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5年遼寧省本溪市中考語文二模試卷

          發布:2025/7/3 22:0:13

          一、積累與運用(17分)

          •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組卷:175引用:1難度:0.9
          • 2.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778引用:16難度:0.7
          • 3.閱讀下面的文字,選出對其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語文學習既包括讀寫聽說能力的培養,又包括精神的充實、情感的完善與人格的提升。這里,教科書只是給你們搭建了一種資源,一個平臺。你們不必受此局限,而應盡可能將教科書與社會生活中的語文學習資源整合起來。你們在更廣闊的范圍內運用語文、學習語文、享受語文。這樣,你們的語文水平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組卷:84引用:1難度:0.6
          • 4.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8引用:1難度:0.9
          • 5.閱讀回答問題。
                  A舅舅要跟那個眼睛快瞎了的B搞個惡作劇,他叫9歲侄子把他的頂針在蠟燭上燒熱。薩沙很聽話,拿鑷子夾著頂針燒了起來,燒得快紅了以后,偷偷地放在B手邊,然后就躲了起來。可就在這個時候,C來了,他想幫幫忙,于是坐下來,不緊不慢地戴上了頂針。我聽見叫喊聲跑進廚房時,C正用燙傷了的手指頭撣著耳朵,他一邊蹦噠,一邊吼著:“誰干的?你們這群混蛋!”……A舅舅卻火了,向我母親吼道:“瓦爾瓦拉,小心點你的狗崽子,別讓我把他的腦袋揪下來!”
            (1)以上文段出自
             
            (國籍)作家
             
             
            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另外兩部是
             
             
            ),講述的是
             
            (人名)三歲到十歲期間的童年生活。
            (2)選段中的ABC分別是誰?
            A
             

            B
             

            C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6.古詩文默寫。
            (1)湖上影子,
             
            ,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2)
             
            ,沉鱗競躍。(《答謝中書書》)
            (3)詩以言志,詩以傳情。杜甫青年時期在《望岳》詩中借“
             
             

            抒發雄心壯志;晚年在《春望》中以花鳥擬人,借“
             
             
            ”表達時傷世之情。
            (4)王維《使至塞上》中,運用典故暗指唐軍在前線戰斗屢獲大捷,唐帝國聲威已遠振域外的句子是:“
             
             
            。”

            組卷:804引用:2難度:0.9

          二、古詩文閱讀(17分)

          • 7.使至塞上
            王 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下列對詩作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171引用:3難度:0.8
          • 8.閱讀《馬說》,完成問題。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食之不能其材 水源 山窮水
            B.策之不以其 雖有至 而弛
            C.馬也 亦若則已矣 年年如
            D.食不飽,力不 為外人道也 掛齒
            (2)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選文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連用三個“不”,有什么表達效果?
            (4)選文和鏈接材料都圍繞“人才”表達了不同的看法,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分析。
            【鏈接材料】
                  故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為轅,曲者以為輪,長者以為棟梁,短者以為栱桷。無曲直長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無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無棄材,明主無棄士,不以一惡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機,盡其所有。
            (節選自李世民《審官篇》)【注釋】①栱:立柱和橫梁之間成弓形的承重件。桷:方形的橡子。②瑕:這里指過錯。③割政分機:國家(君王)在國政與機構上設置官職、劃分職責。

            組卷:6引用:1難度:0.5

          三、現代文閱讀(36分)

