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九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7/2 13:0:12

          一、積累與運用(共23分)

          •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
            (1)后來發生了fēn qí
             
            我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yīn bì
             

            (3)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shuǐ bō lín lín
             
            的魚塘。
            (4)我的回答已經讓她xī chū wàng wài
             
            了。

            組卷:373引用:4難度:0.9
          • 2.下列語段標序號的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①春日的蠡園才是錫城的浪漫所在。②南堤春曉,桃紅柳綠,亭臺樓閣,層波疊影。③春日走進園內,映入你眼簾的是一股濃郁的桃花香。④目光上移,那樹上一朵緊挨著一朵的桃花早開得嬌艷,爭先恐后地讓人們來觀賞自己的艷麗風姿。

            組卷:7引用:2難度:0.8
          • 3.根據你對艾青詩歌的了解,選出不是評論艾青詩歌的一項(  )

            組卷:847引用:51難度:0.8
          • 4.下列各句中加線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  )
            ①縱然生意興隆而腰纏萬貫,倘無任何家國情懷,遇天災而不知憫恤,聞人禍而不知救助如鐵公雞一毛不拔,似吝嗇鬼細大不捐,實難稱之為優秀企業家。
            ②廣州至歐洲貨運班列日前正式開通運行,集安全、快捷、經濟、綠色等優勢于一體。對專注歐洲外貿的許多廣州企業來說確實是為虎傅翼,其產品將更有競爭力。
            ③社會輿論對名人有求全責備的心理,是因為名人常常充當著精神領袖的角色,有著巨大的社會影響力。
            ④當前的網絡直播市場給人的一個直觀感受就是魚龍混雜,一方面直播平臺中教唆犯罪等違法違規內容并不少見,另一方面侵權問題也屢屢被詬病。
            ⑤話劇《從湘江到遵義》結尾時,“重返”人間的紅軍英烈吶喊發問:“共產黨人兌現當年的承諾了嗎?……”如黃鐘大呂,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⑥老王家藏的那個漢代陶罐,據說價值連城,可是前幾天被他孫子失手打碎了,變得一文不名了。

            組卷:14引用:1難度:0.8
          • 5.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 6.根據提示默寫詩句。
            (1)李白《行路難》(其一)中“
             
             
            ”兩句,以姜太公、伊尹自比,希望將來也像他們那樣得遇賢君明主,成就大業。
            (2)我們常用李白《行路難》(其一)中的詩句“
             
             
            ”表明遠大的志向和奪取勝利的信心。
            (3)蘇軾的《水調歌頭》中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天下人美好祝愿,抒發離人心愿的語句是:
             
             

            (4)《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有一聯是千古名句,現在常用它來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這兩句是:
             
             

            組卷:1328引用:2難度:0.9

          二、閱讀與理解(共47分)

          • 7.古詩文閱讀。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唐代]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注釋]①重送:此前詩人已寫過一首同題的五言律詩,是為“重送”。②裴郎中:詩人的朋友,二人同時被貶官。③暮江:日落時的江邊。④逐臣:被貶官而同時離開京城的人。指作者與裴郎中同時被貶。
            (1)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當中處于逆境的遷客,聽聞“猿啼”,難免不生悲凄之情,而“客散暮江頭”,也不只是對景物的描寫。
            B.第二句寫友人遠去,自己卻還留在江頭,而此刻的流水是多么的無情,不顧人的悲傷,自顧自地流淌著。
            C.第三句為間接抒情,在“遠”前綴一“更”字,裴郎中被貶已經不幸,而作者被貶謫的地方更遠,著重寫出了友人的不幸。
            D.全詩緊緊扣住江邊送別的特定情景,寫景與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情摯意深,別有韻味。
            (2)這首詩第一句中“
             
            “點明送別時間,“
             
            ”點明送別地點,最后一句“青山萬里一孤舟”以景結情,萬里強調遠,孤舟強調孤獨,既寫出裴郎中旅途的
             
            ,又表達詩人對友人
             
            的深情。

            組卷:239引用:5難度:0.6
          • 8.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選自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乙】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選自吳均《與朱元思書》)(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青林翠竹,四時
             

