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九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7/4 6:0:13
一、積累與運用。
-
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著人的精神世界。有了高尚的精神世界,就能夠產生強大的精神動力,就能夠形成無私無畏的意志品格,就有了堅定的信仰、執著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擁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呢?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終將一無所獲,強guō(①)不舍、隨心所欲終將令人厭煩,忸怩作態、矯揉造作終將難登大雅之堂。唯有多讀書,讀好書,做事情主一無適,與人交往恪守原則,多寬yòu(②)他人,少輕qù(③)弱者,方可修煉自我,提升自我精神品質。
畢淑敏在《精神的三間小屋》中,告訴我們,假如恨比愛多,小屋就凄風苦雨,愁云慘霧,你會精神悲戚壓抑,形銷骨立。如果你想重溫過去的煦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據拼音在①②③處填寫正確的漢字。
①
②
③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
(3)下列句子填入文段橫線處,語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讓一束圣潔的陽光
②銷毀你的精神垃圾
③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
④從天窗灑入
⑤就得凈手焚香,灑掃庭院
A.⑤③①④②
B.②⑤③①④
C.②①④⑤③
D.⑤②③①④組卷:4引用:2難度:0.8 -
2.為了引導同學們對生命的價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學校準備開展以“珍愛生命”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同學們擬訂了以下幾個選題,你認為不適合作為選題的一項是( )A.珍愛生命與保護環境 B.珍愛生命與仿生技術 C.珍愛生命與遠離毒品 D.珍愛生命與見義勇為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3.某校八年級(16)班以“探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古建筑”為主題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活動中有一些問題,請你參與解決。
(1)小敏對古建筑情有獨鐘,是班里有名的“古建筑迷”,但她的媽媽擔心參加主題活動會影響學習。作為小敏的同桌,請你引用下面的諺語,來勸說小敏的媽媽。
諺語:磨刀不誤砍柴工。
(2)班級采風小組準備到王嶺村去探尋清代木塔建筑。請你根據下面的示意圖寫一段話,告訴同學們怎樣從學校前往目的地。(50 字以內)組卷:70引用:4難度:0.8 -
4.請你發揮想象,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擬寫兩句,將段落補充完整。
與一只蝶不期而遇,讓我了悟疼痛的破繭之后是美麗;
與一朵花不期而遇,讓我明白勇敢的綻放之后是絢爛;組卷:290引用:7難度:0.8 -
5.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與作者談話,與書中人物談話,能讓我們感受到力量,感受到溫暖,也感受到友誼。當你和作者或書中的某個人物談話時,你想說什么?請你從下面名著中任選一部作答。(80字左右)
《艾青詩選》《朝花夕拾》《儒林外史》《簡?愛》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6.經典詩文默寫。
(1)
(2)晴川歷歷漢陽樹,
(3)仍憐故鄉水,
(4)幾處早鶯爭暖樹,
(5)馨香盈懷袖,
(6)老驥伏櫪,
(7)
(8)經綸世務者,
(9)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10)青林翠竹,組卷:8引用:1難度:0.8
二、閱讀。
-
7.古代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
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敘事詩,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描寫,揭露了“宮市”的掠奪本質。
B.“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一問一答,將賣炭翁的命運與他所燒所賣的炭緊緊聯系在一起。
C.“宮使驅將惜不得”中的“惜不得”三個字,寫出賣炭翁既無奈、悲憤,內心卻充滿著希望。
D.全詩層次清楚,脈絡分明;筆法簡潔,語言精練,處處顯出詩人的匠心。
(2)詩中多處運用對比手法,試找出兩處并分別分析其作用。組卷:390引用:6難度:0.4 -
8.古詩文閱讀。
與顧章書
吳均??仆①去月②謝病③,還覓薜蘿④。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⑤重⑥幽居,遂葺宇⑦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山谷所資⑧,于斯⑨已辦⑩。仁智之樂,豈徒語哉?!
