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年內蒙古包頭市中考化學終極預測試卷(三)

          發布:2025/7/4 22:0:14

          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材料不屬于合成材料的是(  )

            組卷:32引用:2難度:0.7
          • 2.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組卷:77引用:4難度:0.5
          • 3.類推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類推中錯誤的是(  )

            組卷:14引用:2難度:0.6
          • 4.下列溶液中的離子能大量存在的是(  )

            組卷:421引用:9難度:0.5
          • 5.下列生活中常見的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18引用:3難度:0.8
          • 6.下列溶液顯堿性的是(  )

            組卷:18引用:3難度:0.9

          二、填空題(共6小題,化學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

          • 7.化學來源于生活,并為生活服務。請回答下列問題:
            (1)硬水危害人體健康,生活中軟化硬水的方法是
             

            (2)我們需要清新潔凈的空氣,為減少霧霾的吸入,人們出行經常戴口罩,是因為口罩中的填充物(活性炭)具有
             
            性。
            (3)房屋著火,可用水撲滅,其滅火原理是
             

            (4)交警通過酒精檢測儀顯示的顏色變化,可快速檢測出司機是否酒后駕車,其反應原理為2CrO3(紅色)+3C2H5OH+3H2SO4═Cr2(SO43(綠色)+3CH3CHO+6H2O,CrO3中鉻元素的化合價為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8.研究表明,木糖醇是一種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齲齒,適合糖尿病者食用的優點。如圖是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在牙膏中添加某種元素,也能起到防齲齒的作用,這種元素是
             
            (填元素符號)
            (2)在40℃時,將30g木糖醇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為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此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在60℃時木糖醇和蔗糖的兩飽和溶液,欲使它們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且仍為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寫一種)。
            (3)木糖醇的化學式是C5H12O5,則碳、氫、氧的質量比為
             
            ,15.2g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質量為
             
            。一個木糖醇分子中碳、氫、氧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9.打造低碳、共享、智能、網連一體化的出行新生態,“共享汽車”。
            (1)下列汽車配件及用品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填序號)。

            (2)汽車框架和輪轂制作使用的主要是鋼和鋁合金,它們相對于純金屬的優點有
             
            (填一個即可)。
            (3)汽車電路中的導線大都是銅制的,這是利用了銅的延展性和
             
            性。
            (4)汽車表面噴漆,可以延緩汽車的銹蝕,其防銹原理是
             

            (5)“共享汽車”使用的是“純電動汽車”,不僅減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同時,“共享汽車”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還具有的主要優點是
             

            (6)現有鐵、銅、銀三種金屬,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探究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如下三個實驗。
            Ⅰ.將鐵片浸入稀鹽酸溶液中;
            Ⅱ.將銀片浸入稀鹽酸溶液中;
            Ⅲ.將鐵片插入硫酸銅溶液中。
            ①實驗觀察:實驗Ⅲ的現象是
             
            ;寫出實驗Ⅰ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實驗分析:上述實驗不能完全證明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請你補充一個實驗來達到實驗目的:
             

            ③綜上實驗可知,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組卷:36引用:1難度:0.6
          • 10.通過化學學習,相信你已經初步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知識。在“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的治療上有一個重要環節為“高流氧呼吸”,其本質和“富氧空氣”差不多。化學興趣小組欲混制“富氧空氣”,如圖1是某同學設計的某些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1中儀器a名稱:
             

            (2)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應選擇圖1中的
             
            (填裝置字母)組裝一套制取并收集干燥氧氣的裝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其基本反應類型為
             
            ;二氧化錳的作用是
             

            (3)現準備收集一瓶氧氣供鐵絲燃燒的實驗使用,最好選擇
             
            (填裝置序號)裝置收集氧氣便于直接做這個實驗,在收集氧氣時,應當等到
             
            時再開始收集氣體。若將鐵絲改為少量木炭進行實驗,木炭燃燒現象
             
            ,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蕩,變渾濁發生的反應方程式為
             

            (4)如圖2為改進收集裝置:實驗室若用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那么二氧化碳氣體從
             
            端進入(填“a”或“b”),檢驗集滿的方法是
             

            (5)如圖3,用純氮氣和上述實驗制取的氧氣,混制一瓶(集氣瓶容積為250mL)氧氣體積分數為40%的“富氧空氣”,氣體應從圖3裝置中的
             
            (選“c”或“d”)管通入,若先通入氮氣排出120mL水,再通入氧氣排出
             
            mL水。(集氣瓶中水可以不全部排出)
            (6)為測定高錳酸鉀分解生成氧氣的體積,應選用如圖4中裝置
             
            (填編號“甲”“乙”或“丙”)進行測量。

            組卷:29引用:4難度:0.6
          • 11.如圖是用粗硅(含不溶于水的CaCO3遇到稀鹽酸后形成液體,但硅不溶于水和稀鹽酸)制備高純硅的一種簡易流程:

            (1)粗硅屬于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SiCl4中硅的化合價為
             

            (2)操作①的名稱是
             
            ,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反應②的符號表達式是
             
            。其基本反應類型是
             

            (4)上述生產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

            組卷:42引用:1難度:0.5
          • 12.微粒的性質再探究。
            【鏈接教材】教材采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1)儀器a的名稱是
             

            (2)實驗1的現象說明
             

            (3)實驗2的現象是
             

            (4)實驗得出的主要結論是
             

            【實驗探究】同學們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棉線事先用酚酞試液浸泡并干燥,棉花上蘸取了某種試液能吸收少量氨氣)。一段時間后,干棉線沒有明顯變化,濕棉線fe段逐漸變紅,fg段變色不明顯。

            (5)實驗中能夠使酚酞變紅的微粒是
             

            A.氨氣分子
            B.水分子
            C.氨氣與水反應后的微粒
            D.以上都是
            (6)濕棉線fe段和fg段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7)若要應用該裝置探究“溫度對微粒運動的影響”,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組卷:55引用:1難度:0.5

          三、計算題(共1小題,共7分)

          • 13.在實驗室加熱32.5g二氧化錳和氯酸鉀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氧氣時,剩余固體物質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請解答: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文字表達式)為
             

            (2)完全反應后,剩余的固體物質是
             

            (3)完全反應時,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

            組卷:34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