嫻熟(xián) 緋紅(fēi) 誠惶誠恐(huáng) C.翹首(qiào) 遁形(dùn) 不輟(chuò) 深惡痛疾(wù) D.由衷(zhōng) 殺戮(lù) 滯留(zhì) 殫精竭慮(dān) 組卷:17引用:1難度:0.9 -
7.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題。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選自《馬說》)【乙】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滿期年②,千里之馬至者三。
注:①涓人:宮里職位低下的小侍臣。②期年:滿一年。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食不飽,力不足 一食或盡粟一石 B.雖有千里之能 三年不能得 C.故雖有名馬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D.反義報君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
(3)下列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段中千里馬“才美不外見”的原因是“食馬者”只是按照常馬的食量來喂養它。
B.甲段抒發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行為的憤慨之情。
C.甲段中由于“食馬者”“不識馬”,因此作者呼吁有才之士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D.兩文段的“千里馬”的遭遇不同,甲段的千里馬被埋沒,乙段的千里馬受到賞識。組卷:22引用:1難度:0.8
三、現代文閱讀(共35分)
-
8.說橋梁
陳從周 橋梁建筑,它不僅是一種具有交通實際功能的工程,而且是既有美感又多情趣的藝術作品。從《詩經》“迎親于渭,造舟為梁”,到清代黃仲則的“獨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立多時”之句,歷代詩人詞客,為橋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佳句。另有以橋詩入畫,或以畫記橋,從對橋梁的欣賞,觸緒牽情,引起一系列的聯想,有贊嘆而形之歌詠筆墨。這些文藝性的描繪,更為橋梁的藝術形象增添了風采。
橋梁之所以能稱得上藝術品,原因是多方面的。橋梁本身從布局、選形、用材、裝飾等客觀的物質因素中,體現了人類很多積極的思想因素;而橋在特定的環境中,又會引起人浮想聯翩的情感,使橋梁藝術豐富而多彩。
一般說來,橋造在哪里,僅是服從交通的需要,但是在眾多可以選擇橋址的地方,有意識地配置橋梁,這也是藝術。我國河道,存在三種情況,即大河、支流和小溪,因此,城鎮的建設必循河道而有別。城瀕大河,鎮依支流,村傍小溪,幾成為不移的規律。而橋梁的建造,亦隨之而異,各臻其妙。我國山區、水鄉或平原城鎮,將至該地,必遙見一塔;入城鎮前,必經一橋。這樣的布置隨處可見,亦標志了中國城鎮的獨特風貌。(A)這些控制城鎮通道的橋梁,如“灞橋折柳”“盧溝曉月”,送往迎來,聯系著人間離合悲歡的種種復雜感情。
建筑群里往往配置一定的橋梁,這些橋梁常是建筑在人工開挖的池沼曲水之上。這已不是為了克服自然險阻而修橋,而是在建筑群的總體布置中作為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服從社會生活中一定時代的政治禮制或宗教思想,使人產生莊嚴肅穆或清虛幽靜的感受。
中國園林,是天然勝景和人間美麗的建筑的集中組合,供游人開暢襟懷、賞心悅目的地方,往往使人流連忘返,徘徊不去,所以對橋的要求又有不同。中國園林中橋梁的布局和形式,完全不同于西方而特具中華民族風格。