注釋:①仆:我。②去月:上月。③謝病:因病而自請退職。④還覓薜蘿:意思是正準備隱居。⑤素:向來,一向。⑥重:重視,這里是向往的意思。⑦葺宇:修建屋舍。⑧所資:所需的東西。⑨斯:這。⑩辦:具備。?豈徒語哉:怎么能是是虛言啊。
(1)下列關于本文內容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先敘述,再寫景,在寫景中穿插了敘述,最后抒情,自由靈活。
B.文章主要描繪石門山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歸隱后自得其樂的情趣。
C.文章體現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對回歸官場的渴望。
D.文章的語言很精煉,極有表現力,足見作者遣詞的功底非常深厚。
(2)請從劃線句中找出從聽覺角度描寫的內容。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9.含淚奔跑的少年 在他的記憶里,他從未離開過生養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畢業了,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城的重點中學。在城里,他這個年紀還是個孩子,還要在父母面前撒嬌。然而,他儼然是個大人了,就在他初中畢業的這個暑假里,他嘗到了冷也嘗到了暖。冷暖過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親在他初中畢業后第一個星期,突遭車禍,留下他和母親相依為命。肇事司機也在車禍中死亡,父親的死沒有得到任何賠償。母親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強能夠自理。
起初,他和母親商議著輟學,但母親堅決不同意。為了下學期的學費,為了以后的生活有個著落,母親決定帶他到縣城謀生。
進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樓林立,但這些繁華不屬于他們。沉悶的空氣里彌漫著炙熱的氣流,一陣風襲來,也聞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母親在城市邊緣,租了間鐵皮房,用木板搭了張床,然后找兩塊紅磚架個小鐵鍋,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腳。母親從工廠找到店鋪,從店鋪找到垃圾收購站,可沒有人愿意收留一個瘸子。無奈之下,母親做了個燒烤車,還給他釘了個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們從鐵皮屋 里出來,一個推著車,一個挎著刷鞋箱。趁著昏黃的路燈還沒有熄滅,他們匆匆地趕到市里繁華的公園門口,占個地,擺個攤。等到公園里的最后一撥人散去后,他們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實有一萬個不愿意,可是為了讀書的夢想,他又能夠說些什么呢。
大多數的日子,他就蹲在母親的燒烤車邊給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園里玩耍,他心動了。他知會了母親一聲,便走進了公園深處。偏偏是這一天,城管突然來巡查,公園門口所有的小攤小販一窩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親因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個正著。在和城管的糾纏中,燒烤攤被推倒了,燒得紅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親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讓好心的路人憤怒了,城管見勢不妙,很快怏怏離去。這天夜里,一對苦難的母子推著車,走著回家的路上。閃爍的街燈照在清冷的馬路上,留下一對孤獨的含淚的影子,一長一短地走著,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風景。
勞碌了一天的母親,迷迷糊糊地睡著了,而他卻怎么也睡不著。他看著母親腿上被燒焦的皮膚通紅一片,有些地方還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觸碰了一下,感覺連心的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淚水,從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澀澀的。
時鐘已經指向了夜里11點多,他還是睡不著。為了賺夠學費,他和母親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開支減了又減,實在要買點什么,也是選一些地攤貨。而剛剛,母親連一盒燙傷膏也舍不得買,硬說擦點醬油就好了。這樣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親,他不能再失去母親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藥店跑去。
他跑進藥店的時候,藥店準備關門了。他很快選定了一盒26元的燙傷膏,他把燙傷膏攥緊在手里,就在掏錢的時候,他才發覺自己只是帶來了今天全部的勞務費15元。他站在柜臺前猶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買啊,我們要關門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沒有這么多錢。”他吞吞吐吐。
“明天來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錢,可以嗎?我明天下午一定還。”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媽媽她……”他心底的那點堅強終于崩潰了,淚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親的遭遇說給了店主。
“那,你把藥拿走吧,不夠的錢,算是我資助給你的吧。”店主說,“快些回家吧,不要讓媽媽等急了。”
母親的腿上的傷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縣城讀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學。
當他和母親要離開縣城,打算到省城繼續謀生的時候,他整理好鐵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張藥費單抖落了出來,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寫著--這個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間,我不能只是流淚,我要做一個含淚奔跑的人。