          • 9.閱讀以下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①中國是一個很早就注重書寫的國家。與印度、伊朗以史詩傳唱、經典傳誦為主要傳播方式不同,中國人更相信書寫下來的文本,并以文本的形式傳播自己的文明。此外,中國還是一個喜歡收藏圖書的國度,舉凡官府、學校、寺廟以及個人,都喜愛收藏,各朝各代都有公私收藏,保存了大量的圖書典籍;而這些公私機構還組織抄書、印書,使得中國的古籍既得到保存,又不斷推陳出新。因此,延至今日,海內外都有大量的中國古籍的留存。
                  ②“保護好古籍,對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甘肅簡牘博物館館長朱建軍表示。
                  ③近幾年各地紛紛開展古籍普查工作,普查范圍逐漸擴大,突破了傳統的圖書館、檔案館系統,拓展到文化博物館等新領域。古籍保護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系統性進展,一大批“大部頭”古籍得到發掘、整理、校勘、刊布,一大批“寶藏”重現光芒。
                  ④數字化可以實現資源共享,讓古籍走進人們的生活。那么“古籍數字化”是什么呢?古籍數字化是以光盤、網絡等電子數據形式保存、傳播古籍文獻的一種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楊秀清表示,在當前新媒體蓬勃發展的背景下,要針對古籍、壁畫等活性文化遺產,積極構建科學的數字化保護利用體系,打造國家古籍資源數據庫。
                  ⑤保護古籍,人才是根本。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館長陳紅彥建議,將古籍保護設立為一級學科,有效整合現階段相關學科資源,為古籍保護事業打造源源不斷的生力軍,讓古籍保護更科學、更規范、更可持續發展。
                  ⑥從整個古籍整理與保護來說,我們除了要對重要典籍進行整理、出版、深度注釋、研究、外譯外,還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使古籍中的精華為大眾所熟知。大型文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引發了古籍新熱潮,古籍保護及推廣實踐活動也越來越多。許多地方積極組織古籍保護培訓班,開展古籍保護與修復主題講座,舉辦古籍修復技藝進校園活動等;各大短視頻平臺也推出大量與古籍相關的視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社交平臺,圍繞古籍展開二次創作。古籍經典正引發新的關注,激蕩著更多青年的靈感。
                  ⑦古籍文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代表著我們中國文字的歷史來源,給予學者參考價值和探索意義。保護和傳承古籍,不僅是對我們中國優秀文化的認可,還是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有的樣貌。
            (整理自《新華每日電訊》等報刊)【材料二】
            “十三五”規劃以來,我國在古籍的普查、修復、數字化等領域做了大量工作,讓古籍在現代煥發生機。下表列舉部分項目及相關成果。
            領域 項目 相關成果
            古籍普查 漢文古籍普查 已普查到的漢文古籍總量為270余萬部,占預計漢文總量的90%以上
            古籍修復 清宮“天祿琳瑯”等國家珍貴古籍重點修復項目 古籍修復總量超過370萬頁
            古籍數字化 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平臺建設 累計發布古籍及特藏數字資源10萬部(件),實現免登錄在線閱覽
            (整理自《光明日報》等報刊)【材料三】

            (1)下面對【材料一】分析有誤一項是
             

            A.本文說明對象是古籍保護,文章介紹了古籍歷史背景、保護和傳播古籍的方式與保護古籍的意義。
            B.文中第④段劃線句子使用了作詮釋的說明方法,對古籍數字化進行解釋說明,明確了其本質特征。
            C.文中第①段加點字“主要”表明除印度、伊朗外還有其他傳播文化的方式,說明語言準確、嚴謹。
            D.本文采用的是邏輯順序,其中文中③至⑥自然段使用并列式的結構進行分條闡述,邏輯清晰縝密。
            (2)下列說法與材料【一】、材料【二】相符的一項是
             

            A.目前普查到的漢文古籍總量為270余萬部,古籍修復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B.專家楊秀清和陳紅彥在古籍普查、數字化、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C.只有將古籍保護設立為一級學科,才能在古籍保護領域取得更多的成果。
            D.各地開展了豐富的古籍保護與推廣實踐活動,加深了人們對古籍的了解。
            (3)相關部門根據材料二所反映的內容,制作一檔古籍宣傳片,如果為該宣傳片選擇一幅海報,【材料三】中最適合的是哪一幅?為什么?