橋梁的選形,基本上決定于功能、技術、材料等因素,但是,一定的形式會聯系到一定的藝術感受,再結合所處的環境,更襯托出橋的姿態。燕趙的聯拱平弛,屹立在駿馬秋風的冀北,氣勢雄壯。水鄉的薄拱輕盈,凌波于杏花春雨的江南,更覺秀麗如畫。(B)泉州安平長橋,一如壓海長堤,雄健為閩南之冠。大渡河邊,群山高聳,瀘定橋一線橫空,凌云飛渡。這些,都是橋梁結構本身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形象。
不同材料的質感相殊,石橋的凝重,木橋的輕盈,索橋的驚險,卵石橋的危立,令人贊賞。且色彩燦爛,在不同的環境中,如山麓、平疇、水鄉、海岸、園林、市街,又因晨曦、暮靄、竹翠、楓丹,涵月、漱流,景物各異,動靜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畫面。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橋梁建筑,歷來有功能與藝術相結合的傳統要求,但隨著不斷發展,橋梁的藝術功能起著更重要的作用。
B.本文從布局、選形、用材、裝飾等客觀的物質因素和橋在特定的環境中引起的情感因素來具體說明橋梁稱得上藝術品的原因。
C.我國城鎮的建設必循河道而有別,橋梁的建造也隨著地形的特點而異,各臻其妙。
D.橋梁主體結構的藝術性和裝飾都表現了橋梁的藝術性。
(2)畫線句子(A)(B)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溫馨提示:說明方法都是為了說明對象的特征服務的,看看本句為了說明什么特征。)
(A)
(B)
(3)第一段末句中“這些文藝性的描繪”指什么?請簡要說明。
(溫馨提示:仔細閱讀第一段,篩選信息。)
(4)體味說明文語言的特點,說說下列加點字詞的作用。
(溫馨提示:先理解加點字的意思,再看看它們起著怎樣的限制作用。)
①城瀕大河,鎮依支流,村傍小溪,幾成為不移的規律。
②中國園林中橋梁的布局和形式,完全不同于西方而特具中華民族風格。
(5)橋梁稱得上藝術品的原因有哪些?請分條概述。
(溫馨提示:本題考查概括能力,請圍繞問題概括相關段落的段意。)組卷:98引用:5難度:0.8 -
9.閱讀下面短文,完成問題。
愛到無力 ①母親進廚房有好大一會兒了。
②我們兄妹幾個坐在屋前曬太陽,等著開午飯,一邊閑閑地說著話。這是每年的慣例,春節期間,兄妹幾個約好了日子,從各自的小家出發,回到母親身邊來拜年。母親總是高興地給我們忙這忙那。這個喜歡吃蔬菜,那個喜歡吃魚,這個愛吃糯米糕,那個好辣,母親都記著。端上來的菜,投合了人人的喜好。臨了,母親還給離家最遠的我,備上好多好吃的帶上。這個袋子里裝青菜菠菜,那個袋子里裝年糕肉丸子。姐姐戲稱我每次回家,都是鬼子進村,大掃蕩了。的確有點像。母親恨不得把她自己也塞到袋子里,讓我帶回城,以便事無巨細地把我照顧好。(批注:“恨不得把她自己也塞到袋子里”,夸張的寫法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母親對子女的呵護備至。)
③這次回家,母親也是高興的,圍在我們身邊轉半天,看著這個笑,看著那個笑。我們的孩子,一齊叫她外婆,她不知怎么應答才好。摸摸這個的手,撫撫那個的臉。這是多么燦爛熱鬧的場景啊,它把一切的困厄苦痛,全都掩藏得不見影蹤。母親的笑,便一直掛在臉上,像窗花貼在窗上。母親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說,我要到地里挑青菜了。卻因找一把小鍬,屋里屋外亂轉了一通,最后在窗臺邊找到它。姐姐說,媽老了。
④媽真的老了嗎?我們順著姐姐的目光,一齊看過去。母親在陽光下發愣,母親說,我要做什么的?哦,挑青菜呢,母親自言自語。(A)背影看起來,真小啊,小得像一枚褶皺的核桃。(批注:……)
⑤廚房里,動靜不像往年大,有些靜悄悄。母親在切芋頭,切幾刀,停一下,仿佛被什么絆住了思緒。她抬頭愣愣看著一處,復又低頭切起來。我跳進廚房要幫忙,母親慌了,攔住,連連說:“快出去,別弄臟你的衣裳。”我看看身上,銀色外套,銀色毛領子,的確是不經臟的。
