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中考語文一模試卷

          發(fā)布:2025/7/3 1:0:11

          一、積累與運用(28分)

          •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1)風
             

            (2)鶯
             

            (3)
             

            (4)排
             

            組卷:6引用:2難度:0.9
          • 2.參觀回來后,各班舉行了“運河詩詞誦讀比賽”。下面是宣傳委員在比賽結束后寫的一則新聞,請你為其擬寫一個標題。
            標題:
             

            為了弘揚博大精深的運河文化,讓同學們進一步感受語言的神奇魅力,我班于12月21日至23日開展了以“運河詩詞誦讀”為主題的誦讀比賽,本次比賽設置了初賽、復賽決賽三個環(huán)節(jié)激烈的角逐,最終評出5名獲獎者。這次誦讀比賽,讓同學們感受到了中華詩詞的豐富多彩,激發(fā)了大家對運河文化的熱愛之情。

            組卷:481引用:18難度:0.8
          • 3.默寫。
            (1)
             
            ,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我寄愁心與明月,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3)
             
            ,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4)正是江南好風景,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5)
             
            ,應傍戰(zhàn)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6)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現(xiàn)時序交替,蘊含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4.名著閱讀。
                  話說那六健將出洞門。徑往西南上,依路而走。行者暗想道:“他要請老大王吃我?guī)煾福洗笸鯏嗍桥D酢N依蠈O當年與他相會,真?zhèn)€意合情投……雖則久別,還記得他模樣,且等老孫變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
            ①文段當中“等老孫變作牛魔王”之后發(fā)生了什么?
            ②在《西游記》中,孫悟空還有以下幾個名號。哪一個稱號最符合悟空的性格,請舉例說明理由。
            A.美猴王       B.斗戰(zhàn)勝佛       C.齊天大圣       D.孫行者

