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4-2025學年福建省廈門一中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5/7/4 17:0:10

          一、選擇題(共10題,30分)

          • 1.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18引用:2難度:0.6
          • 2.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組卷:32引用:4難度:0.5
          • 3.小雁同學在探究蠟燭及其燃燒的實驗中,做了一個有趣的母子火焰實驗,在燃著蠟燭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導管,在另一端導管口點燃產生“子火焰”,據此實驗,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27引用:4難度:0.7
          • 4.甲烷和水反應可以制備水煤氣(混和氣體),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根據微觀示意圖得出的結論中,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組卷:30引用:6難度:0.9
          • 5.世界上最輕材料“碳海綿”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兩者都是碳單質),具備高彈性和疏松多孔的結構,它對石油有很強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將吸入的石油擠出后仍可恢復原狀.關于“碳海綿”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63引用:4難度:0.7
          • 6.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

            組卷:35引用:1難度:0.8
          • 7.近期日本地震,國內少數不法分子造謠,造成部分居民搶購碘鹽.碘鹽是在食鹽中加入一定的碘酸鉀(KIO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8.下列幾組物質按照單質、氧化物、酸、堿順序排列的是(  )

            組卷:36引用:2難度:0.5
          • 9.質量相等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  )

            組卷:62引用:2難度:0.6
          • 10.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檢驗集氣瓶中O2是否收集滿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
            B 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SO4 滴加適量Ba(OH)2溶液后過濾
            C 鑒別CH4、H2兩種無色氣體 點燃氣體,分別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燥的冷燒杯
            D 鑒別稀鹽酸和蒸餾水 取樣,分別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組卷:33引用: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8題,70分)

          • 11.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水是生命之源。
            (1)生活中采用
             
            的方法,將硬水轉化為軟水。
            (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氣中的水和
             
            ,可有效減緩溫室效應。
            (3)大氣需要監測防治,下列物質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監測項目的有
             
            (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顆粒物
            d.稀有氣體
            (4)正常雨水的pH值為5.6而不是7,原因是
             
            (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請寫出用pH試紙檢測某溶液pH值的方法
             

            組卷:15引用:1難度:0.6
          • 12.如圖是初中化學中的一些實驗,請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

            (1)圖一實驗中,觀察到水中導管口有氣泡產生,松開手后
             
            ,則裝置氣密性良好。
            (2)圖二實驗中,過濾后的濾液仍然渾濁的原因可能是
             

            (3)圖三實驗得到的結論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4)圖四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前后天平不平衡,原因為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13.竹子是“有節、中空、四季常綠”的植物。同學們對竹子中的氣體成分展開了探究,測定其成分。
            收集竹子中的氣體。小華提出:將一節竹子浸沒在水中,在竹子上鉆孔,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小剛提出:可用注射器從竹子中抽取氣體。大家認為兩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為A、B兩組,在相同的條件下,A組采用小華的取氣方法,B組采用小剛的取氣方法,分別完成下面的實驗。
            (一)檢驗氣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氣體和氧氣。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向所取的氣體中加入
             
             
            存在二氧化碳氣體
             
             
            存在氧氣
            (二)測定氧氣含量。
            【查閱資料】紅磷的著火點為240℃,白磷的著火點為40℃。
            【設計實驗】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來測定氧氣含量。

            【進行實驗】按上述兩個方案進行多次實驗。
            【反思與評價】
            (1)實驗中磷的量應為足量,原因是
             

            (2)兩個方案的實驗測定結果不同,測定結果比較準確的是方案
             

            (3)有同學認為,上述試驗中最好不用碳或硫來代替磷。若改用代用可燃物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在選擇可燃物時,你必須考慮到的因素有:①
             
             

            組卷:14引用:2難度:0.3
          • 14.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在逐漸改變和強化著人們的環境意識和環境價值。塑料曾被列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也有缺點,一是塑料以石油為原料制成,用去了大量寶貴的石油資源,二是塑料需要千百年才能降解,降解后會污染土壤,影響地下水質和農作物生長。科學家經過不懈的研究,從飽含淀粉質的玉米中制取乳酸(C3H6O3),再經過聚合反應生產出顆粒狀高分子材料聚乳酸,來替代塑料,被稱為玉米塑料。如圖1玉米塑料制品廢棄后可被環境中的微生物完全分解,成為自然界碳循環的組成部分。

            玉米粒中營養成分含量最多的是淀粉(70%-75%)。玉米淀粉普遍采用的是濕法提取,浸泡是玉米淀粉提取工藝中的核心環節。在50℃時,相同浸泡液中(水、0.5%亞硫酸鈉溶液、0.5%乳酸溶液按8:1:1配比),測定浸泡時間與玉米淀粉提取率的關系如圖2。
            玉米是傳統糧食,現在和將來,玉米塑料將廣泛應用于食品包裝、一次性產品、工程、日用、農業、醫療等領域,它將變成盒子、瓶子和手機等產品,科技是多神奇啊!
            (原文作者陸學中、雨魚等,有刪改)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塑料的一個缺點
             