            ②未復有能其奇者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
            (3)甲文段中的作者寫山林景色的瑰麗獨具匠心,請結合文中的句子,簡要分析作者選取了哪些寫法來表現景物的特征。
            (4)甲乙兩文作者借對景物的描寫分別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9.議論文閱讀。
            從小學生“讀書等身”說開去      ①只要每天堅持讀書,就能做到“讀書等身”。
                  ②江蘇昆山玉峰實驗學校改進教育方式,十幾年來,開展每日午讀、親子讀書會、閱讀等活動,讓孩子們愛上了閱讀。小學6年的時間,一個孩子竟能讀1700本課外書。閱讀不僅讓孩子開闊了視野、提高了成績,還鍛煉了口才和思維,跟爸爸媽媽在家里相處也變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讀書給孩子帶來的變化,玉峰實驗學校的一位家長突發奇想,讓孩子與讀過的書合一張影,結果發現書堆起來,跟孩子身高一樣高。如果要解碼該校一些小學生“6年讀170本書”的奧秘,或許正源于學校通過改進教育方式,讓這里有了更多“讀書等身”的孩子,其實現路徑就是擠時間讀書——“只要每天堅持花20分鐘時間,就能在小學6年讀完1700本書。”
                  ④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7本,與2017年基本持平;超過半數成年國民傾向于數字閱讀,紙質閱讀比例下降;在對個人閱讀數量評價中,只有2.1%的成年國民認為自己閱讀數量很多,6.3%的認為自己閱讀數量比較多,37.8%的認為自己閱讀數量一般,41.5%的認為自己閱讀數量很少或比較少。成年國民閱讀數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沒時間”。相比小學生“讀書等身”,我們是否有點汗顏?
                  ⑤古人云:“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抗戰名將彭雪楓常告誡自己:“如果不抓緊時間學習,我會輸給工作的。”在戎馬倥傯的歲月里,他不論行軍作戰多么艱苦,都堅持每日讀書,常常手不釋卷、挑燈夜戰。他的名言是“知識之在于我,向來是如饑似渴的”,座右銘是“苦讀苦讀一百個苦讀”,約法三章是“每日決學兩小時”。今天我們各方面條件都比過去優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實也不難發現有一些碎片時間。比如在公交、地鐵等車時,在銀行排隊時,或者睡前20分鐘,都能成為自己專享的讀書時間。
                  ⑥魯迅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寫作上了。”對讀書人而言就是應該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時間碎片。在碎片化的時間里,是拿手機刷屏,還是讀電子書或者手不釋卷,是對我們讀書習慣與學習定力的考驗。如果在碎片化時間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淺表、庸俗就會無形放大;如果在這期間讀有價值的東西,那么我們的修養和才干就會不斷累積。所以,我們提倡多讀書、讀好書,其價值和意義就在這里,同時讀紙質書和讀電子書也并不相悖。
                  ⑦“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人早已為我們指出了讀與寫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新時代,人人都想“下筆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們那樣“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夢想不會從天而降,還需先靜下心來,多擠點時間,“讀書破萬卷”,才能厚積薄發、夢想成真。作為普通人,縱然我們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堅持讀書,也能做到“讀書等身”。
            (有刪改)(1)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請用原文語句回答。
            (2)第②③段主要運用了哪一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仔細閱讀第⑤段,分析本段的論證思路。
            (4)根據本文觀點,說一說在今天這個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我們可以怎樣讀書。(答三點即可)
            (5)下面對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蘇昆山玉峰實驗學校通過多種活動方式,讓學生愛上了閱讀,也讓更多孩子“讀書等身”。
            B.第④段引用了大量的調查數據,意在告訴我們:成年人紙質閱讀量明顯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沒有時間。
            C.選文第⑦段論述了讀與寫的關系:讀是寫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厚積薄發。
            D.全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既擺事實又講道理,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組卷:460引用:22難度:0.8
          • 10.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那年花開
            錢海燕
                  ①夏季,是梔子花盛開的季節。那純潔的花瓣,幻化成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那彌散在空氣中的花香,凝聚成記憶中的歡聲笑語。那些深藏在記憶深處的想念,便隨著這清新的梔子花香彌漫開來。
                  ②初三那年,我對寫小說特別感興趣,經常把自己寫的小說拿給班里的好朋友看,他們都夸我寫得好。我高興極了,寫得更起勁。有次上課的時候,一位同學偷偷看我寫的小說,被老師抓個正著,于是我被請進了老師的辦公室。
                  ③“這么閑啊?”班主任徐老師拿著我寫的小說,搖晃著舉到我面前。
                  ④“老師,我寫小說沒有占用課堂時間,都是在作業做完了以后再寫的……”
                  ⑤我吞。吞。吐。吐。地說。
                  ⑥“老師,我保證以后再也不寫了,您別生氣。”我小心翼翼地說。