            組卷:36引用:2難度:0.5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①現代足球起源于英國,但足球作為一項運動,其雛形則起源于中國。中國古代有一種類似足球比賽的運動,那就是蹴鞠。
                  ②蹴,躡也,蹋(踏)也。“以足逆蹋曰蹴。”躡、蹋、踏三字都是從上往下踩的意思。逆蹋,相當于從下往上踢、顛。蹴鞠就是踢球,但與現在的足球踢法還有差別,蹴鞠更主要的運動形式其實是顛球,類似于踢毽子,可以一人踢,也可以多人圍成陣形來踢,主要是從下往上踢,不讓球落地。當然也有分成兩隊,以將球踢進球門為勝的對抗賽,類似現代的足球比賽。
                  ③根據《事物紀原》記載,蹴鞠起源于黃帝時代,最初為訓練士兵戰陣而發明。劉向《別錄》曰:“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漢書?藝文志》兵技巧十三家有《蹴鞠》一家二十五篇。可見,蹴鞠最初起源于兵營,大概是士兵在軍訓閑暇之時嬉戲玩耍的一項運動,可以放松身心,也可以訓練團隊合作。最初的球類與皮革相關,也印證了這一點。
                  ④漢唐時蹴鞠已經普遍流行,宋代發展到巔峰,形成了專業的蹴鞠團體,類似于如今的足球俱樂部。到了明清時代,蹴鞠逐漸衰微。因為擔心玩物喪志,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官吏、武士等禁止蹴鞠,明嘉宗也曾下令嚴禁民間踢球。但蹴鞠運動在民間并未禁絕,還是出現了總結性著作。明人著有《蹴鞠圖譜》《蹴鞠譜》,記載了唐宋到元明時期蹴鞠比賽的方法、規則,以及球場、球門的形式、規格。清初,八旗組織基層也流行踢球為戲,但清世祖順治以“本朝平素學習藝業,騎射之暇,旁涉書吏”為由,詔諭“即行嚴禁”踢球。乾隆帝更以聚眾滋事為由,禁止蹴鞠。蹴鞠在兩朝官方禁令下不可避免走向了衰落。
            (摘編自《華西都市報》2022年12月12日)材料二:
                  追溯到1000年前,蹴鞠是宋朝人的國球。在宋朝,東京街頭每天都有“擊丸蹴鞠”的表演,還建有供百姓踢球的場所,還會舉行蹴鞠比賽。宋人非常熱衷于蹴鞠,甚至小孩和女性都可以參與,盛極一時。河北磁州窯有一件“童子蹴鞠圖”甕枕距今大約900年歷史,現藏于河北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一件宋代“蹴鞠紋銅鏡”,從鏡背紋飾可知當時女性也可以蹴球。