            (2)玉米塑料制品最終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成的物質是
             

            (3)圖2實驗,浸泡液中的兩種溶質是
             

            (4)玉米塑料在自然環境中循環,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填序號)。
            A.玉米進行光合作用
            B.玉米淀粉制取乳酸
            C.玉米塑料降解或焚燒
            D.從玉米中提取出玉米淀粉
            (5)由圖2得出的結論是
             

            組卷:88引用:2難度:0.6
          • 15.甘油在印刷、化妝品等工業中常用作潤濕劑,也可用來制造醫藥和炸藥.根據甘油的化學式C3H8O3,你能得出哪些信息?(任寫兩條)①
             
            ;②
             

            組卷:3引用:3難度:0.7
          • 16.CO2是空氣中一種重要的氣體,某小組同學對CO2進行如下探究。

            【CO2的制備探究】
            Ⅰ、選擇裝置
            (1)實驗室若要制取并收集較多量CO2,可選擇圖中的
             
            (填字母)裝置。
            Ⅱ、選擇藥品
            小組同學分別取等質量顆粒狀和粉末狀的石灰石樣品與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HCl氣體的水溶液,有揮發性)在圖B中圖1的三頸燒瓶中反應,采集數據如圖2:

            (2)圖B中圖1中三頸燒瓶內發生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是
             

            (3)據圖B中圖2分析,表示粉末狀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的曲線是
             
            (填“a”或“b”)。
            (4)據圖B中圖3分析,影響測定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含量準確性的原因是
             
            (填字母)。
            A.水蒸氣含量增加
            B.稀鹽酸會揮發出的HCl氣體增加
            C.裝置氣密性不好
            Ⅲ、CO2的含量探究
            地窖中因貯存農產品而容易積蓄CO2,根據相關要求,CO2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為18mg/L,某同學用注射器抽取100mL菜窖中的氣體樣品。

            (5)按圖C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氣體推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應:(足量澄清石灰水能對通入其中的CO2氣體完全吸收)
            ①裝置內發生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
             

            ②多孔球泡的作用是
             

            (6)下列說法可能導致測得的CO2含量偏小的是
             
            (填字母)。
            A.緩慢推動注射器活塞
            B.抽取氣體前未將注射器內空氣排凈

            組卷:103引用:1難度:0.4
          • 17.2023年9月23日,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使用液體火炬燃料—“零碳甲醇”,備受矚目,它是CO2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是實現“碳中和”理念的重要途徑(“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總量和減少總量相當)。
            Ⅰ.“碳捕獲”并封存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
            同學們設計了一個簡易CO2捕捉器,其捕捉CO2的流程如圖所示。
            (1)寫出噴霧反應器中發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此方法中采用“噴霧”的優點
             

            (2)流程中CaO與水反應后生成Ca(OH)2可循環利用,但從節能的角度看,存在的不足是
             

            Ⅱ.“碳”的轉化與利用
            轉化一:CH4與CO2在催化劑作用下可得到CO和H2,反應過程如圖所示,在催化劑表面發生的反應可分為以下2步:反應①CH4
            催化劑
            一定條件
            C+H2
            反應②C+CO2
            催化劑
            一定條件
            CO

            (3)反應①屬于基本反應類型的
             
            反應,反應②中生成物CO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
             
            。反應中各物質的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縱坐標(kmol)數值越大表示該物質越多,因此,反應需在
             
            (填“較低”或“較高”)溫度下進行。
            (4)利用液氮的低溫可將CO先液化,從而獲得純凈的氫氣,氫氣先逸出,說明氫氣的沸點比CO的沸點
             
            (填“低”或“高”)。
            轉化二:如圖是我國科研團隊利用催化劑MoS2實現低溫、高效、長壽命催化CO2加氫制甲醇(CH3OH)的工藝。

            (5)寫出利用光和催化劑使水制取氫氣的符號表達式
             
            。該過程的能量轉化形式為太陽能轉換為
             
            能。
            (6)寫出CO2和H2在MoS2催化劑和加熱條件下轉化為甲醇(CH3OH)和水的符號表達式:
             

            組卷:75引用:1難度:0.5
          • 18.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樣品的純度過程中對剩余固體的成分產生了興趣,一開始稱量3g氯酸鉀樣品并加入1g二氧化錳,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得剩余固體的質量及產生氣體的質量,記錄有關數據如下表,(樣品中的雜質不參與化學反應)。
            加熱時間 t1 t2 t3 t4 t5
            剩余固體的質量/g 3.68 3.36 3.04 3.04 m
            產生氣體的質量/g 0.32 0.64 0.96 0.96 n
            試分析計算。
            (1)m的值為
             
            ,n的值為
             

            (2)求最終剩余固體中氯化鉀的質量。

            組卷:78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