                  ⑦A徐老師坐到椅子上,把小說從頭看到尾,時而眉頭舒展,時而嘴角含笑,一直沒有再說話。墻上的鐘“嘀嗒嘀嗒”地走著,仿佛在敲打著我的心,我緊張得快要窒息了。
                  ⑧誰知他看完后,對我說道:“文筆很不錯嘛!不過目前學業最重要,千萬不能因為寫小說而影響了學業。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個讀者。”他頓了頓,接著說道:“我這里有雜志社的征文啟事,你可以試著投稿。”我聽了他的話,驚訝地抬起頭看著他。看到他臉上微笑的表情,我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⑨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賽。不過出師不利,什么名次都沒有得到,我氣得把稿紙全部撕掉,發誓再也不寫小說了。徐老師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辦公室。
                  ⑩“喝杯茶吧。”徐老師溫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遞到我手上。“今天找你聊聊,給你講個故事。”看著我沮喪的神情,徐老師微笑著說道。
            ?“在伊朗德黑蘭的一座宮殿,人們會欣賞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宮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墻壁都閃閃發光,好似鑲滿璀璨的寶石。但如果你走近細看,就會發現那些所謂的寶石其實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聽到這兒,我疑惑地看著徐老師。
            ?“建筑師原本打算把當時十分珍貴的鏡子嵌進墻面。鏡子運到的時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緊張,再運鏡子已經來不及了,建筑師靈機一動,把那些碎裂的鏡片敲得更小,鑲嵌在天花板和墻壁上,從遠處看,那些鏡片就像是鉆石一樣熠熠生輝。”
            ?“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驚嘆道。
            ?“是的,”徐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在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的挫折,誰的夢沒有被打碎過?挫折是把雙刃劍,既會讓你感受到失敗的痛苦,又會讓你快速成長。聽說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敗的碎片,變成成功的寶石。”
            ?聽了徐老師 的這番話,我重拾了信心,寫作的熱情一發不可收拾,有越來越多的文章刊登在報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發揮出色,作文得了滿分。徐老師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態,在辦公室里轉起圈來……
            ?B 在我的記憶里,那一年,校園里梔子樹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樣燦爛!
            (選自《中學生閱讀》2016年第 2期 有刪改)(1)根據文意,說說文題“那年花開”的含義。
            (2)結合語境,品讀下面的兩個句子,分析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①“……都是在作業做完了以后再寫的……”我吞吞吐吐地說。
            ②徐老師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態,在辦公室里轉起圈來……
            (3)請從A、B兩句中任選一句,從人物描寫或修辭的角度,作簡要賞析。
            A.徐老師坐到椅子上,把小說從頭看到尾,時而眉頭舒展,時而嘴角含笑,一直沒有再說話。
            B.在我的記憶里,那一年,校園里梔子樹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樣燦爛!
            (4)文中徐老師給“我”講“建筑師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說說你的理解。
            (5)文中的徐老師是個怎樣的人?請結合文段內容作簡要分析。

            組卷:1055引用:21難度:0.1
          • 11.閱讀下面詩歌,按要求作答。
            礁石
                  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1)詩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礁石”有何深意?
            (2)從內容和形式上分析一下本詩的特點。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12.以下文學、文化常識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0引用:4難度:0.6
          • 13.課文《偉大的悲劇》中,“偉大的悲劇”發生后,美國把設立于南極南緯90°的科學實驗站命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你知道這樣命名的意圖嗎?

            組卷:28引用:4難度:0.2

          三、作文(共50分)

          • 14.成長過程中,家庭的溫暖,師友的幫助,社會的關愛,帶給你成長的力量;遇到的困難,遭受的挫折,也曾啟迪你的智慧,激勵你成長,這些都是你人生寶貴的財富,值得珍藏,結合自己的經歷,回想你曾獲得什么財富,請以“值得珍藏的財富”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寫一篇記敘文。
                  ②表達真情實感。
                  ③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15.作文。
                  一個詞語加上不同的標點就會表達不同的語氣,表示不同的意思。請給“變了”一詞加上一個標點,如“變了?”“變了!”“變了……”,構成你的題目,寫一篇文章。可寫實,可想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要求:請將作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作文內容積極向上,字數在600-800之間,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