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huì)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八年級(jí)上冊(cè)《第22課 《孟子》三章》2021年同步練習(xí)卷(2)

          發(fā)布:2025/7/3 18:0:12

          一、閱讀

          • 1.文言文閱讀。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yàn)閷④姡娂?xì)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xì)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yíng),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qǐng)以軍禮見。”天子為動(dòng),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呼,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節(jié)選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乙】      贄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園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嘗欲作露臺(tái),召匠計(jì)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產(chǎn)也。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臺(tái)為!”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治霸凌,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南越尉佗自立為帝,召貴佗兄弟,以德懷之,佗遂稱臣。與匈奴結(jié)和親,后而背約入盜,令邊備守,不發(fā)兵深入,恐煩百姓。吳王詐病不朝,賜以幾杖。群臣袁盎等諫說雖切,常假借納用焉。張武等受賄金錢,覺,更加賞賜,以愧其心。專務(wù)以德化民,是以海內(nèi)殷富,興于禮義,斷獄數(shù)百,幾致刑措。嗚呼,仁哉!
            (節(jié)選自《漢書?文帝紀(jì)》)【注釋】①弋綈:黑色粗厚的絲織物。
            (1)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吾 奉 先 帝 宮 室 常 恐 羞 之 何 以 臺(tái) 為
            (2)據(jù)《古漢語詞典》提供的部分義項(xiàng),為文中加點(diǎn)詞選擇恰當(dāng)?shù)慕忉尅?br />其山,不起墳。
             

            A.沿襲
            B.原因
            C.根據(jù)
            D.于是
            (3)翻譯下列畫線句子。
            ①介胄之士不拜,請(qǐng)以軍禮見。
            ②張武等受賄金錢,覺,更加賞賜,以愧其心。
            (4)請(qǐng)結(jié)合【甲】【乙】?jī)晌模治鑫牡鄣男蜗蟆?/h2>

            組卷:369引用:7難度:0.5
          • 2.閱讀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題目。
            【甲】余幼時(shí)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jì)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jiān),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硯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dá)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dá)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qǐng);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qǐng)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節(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yáng)馬生序》)【乙】李光地字晉卿。年四歲,能以炭摹地上燈字影。稍長(zhǎng),力學(xué),有通才。嘗舉家陷賊,挾以邀金,欲殺者屢,終不懼。間即取書讀,賊大奇之。其伯父日燝,募死士襲破賊寨拔以歸。光地少無聲色之好,衣食裁取粗給,經(jīng)年不奏絲竹,門館寂寥,無有私謁。
            (《安溪縣志》)[注]①日燝,李光地伯父的名字,燝,音同“景”。
            (1)解釋加點(diǎn)詞。
            送之
             

            疑質(zhì)理
             

            遇其叱咄
             

            ④賊大
             

            (2)下列加點(diǎn)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俯身傾耳請(qǐng) 其境過清
            B.每假借藏書之家 告之帝,帝感其誠(chéng)
            C.光地少無聲色 豈能為暴漲攜
            D.伯父日燝 真不知馬也
            (3)用“/”給下列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募死士襲破賊寨拔以歸
            (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②經(jīng)年不奏絲竹,門館寂寥,無有私謁。
            (5)從“嗜學(xué)”的角度,宋濂的“嗜學(xué)”程度遠(yuǎn)不如李光地,為什么?

            組卷:58引用:6難度:0.4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甲】富貴不能淫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chéng)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為大丈夫乎?子未學(xué)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dú)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此之謂大丈夫。”
            (1)解釋文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思。
            ①是焉為大丈夫乎
             

            ②以順為
             

            ③威武不能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dú)行其道。
            【乙】      孟子謂宋勾踐曰:“子好游乎?吾語子游:人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dá)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dá)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選自《孟子?盡心上》)【注釋】①宋勾踐:人名,身世不詳。②游:游說。③囂囂:無欲自得的樣子。
            (3)解釋文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思。
            ①人
             

            ②窮則獨(dú)善其身
             

            (4)請(qǐng)用“/”給畫線的句子斷句。
            尊 德 樂 義 則 可 以 囂 囂 矣 故 士 窮 不 失 義 達(dá) 不 離 道
            (5)結(jié)合【甲】【乙】?jī)晌模米约旱脑捀爬献有哪恐械拇笳煞蛴心娜齻€(gè)方面的標(biāo)準(zhǔn)。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4.閱讀文言文語段,完成問題。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yuǎn),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shì)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zhǎng)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選自魏學(xué)咿《核舟記》)【乙】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shī)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shī),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zhǎng)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zhǎng)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選自蘇軾《赤壁賦》)[注]①繆:通“繚”,盤繞。②舳艫:戰(zhàn)船前后相接,這里指戰(zhàn)船。③釃酒:濾酒,這里指斟酒。④匏尊:用葫蘆做成的酒器。匏,葫蘆。尊,同“樽”。⑤蜉蝣:一種朝生暮死的昆蟲。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暫。
            (1)用斜線“/”給下面句子斷句。  (限兩處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2)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①佛印類彌勒/②率妻子邑人來此
            B.①則天地不能以一瞬/②不若孀妻弱子
            C.①明有巧人曰王叔遠(yuǎn)/②未復(fù)有能與其
            D.①舉匏尊以相/②神情與蘇、黃不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罔不因勢(shì)象形,各具情態(tài)。
            ②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③哀吾生之須臾,羨長(zhǎng)江之無窮。
            (4)[甲]文采用
             
            順序?qū)酥鄹鞑糠诌M(jìn)行介紹,表現(xiàn)了作者對(duì)
             
            的贊美之情;[乙]文采用了蘇軾與客人之間的
             
            描寫,表現(xiàn)了蘇軾
             
            的人生態(tài)度。

            組卷:188引用:3難度:0.5
          • 5.閱讀選文《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回答下列各題。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guó)外患者,國(guó)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下面句子中加橫線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項(xiàng)是
             

            A.益其所不能
            B.困于心于慮而后作
            C.入則無法家
            D.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
            (2)下面根據(jù)對(duì)選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選文第一自然段列舉古代賢士的事例,說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經(jīng)歷苦難的磨練。
            B.選文第二自然段先提出中心論點(diǎn),再論述一個(gè)國(guó)家如果沒有內(nèi)憂外患將導(dǎo)致滅亡。
            C.從選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觀因素。
            D.選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靈活,既增添了氣勢(shì),也給人以美感。
            (3)《孟子》中有不少歷代傳誦的名言警句,請(qǐng)從選文之外的篇目中選擇一句作為你的座右銘,并說出理由。

            組卷:19引用:2難度:0.6
          • 6.第一部分 課內(nèi)理解掌握
            (1)閱讀文言文《岳陽(yáng)樓記》選段,回答下列各題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zhǎng)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shí)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斯人,吾誰與歸?
            (1)解釋下列加點(diǎn)詞語
            ①予嘗古仁人之心
            斯人
            (2)翻譯下面的句子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3)下列各組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不物喜 一戰(zhàn)
            B.而或長(zhǎng)煙 鼓作氣
            C.把酒風(fēng) 執(zhí)策而
            D.或異二者之 或以為死,或以
            (4)楊絳先生曾說過“人生最曼妙的風(fēng)景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洞庭湖畔的岳陽(yáng)樓又承載了范仲淹等古仁人怎樣的豁達(dá)胸襟和政治抱負(fù)呢?(請(qǐng)用原文回答)。作為當(dāng)代的中學(xué)生應(yīng)該有怎樣的擔(dān)當(dāng)?

            組卷:160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huì)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qǐng)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gè)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