⑥我繼續坐到屋前曬太陽。陽光無限好,仿佛還是昔時的模樣,溫暖,無憂。卻又不同了,因為我們都不是昔時的那一個了,一些現實無法回避:祖父臥床不起已好些時日,大小便失禁,床前照料之人,只有母親。大冬天里,母親雙手浸在冰冷的河水里,給祖父洗弄臟的被褥。姐姐的孩子,好好的突然患了眼心視力急劇下降,去醫院檢查,竟是嚴重的青光眼。母親愁得夜不成眠,逢人便問,孩子沒了眼睛咋辦呢?都快問成祥林嫂了。弟弟婚姻破裂,一個人形只影單地晃來晃去,母親當著人面落淚不止,她不知道拿她這個兒子怎么辦。母親自己,也是多病多難的,貧血,多眩暈。手有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疼痛,指頭已伸不直了。家里家外,卻少不了她那雙手的操勞。
⑦我再進廚房,鐘已敲過十二點了。太陽當頭照,我的孩子嚷餓,我去看飯熟了沒。母親竟還在切芋頭,旁邊的籃子里,晾著洗好的青菜。鍋灶卻是冷的。母親昔日的利落,已消失殆盡。看到我,她恍然驚醒過來,異常歉意地說,乖乖,餓了吧?飯就快好了。這一說,差點把我的淚說出來。我說,媽,還是我來吧。我麻利地清洗鍋盆,炒菜燒湯煮飯,母親在一邊看著,沒再阻攔。
⑧回城的時候,我第一次沒大包小包地往回帶東西,連一片菜葉子也沒帶。(B)母親內疚得無以復加,她的臉,貼著我的車窗,反反復復地說,讓你空著手啊,讓你空著手啊。(批注:……)我背過臉去,我說,媽,城里什么都有的。我怕我的淚,會抑制不住掉下來。以前我總以為,青山青,綠水長,我的母親,永遠是母親,永遠有著飽滿的愛,供我們吮吸。而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母親猶如一棵老了的樹,在不知不覺中,它掉葉了,它光禿禿了,連輕如羽毛的陽光,它也扛不住了。
⑨我的母親,終于愛到無力。
(1)文章寫的是春節回母親家的事,為什么要寫第⑥段中那些“無法回避”的現實?
(2)第②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記敘順序?這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批注是精讀文章的常用方法,可以是對內容的客觀注解,也可以是讀者的主觀感悟,比如,對作品的語言、構思及情感等的領悟。請參照文中“批注”示例,在A、B兩處劃線句中任選一句進行批注。
我選(
(4)閱讀下列材料,結合課文和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一份有關“感恩父母”的調查問卷中,有15道題是考察孩子對父母親的了解程度,結果大多數孩子的回答令人大失所望,比如,“母親愛吃什么”這個問題,一位男孩寫的是“什么都愛吃”;另一個男孩對“父母親的性格、愛吃什么,愛看的影視,口頭禪、心愿”等,都用“不知道”或“……”來回答。組卷:6引用:1難度:0.3
四、名著閱讀(共10分)
-
10.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你認為魯迅給予該書這么高評價的原因是什么?
組卷:202引用:13難度:0.8 -
11.《昆蟲記》向讀者呈現了一個有趣的昆蟲世界,書中所寫的昆蟲們如小說中的人物一樣鮮活。請將代表昆蟲的字母填入對應的橫線處。
A.蟬
B.螳螂
C.大孔雀蝶
D.蟋蟀
①“結婚狂”:
②“繁衍迅速的音樂家”:
③“地下潛伏者”:
④“善打心理戰的高手”:組卷:48引用:6難度:0.8
五、寫作(共60分)
-
12.未來之路會怎樣?迷茫還是清晰?遙遠還是鄰近?平坦還是坎坷?未來之路怎么走?面對艱難險阻,原路返回,還是另辟蹊徑?請以“未來之路”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②不得在文中泄露個人和學校信息;③不少于600字,書寫工整,字跡清楚;④不得抄襲和套作。組卷: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