            材料三:
                  2023年福州市“菁英杯”青少年足球聯賽在福州東南鐵路公司球場開賽。本次比賽為期6天,參賽年齡段為2011年1月1日以后出生,項目為男子組八人制,同時每隊可報4名女隊員。
                  此次比賽吸引了全市9支球隊、100多名運動員參賽。福州市足球協會負責人介紹,“菁英杯”青少年足球聯賽已成為福州青少年足球體教融合的傳統賽事,每年舉辦“菁英杯”旨在加強社會足球青訓機構和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足球交流,挖掘足球后備人才,推動福州市青少年足球運動發展。
            (摘編自“福建省體育局”官網2023年1月31日)(1)下列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蹴鞠與現在的足球踢法沒有差別,其主要的運動形式是顛球,類似于踢毽子。
            B.明清時期多位皇帝以玩物喪志、聚眾滋事等為由禁止蹴鞠,蹴鞠由此逐漸衰落。
            C.根據《事物紀原》記載,蹴鞠起源于黃帝時代,最初為訓練士兵戰陣而發明。
            D.宋朝的東京街頭經常有“擊丸蹴鞠”的表演,建有踢球的場所,還會舉行蹴鞠比賽。
            (2)作為福州青少年足球體教融合的傳統賽事,每年舉辦“菁英杯”的目的有哪些?
            (3)你所在的學校為動員全體學生積極報名參加“菁英杯”青少年足球文化節活動,校團委準備出一期“足球的起源與發展”宣傳校報。如果要為校報推薦相關資料并配以插圖,你會推薦材料二中的哪一幅?為什么?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11.海子爺與老雪狼
            郭雪波
                  ①漠北。苦寒之地,有一大澤,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天海子西畔一隅,扎著一座地窖子,里邊住著海子爺。
                  ②可以這么說,天海子周邊百里就剩海子爺這么一位兩條腿的活物了。當初大遷徙,兒孫們跪著求他,一塊兒走了吧。海子爺晃腦袋說,不。兒子說,這兒已沒法活人了。海子爺說,我有法活,開春兒我就往海子邊兒撒草籽兒插樹條子。兒子沒轍,留足過冬食物抹著淚一步三回頭地走了。可沒有熬到過年,一場沙塵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漢便挨著天海子挖了一個地窖子穴居起來,就如一只老狼苦守著這片被棄的土地。
                  ③天海子邊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著沙蓬子。海子爺每天經過那都要吹吹口哨。那叢沙蓬子下便有了動靜,若有若無的兩點綠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閃動。海子爺的嘴角呈現出微笑,心說:老伙計,還活著,活著就好。
                  ④如往常一般,海子爺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魚鉤魚線。等著魚兒咬鉤。今天的頭條魚,半個時辰之后才上鉤。海子爺從鉤上取下那條魚往身側土筐里扔,習慣地回頭望了望,想到不遠處蹲著的老雪狼,兀自笑了。每當扔頭條魚時,他都會這樣。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當他把頭條魚扔進身側土筐里,轉瞬,魚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來歪歪扭扭,海子爺很快就追上了。他驚詫了: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對頭”——當年被人們圍剿后逃脫的那只母狼。海子爺還清晰地記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圍剿到天海子邊,公狼為保護它而掉進天海子的那一剎那,它慘烈的嚎叫。想到這,海子爺盯視片刻,揮揮手說,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長尾沖海子爺搖了搖,咬著魚蹣跚而去。海子爺一直目送著它回到天海子邊沙崖下的那個洞穴,他終于相信了母狼一直守著天海子的傳說。
                  ⑥想到這些,海子爺便心生感嘆。在冰天雪地的海子邊,也只有他偏不肯逃離這片故土,還守在這里了。這些年,他們仿佛就成了一對彼此熟悉的伴兒守在這片荒漠。
                  ⑦海子爺每天釣完魚,路過老雪狼的巖洞,總要從筐里揀出一條魚,扔過去。老雪狼待他走遠,便從那叢沙蓬子后走出來,找到那條魚,沖著海子爺的背影嗚嗚嚎兩聲,便轉回穴內。今天也不例外。
                  ⑧當日夜里,北風刮得緊。天海子邊傳來老雪狼的哀嚎。一早醒來,想到老雪狼昨夜的哀嚎,他放心不下要去看看。到了洞口,海子爺依舊吹起口哨,似有似無的綠點過了好久才出現,他松下心來。
                  ⑨他下到天海子的冰面,鑿了兩個冰窟把魚線放下去。可等了半天魚就是不咬鉤,海子爺凍得坐不住了,準備收線回家。突然,魚線哧溜溜往水里竄,海子爺大喊一聲“好大的魚!”他拼命拽住線不松手。大魚拼命地往水下逃竄。他猛地一個趔趄,便被那根魚線倒拽進了冰窟里。海子爺從水下掙扎著冒出頭,攀住冰窟邊沿,攀爬,滑落,他的四肢開始變得僵直、麻木,海子爺有些無望了。突然,他的衣袖被什么緊緊地拽住了,抬頭一看,竟是那只老雪狼。此時,老雪狼一雙昏花模糊的老眼冒出很強的綠光,低著頭,弓著腰身,撅著屁股,拼命拽拉漸漸下沉的海子爺。
                  ⑩“謝謝你,老伙計!”海子爺凍紫的嘴巴張了張。
                  ?唿兒——唿兒。老雪狼的喉嚨里滾動有聲,顯然催促著海子爺趕緊使勁爬。可他麻木的四肢已經不太聽使喚。老雪狼惱怒起來。嗚嗚低吼著,咆哮著,又拉又拽。老雪狼不走,也不松口,只一個姿勢,低著頭,弓著腰身,撅著屁股,拼命拽拉漸漸下沉的海子爺。慢慢地,它的身體變得僵硬,它的尖嘴自咬上海子爺的袖子就沒有松開過,姿勢也沒有改變過。漸漸地,它的身軀連著海子爺一起被凍硬凍僵,紋絲不動了。
                  ?海子爺和老雪狼就成為一對連體的活標本,仿佛是一對冰雕矗立在天海子空曠的冰面上,成為天海子的一部分,守護著這片天和地。
            (1)小說中的“海子爺”是怎樣一個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2)第⑤段插敘海子爺和老雪狼之間的哪些往事?有什么作用?
            (3)文章畫線處兩次描寫老雪狼救海子爺這一細節,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4)有人認為小說的主題是對故土的眷戀和堅守,也有人認為是人與自然和諧的追求。你認同哪一個觀點?請結合這篇小說就此談談你的看法。

            組卷:649引用:11難度:0.1

          四、寫作(50分)

          • 12.作文。
                  傳奇往往起步于平凡。生活不是有驚天動地的情節才叫精彩,在那些普通的時光里,日復一日的努力、堅持、積累,扎扎實實用心走過,每個人都能煉成屬于自己的傳奇。
                  你對上述材料有著怎樣的理解和感悟?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簡單的議論文,表達你的思考。
                  要求:①觀點明確,有理有據。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組卷:5引用:2難度:0.5
          • 13.時光總是那般匆匆,不會在任何人身邊駐足。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節點上,我們要懂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請發揮想象,以“偶遇未來的自己”為題,寫一篇想象類作文。
            要求:①符合文體特征。
            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組卷:4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