(選自《時文選粹》,略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篇寫到“就在他初中畢業的這個暑假里,他嘗到了冷也嘗到了暖”,這在文中起到了總領全篇的作用。
B.“城管巡查”導致母親腳受傷一情節,在小說中起到了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為后文主人公看到城市的“暖”做了鋪墊。
C.第7自然段中“他”用手觸碰母親被燒焦的皮膚和水泡,感覺連心的痛。這說明他理解了母親生活的艱難,也流露出他深深的自責和對母親麻木、不敢斗爭的痛心。
D.小說中細節描寫十分突出,把這些細節串聯起來,就展現了“少年”艱難成長的歷程,也集中體現了文題“含淚奔跑”的含義。
(2)請品讀文中畫線的環境描寫句,分析其內涵。
沉悶的空氣里彌漫著炙熱的氣流,一陣風襲來,也聞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3)請簡要概括文中母親的性格特點。
(4)文章結尾說“這個世界很冷也很暖”,文中哪些人的言行給少年帶來了溫暖?請結合文章內容選取兩處具體分析。
(5)“這個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間,我不能只是流淚,我要做一個含淚奔跑的人。”寫出你讀此文后的感想。組卷:1152引用:15難度:0.6 -
10.閱讀選文,完成問題。
【材料一】
統一的校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規范學生言行,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絕學生間的攀比。但是,有人坦言,校服式樣往往會引來學生抱怨:“沒有型”“款式太土”《光明日報》微博發起的調查顯示,“不喜歡”的原因中,82.3%的人選擇了“款式設計”,81.3%的人認為“校服并不能體現學校特色”。
每次在街上看到孩子們穿著并不很得體的校服時,全國中小學生校服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學校服研發中心主任潘波總會感慨,社會發展起來了,但校服還沒跟上,有不少校服配色特別“怯”,無法體現學生的蓬勃朝氣;面料也不輕薄、不吸汗;款式肥大,不符裝合青少年人體特點,甚至做工也很粗糙。
一套美觀、適合學生的校服,需要具備哪些要素?從服裝專業的角度,潘波給出了答案:面料、色彩、款式、工藝都是評價校服優劣的重要標準。
【材料二】
盡管一直被質疑,但為什么看起來一無是處的“面口袋”校服沒有被淘汰?其主要原因是,一些能力強、資質優的生產商和面料商并未進入校服制作領域。
記者曾在浙江某小型服裝加工場看到七八個工人正在制作印有昆明某學校字樣的校服。這批訂單共有千余件,包括運動短袖和襯衫套裝。該廠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校服制作的利潤很低,只能以鎖定產,有訂單來了才能做。所以小訂單制作時間相對較長。”
漂亮的校服往往伴隨著高價,英國倫敦、日本東京一些小學生的置裝費折成人民幣要1000元左右,但記者發現,我國多省市校服現價標準不足百元。比如,2017年,南昌市中小學夏裝每套最高不得超過60元,春秋裝每套最高不得超過80元,學校只有獲家長委員訂會許可自主采購時才可突破限價。
“限價令”遵循了均衡原則,照顧到不同家庭的經濟條件差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優質企業的進入意愿。以一套定價80元的夏季校服計算。廠家會把成本控制在50元左右,因為還涉及量體、調換等服務,這50元就要分攤在面料、加工、服務三個環節,其售后質量及服務水平體驗感較差。
【材料三】
雄安新區面向全球征集校服設計方案,要求設計元素有創意,款式色彩體現新時代青少年形象氣質,既要充分考慮體現地域特色,又要兼顧不同校園文化背景。
“符合形象氣質”“考慮地域特色”“體現校園文化”,這些要求可視為對校服標準的解讀。然而很多人認為校服的功能僅僅是用于統一識別,而校服本應承載的禮儀熏陶、喚起審美意識等功能往往被忽視。
北京市中小學校服研發中心設計師周游感覺到,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家長意識到線校服的美育功能,開始向他們這樣的第三方機構尋求幫助,“每接觸到一所學校的設計要求,我們會提前了解學校的歷史沿革、文化特色,凝練出有學校特色的校服設計。
只有我們從理念上把校服定位為改變學生氣質、影響學生行為習慣、改變學校視覺識別效果的服裝。甚至從推動學校文化建設的高度來主動選擇適合學校教育文化特色的校園服飾,中國校服才能真正美起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校服必須從“穿的起”向“穿的安全、舒適、美觀”過渡。
(1)對上面三則材料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統一的校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規范學生言行,還能杜絕學生間的攀比。
B.一無是處的校服沒有被淘汰,是因為一些能力強、資質優的生產商和面料商并未進入校服制作領域。
C.“符合形象氣質”“考慮地域特色”“體現校園文化”,這些要求可視為對校服標準的解讀。
D.隨著時代的發展,校服必須從“穿的起”“穿的安全”“穿的舒適”向“穿的美觀”過度。
(2)某校舉辦“校服T臺秀”活動,其宣傳標語是“校服一青春的符號、流動的名片”獲得了好評。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組卷:10引用:1難度:0.5
三、寫作。
-
1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進入初中,我們在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勞動、美育等課程中汲取知識、涵養德性;我們在形式多樣的興趣小組,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種類繁多的課后服務項目中鍛煉能力、塑造性格……我們度過了快樂而又美好、充實而又有意義的少年時光,我們漸漸長成少年應該有的模樣。
請以“少年的模樣”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中心突出,感情真摯;不得抄襲,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或師生姓名;不少于500字。組卷:7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