            組卷:0引用:1難度:0.6
          • 5.名著閱讀。
            【片段一】
                  ①一年,兩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兩滴汗,不知道多少萬滴汗,才掙出那輛車。②從風里雨里的咬牙,從飯里茶里的自苦,才賺出那輛車,那輛車是他的一切掙扎與困苦的總結果與報酬,像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武士的一顆徽章。③在他賃人家的車的時候,他從早到晚,由東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著轉(zhuǎn)的陀螺,他沒有自己。④可是在這種旋轉(zhuǎn)之中,他的眼并沒有花,心并沒有亂,他老想著遠遠的一輛車,可以使他自由,獨立,像自己的手腳的那么一輛車。⑤有了自己的車,他可以不再受拴車的人們的氣,也無須敷衍別人,有自己的力氣與洋車,睜開眼就可以有飯吃。
            ①~③句批注示例:
            內(nèi)容:為了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祥子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努力!我被他吃苦耐勞、堅忍的品質(zhì)深深地震撼!
            語言: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他比作陀螺,具體、生動地展示了他拉車的艱辛。
            ④~⑤批注:
            內(nèi)容:
            語言:
            【片段二】
                  他的車也不講究了,什么新車舊車的,只要車份兒小就好。拉上買賣,稍微有點甜頭,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車的不答應,他會瞪眼,打起架來,到警區(qū)去住兩天才不算一回事!獨自拉著車,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幫兒車,要是高興的話,他還肯跑一氣,專為把別人落在后邊。在這種時候,他也很會掏壞,什么橫切別的車,什么故意拐硬彎,什么別扭著后面的車,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車一把,他都會。
            (1)【片段一】中請仿照①~③句批注示例,為④~⑤句從內(nèi)容、語言兩方面各寫一個批注,表達你的閱讀體會。
            (2)對比閱讀【片段一】【片段二】,我們發(fā)現(xiàn)祥子的生活態(tài)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組卷:98引用:5難度:0.7
          • 6.系統(tǒng)找不到該試題
          • 7.閱讀回答問題。
            追憶“天眼”之父南仁東      9月25日是中國“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已為“天眼”操勞二十多年的南仁東,卻沒等到這一天。
            “咱們也建一個吧”“咱們也建一個吧。”國際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陣列望遠鏡,時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副臺長的南仁東則和幾位同仁一起提議,可根據(jù)我國國情,建造我們自己的大望遠鏡。
                  從這句話開始,南仁東把自己與“天眼”牢牢綁在了一起。“這二十幾年,南老師沒干別的。”南仁東的學生甘恒謙說,這些年,南仁東的努力程度常人難以想象。
                  為了找到最滿意的地點,南仁東從幾百張遙感地質(zhì)圖像里挑選出所有接近圓形的洼地,悶頭鉆進貴州的大山里。他要拄著竹竿翻山越嶺,到現(xiàn)場去勘察,這個洼地合不合適,距離嘈雜的鬧市有多遠。
            “那幾年南老師幾乎踏遍了當?shù)厮械耐莸亍!备屎阒t說,南仁東爬的山路連那里的農(nóng)民看了都搖頭。
                  挑剔的南仁東最終相中了最圓的那個大坑--位于貴州平塘縣的大窩凼。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電望遠鏡的設想。為了推動工程立項,南仁東每次向相關部門匯報項目,都至少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會場。他擔心因為一丁點兒意外而遲到。那段時間,經(jīng)常需要寫個三五千字的項目介紹,要得很急。南仁東就和同事一起在辦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響項目的進程。
            對每個細節(jié)都了如指掌      夜以繼日的付出,讓這個恢宏的望遠鏡工程在南仁東的頭腦中逐漸成形。
                  2007年,F(xiàn)AST終于正式立項。南仁東更拼命了。這個巨大的工程需要攻克太多難關,南仁東常常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為了節(jié)省時間,中午他總是隨便吃點餅干、方便面完事。遇到特別有難度的事,南仁東會長時間沉默不語。FAST開始建造時,大家發(fā)現(xiàn),南仁東總能很快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南老師對FAST是如此了解,從最初討論到每一個細節(jié)設計,所有關鍵技術他都了如指掌。”岳友嶺說。
                  岳友嶺參與了FAST工程鋼索設計部分。FAST上的鋼索需要伸縮變形,這就需要計算鋼索的耐疲勞程度。岳友嶺記得,剛開始大家根據(jù)FAST30年的壽命初步預估,鋼索需要承受約600萬次拉伸。南仁東卻算出了另一個答案:200萬次。后來大家經(jīng)過多次計算模擬,發(fā)現(xiàn)南仁東是對的,600萬次的估計遠遠超出壽命所需,是不合理的。
            “鋼索應該用什么樣的鋼,鋼索接頭部分用什么技術解決,用什么樣的工藝支撐FAST的外形,南老師都一清二楚。”岳友嶺回憶。在設計FAST饋源艙時,最初有4個塔和6個塔等多種設想,但饋源艙的姿態(tài)調(diào)整一直不能滿足科研需求。南仁東曾提出,設計一個帶有流體配重的饋源艙。“這是個非常好的構想,需要極有創(chuàng)造力才行。很難有人想到,用這么簡單的設計來應對如此復雜的難題。”甘恒謙說,雖然南仁東的提議因為過于超前而最終未被采用,但這件事讓他對南老師在工程方面的造詣佩服得五體投地。
            青絲熬成白發(fā)      作為首席科學家,南仁東主導和參與了FAST的每個項目,帶領FAST渡過一次又一次危機。學生們知道,巨大的“天眼”里,飽含了南仁東的心血,更飽含了他的感情。
                  在2016年9月FAST竣工儀式上,一段宣傳片介紹了FAST二十幾年來從無到有的歷程。岳友嶺從視頻中看到了南仁東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感慨萬千:“南老師拄著竹竿,爬山越嶺為FAST選址時,頭發(fā)和胡子還是黑的。
                  如今,世界上單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已向蒼穹睜開“天眼”,而為它把青絲熬成白發(fā)的那個人,卻永遠閉上了雙眼。
                  也許,他只是太累了。也許,他只想化作星辰,與“天眼”長伴!
            (1)仔細閱讀文章,說說“天眼”的建成經(jīng)歷了哪幾個過程。
            (2)文中引用甘恒謙、岳友嶺的話,有什么作用?
            (3)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
                  南老師拄著竹竿,爬山越嶺為FAST選址時,頭發(fā)和胡子還是黑的。
            (4)結合具體內(nèi)容,說說南仁東具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

            組卷:403引用:9難度:0.4

          二、現(xiàn)代文閱讀,(28分)

