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浙江省溫州市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2 13:0:12
人與自然風光?有聲手抄報(24分)
-
1.知人論世,是中國古代文論的重要概念。欣賞古代詩歌,既要理解詩句,也要了解詩人的生活狀態。閱讀下面兩則鏈接材料,任選一個,結合材料談談《登幽州臺歌》或《望岳》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鏈接材料一)
陳子昂負責參謀軍事,多次向武則天進言,武則天不僅不聽進言,還將陳子昂貶為軍曹。陳子昂登上燕昭王為招賢納士而建的幽州臺,寫下了《登幽州臺歌》。
(鏈接材料二)
二十四歲的杜甫過著“裘馬輕狂”的漫游生活。這一時期,他的三首《望岳》,分別歌詠了泰山、衡山、華山。歌詠泰山的《望岳》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2.閱讀散文詩,完成任務。
步lǚ輕盈的□,站在諸多的節氣中,顯得爽心悅目。
她在悄悄提醒大家,脾氣火爆的風,體力已經漸漸不濟。
孩子們嚷嚷著,啃桃子,啃西瓜,齊心xié力,啃掉最后的暑氣。
今天,看看究竟會是誰最先咬痛夏天的尾巴。
——徐繼東《二十四節氣》(1)根據拼音,寫出正確的漢字。
步lǚ
(2)加點字“濟”在文中正確的讀音是
A.jǐ
B.jì
(3)□里應該填二十四節氣中的
A.立秋
B.秋分組卷:6引用:3難度:0.8
人與自然生靈?主題分享會(37分)
-
3.現代文閱讀。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松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著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① 開船,在橋石上一② ,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于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③ 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④ 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去游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在草里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于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1)文中①②③④處應填動詞恰當的一項是A.點 磕 夾 飛 B.點 敲 混 飛 C.磕 點 混 箭 D.點 敲 夾 箭
A.看戲途中
B.漁火點點
C.月夜行船
D.水鄉夜景
(3)對畫波浪線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語言描寫,表現了“我”的愿望得以實現時自由、歡快的心情。
B.語言描寫,表現了一個孩子純真的精神世界。
C.心理描寫,表現了一個孩子復雜的精神狀態。
D.心理描寫,表現了“我”的愿望得以實現時自由、歡快的心情。
(4)對上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生動地表現了少年們駕船技術的熟練和月夜相伴去看戲的興奮心情。
B.選文有三處寫到了豆麥,是為了清楚地說明夜氣里清香的來源。
C.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聲音”,也即第二段中提到的“歌吹”
D.文中的“自失”有陶醉之意,表現了社戲對于童年的“我”誘惑力極大。組卷:1難度:0.7 -
4.【運用?絕知此事要躬行】
【材料一】
①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現,不同的讀者在閱讀時會在腦內對文章信息進行不同的加工編碼。通俗地說,即讀者會采取不同的策略進行閱讀。其中一類策略,是從瀏覽的文章中收集觀點和信息,并把它們作為分別獨立的單元輸入到大腦中。就像愛吃甜食的小女孩從滿地的糖果中隨意挑選自己喜愛的那些,并把選好的糖果放進自己的籃子里。這類閱讀策略叫作“線性策略”。
②與之相對應的另一類讀者,在閱讀時更加注重文章的整體結構。他們在閱讀時會根據文本內容建構一個層次清晰的框架,就像用信息積木搭建了一個“金字塔”,各類紛繁的信息被安置在金字塔不同的層級中,變得簡潔明了,需要時可以從框架中逐級搜索,使得閱讀更有效率。這種閱讀策略叫作“結構策略”。
③研究證明,在閱讀有標記的文章時,內容的重點得到了提示,能夠讓閱讀更為高效。文章標記可以讓我們更快地篩選信息,也有助于形成更好的認知框架。文章標記就像大腦里的一個自動篩選器,以自身為線索指引記憶的方向,讓大腦記住并保存需要的重點知識,分離和過濾無關的冗雜信息。
④研究還發現,并不是更多的標記就會帶來更完善的閱讀效果。相反,少量的有選擇性的標記能夠讓被標注的信息在大腦中得到更好的保存。一篇文章中有少量下劃線畫出的重點,你能夠非常清晰地分辨出它們;如果整篇文章大部分內容都被線畫滿,放眼望去,你只能看到標記的海洋,反而無法找到真正的重點。
⑤不同形狀的標記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應。用哪種特殊符號做筆記更有利于記憶知識呢?實驗發現了有趣的結果:在幫助讀者進行閱讀記憶方面,連續的下劃線(橫線或者波浪線)比著重號(每個字下畫三角形)更有效。研究者的解釋是,連續的下劃線可看作對內容的整體標記,著重號則是分別對單個漢字進行標記。閱讀時,讀者更容易把下劃線標記的內容在大腦里串聯起來進行加工,而對著重號標記的內容仍然是以一個個漢字的形式進行獨立記憶。因此,在對整體內容的記憶上,下劃線的效果更好。
(摘編自吳嘉欣《為什么做筆記有利于學習》,原載《百科知識》2021年第11期04B)【材料二】學習者常見的做筆記的方法有:
標記法。在書上重要之處圈、點、勾、畫,這種方法能幫助我們把握重點,尋找文章脈絡等。
批注法。批注是把段落要點、疑難注釋、心得體會等隨手寫在書上空白處的一種方法,它不僅能使讀者掌握書中的細節和要點,而且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摘要法。做摘要是對文本核心信息的進一步提取概括。學習者通過信息提取,使關鍵知識凸顯出來;通過概括,把文本上的知識進行語言轉化,使之更為簡明清晰。
(摘編自姚建禮《初中生語文課堂筆記研究策略》)【材料三】
八(2)班閱讀策略運用數據圖
小慶組同學圍繞“閱讀策略與做筆記的方法”搜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
(1)你認為“線性策略”和“結構策略”哪種好,為什么?
(2)針對材料三,小慶作為本次匯報小組的組長,需要結合材料一、材料二的相關信息寫一段話,讓同學們學會如何正確合理做筆記,請你幫小慶完成。
寫作提示:①從材料中篩選有用信息;②100字左右。組卷:4引用:1難度:0.3
我和好玩的世界?讀寫創想匯(36分)
-
5.《西游記》這部小說圍繞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的主線,運用豐富的想象,寫了許多降妖除魔的故事。閱讀這部書,感受它的神秘和離奇,記錄它的歷程,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填空: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經過了女兒國、
②你一定很喜歡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一故事,你知道他大鬧天宮的目的是什么?
③師徒四人中,唐僧作為靈魂人物,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用100字以內的篇幅為我們介紹一下你心中的唐僧。(從外貌、身份、性格、經歷等方面介紹)組卷:4難度:0.5 -
6.閱讀下面材料,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1910年秋,不滿17歲的毛澤東準備離開閉塞的韶山去長沙求學。臨行前,他寫成《呈父親》一詩:“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力透紙背的四行短詩,書寫了偉人人生啟航之際的少年豪情,縱貫了偉人一生的信念追求。
當下的同學們正值人生花季,絢爛無比。正所謂心中有夢,肩上有責,腳下有路。
讀了材料,你想說些什么?
要求:(1)要自由、有創意地表達真情實感。(2)除詩歌外,其它文體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標點書寫要規范、整潔、美觀。(5)文中不得出現考生姓名以及學校名。組卷:1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