          • 8.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20年9月27日,第七批117位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回到祖國懷抱。國人用“山河已無恙,英雄歸故鄉(xiāng)”“志愿軍烈士,祖國接你回家了”的標語歡迎烈士回家。70年前,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lián)合國軍”將戰(zhàn)火燒到了鴨綠江畔。為了保衛(wèi)和平、抵抗侵略,在新中國成立伊始各方面存在嚴重困難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愿軍毅然跨過鴨綠江,打響了抗美援朝正義之戰(zhàn),經(jīng)過兩年零九個月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最終贏得了勝利和尊嚴。
            【材料二】
            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問卷調(diào)查結論
            【材料三】
                  下面是幸福社區(qū)民眾觀看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兒女》后在微信群里的對話:幸福社區(qū)微信群。
                  漫卷詩書:太感人啦!和平穩(wěn)定來之不易!面對強權,低頭是永遠得不到尊重和自由獨立,唯有敢于斗爭才能站立起來。
                  雪狼:是呀,一個個最可愛的人,用熱血與生命匯聚成新中國最珍貴的記憶,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奮進的不竭動力。
                  智者:新時代也有最可愛的人新冠疫情期間,一群群逆行而戰(zhàn)的年輕的白衣戰(zhàn)士就是最可愛的人!
                  山河:@雪狼@漫卷詩書@智者 真希望有更多這樣的紀錄片,讓孩子們都去真正了解歷史,心懷感恩,珍惜當下。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內(nèi)容的一項是
             

            A.在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zhàn)斗中共有117位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士英勇犧牲。
            B.抗美援朝,這是一場中國人民志愿軍為了保衛(wèi)和平、抵抗侵略的正義戰(zhàn)爭。
            C.在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之際,民眾對是否要繼承與發(fā)揚抗美援朝精神展開熱議。
            D.幸福社區(qū)部分居民認為《英雄兒女》能讓年輕一代真正了解歷史,有教育意義。
            (2)閱讀【材料二】,用簡潔的語言寫出你的結論。
            (3)抗美援朝有哪些意義?請根據(jù)以上材料簡要概括出其中兩點。

            組卷:302引用:9難度:0.4
          • 9.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題。
            中國石拱橋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不但節(jié)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鷟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橋的主要設計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橋頭的碑文里還刻著他的名字。
            (1)在介紹趙州橋第一個特點時,“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一句中的“在當時”一詞不能去掉,為什么?
            (2)文中引用張嘉貞和張鷟的話,分別為了說明趙州橋的什么特點?
            (3)文中的語句“這個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一句中,“設計”指的是什么?
            (4)本段哪一句話對趙州橋的特點及其意義作了總結?
            (5)選文中劃線部分運用的兩種說明方法是什么?分別起到了什么作用?

            組卷:112引用:5難度:0.7

          三、古詩文閱讀。(14分)

          • 10.閱讀古文,完成下列題目。
            【甲】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此其于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馬,請見之。”
                  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馬也?”對曰:“牝而黃。”使人往視之,牡而驪。報穆公,穆公不說。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伯樂曰:“皋之所觀,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nèi)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馬至,果天下之馬也。
            【注】①姓:子孫。 ②天下之馬:指天下最好的馬。 ③牝(pìn):母馬。④牡:公馬。   ⑤驪(lí):純黑色的馬。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一食盡粟一石:
             

            ②才美不外
             

            ③三月而
             

            (2)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不知其能千里食也 視其所視,遺其所不視
            B.祗辱于奴隸人 駢死于槽櫪
            C.可告天下之馬 不敢出一言
            D.鳴之而不能通 真無馬耶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通過對千里馬不遇伯樂的議論,表達作者對賢才難遇明主的憤懣,寄寓著對統(tǒng)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
            B.乙文通過記敘伯樂舉薦九方皋為秦穆公尋找天下最好的馬的故事,告訴我們看待事物要獨具慧眼,看其實質(zhì)。
            C.甲文中表明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興,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馬,想當然地認為這不是天下最好的馬。
            (5)有人認為,只要是“千里馬”,才能就會施展出來;也有人認為,千里馬須遇伯樂,方能有機會施展出來。你的看法呢?說說理由。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11.閱讀《賣炭翁》,完成下面小題。
            賣炭翁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1)《賣炭翁》是一首敘事詩。第一節(jié)寫賣炭翁勞苦悲慘的生活。詩人用“
             
            ”兩句,指出老翁辛苦勞作只是為了換取起碼的溫飽。第二節(jié)寫
             
            ,將宦官及其爪牙的飛揚跋扈、頤指氣使、蠻橫無理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2)本詩與李紳的《憫農(nóng)(其一)》都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強烈同情。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說說兩位詩人是如何表達這種情感的。
            憫農(nóng)(其一)唐李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組卷:52引用:2難度:0.5

          四、作文(50分)。

          • 12.寫作。
            ??隨著“導師制”的推行,越來越多的老師已經(jīng)或即將走入同學家中進行家訪。請你針對此事,發(fā)表看法,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1)題目自擬。(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人名校名。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13.作文。
                  題目:那一幕,總是在眼前
                  要求:
                  ①表達真情實感,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②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
                  ③文章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組卷: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