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江西科技學院附屬中學九年級(上)段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5/7/5 2:0: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5題每題1分,6--10題每題2分,共15分)

          • 1.超氧化鉀(KO2)常備于急救器和消防隊員背包中,能迅速與水反應放出氧氣:2KO2+2H2O═2KOH+X+O2↑,關于此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900引用:43難度:0.5
          • 2.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
            序號 物質 雜質 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過灼熱的Fe2O3粉末
            B Cu CuO 加入過量的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C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適量的Ba(NO32溶液,過濾
            D Na2SO4溶液 Na2CO3 加入過量稀硫酸

            組卷:12引用:2難度:0.5
          • 3.如圖設計的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組卷:150引用:11難度:0.5
          •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0引用:0難度:0.8
          • 5.氫氣、木炭和一氧化碳相似的化學性質是(  )

            組卷:66引用:6難度:0.9
          • 6.裝運汽油或乙醇的運輸車上,所貼的危險化學品標志為(  )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7.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和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組卷:13引用:2難度:0.8
          • 8.下列有關滅火方法錯誤的是(  )

            組卷:8引用:6難度:0.7
          • 9.下列反應方程式符合題意且書寫正確的是(  )

            組卷:143引用:7難度:0.6
          • 10.常考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B C D
                   
            利用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 用等質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分別制取氧氣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錳固體中加入一定量的過氧化氫溶液

            組卷:143引用:3難度:0.6

          二、選擇填充題(本大題包括3小題,先在A、B、C中選擇一個正確選項,然后在D處補充一個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2分,其中選擇1分,填充1分共6分)

          • 11.下列物質用途與性質對應關系合理的是
             

            A.金剛石用于裁玻璃--硬度大
            B.一氧化碳用于冶煉金屬--可燃性
            C.二氧化碳用于滅火--能與水反應
            D.活性炭用于凈水--
             

            組卷:26引用:5難度:0.7
          • 12.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報》報道“我國科學家實現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過程中的一個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不變
            B.反應前后共有2種氧化物
            C.丙物質由8個原子構成
            D.反應中甲和丁的分子個數比是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13.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銅具有導電性-做炊具
            B.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用于滅火
            C.氧氣能支持燃燒-用作燃料
            D.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
             

            組卷:12引用:4難度:0.7

          三、填空與說明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23分)

          • 14.碳的家族碳家族是化學世界中最龐大的家族,碳單質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碳單質中的金剛石、石墨、C60(如圖1)是我們常見的幾位成員。金剛石是目前在地球上天然物質里最堅硬的物質。石墨質軟、能導電、導熱。C60分子形似足球,很穩定,C60的發現使人類了解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它的獨特結構決定了它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有可能廣泛應用于超導、催化、材料醫學及生物等領域。

            碳在“常溫”下具有穩定性,不易反應,故古代名畫能保存到現代,書寫檔案要用碳素墨水。但在一定的條件下,碳能和許多種物質發生反應,這些含碳的物質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沒有它們,生命不可能存在。
            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排放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逐漸增多,導致了溫室效應加劇。“低碳出行”、“低碳經濟”已經成為我國新時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經濟戰略之一,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
            總之,碳是自然界中一種神奇而不可或缺的元素,相信未來人們還會對碳有新的認識。
            綜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碳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因此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相對穩定。
            (2)金剛石和石墨的化學性質相似,而物理性質差異很大的原因是
             

            (3)“低碳經濟”的核心是節能減排,從如圖2中可以看出:

            I.導致空氣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因素有
             
            (填寫 數字序號)。
            II.通過⑤海水溶解消耗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反應。
            Ⅲ.作為一名中學生,請你舉出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節能減排”的做法:
             

            組卷:30引用:2難度:0.6
          • 15.實驗室中,利用下列裝置可以制取某些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③
             

            (2)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CO2,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填代號,下同)
             
            ,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反應方程式為
             

            (3)通過查閱資料得知:①氨氣(NH3)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其水溶液稱為氨水;②氨氣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水和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化學中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她應選擇的反應發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是
             
            (填代號);請寫出氨氣和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16.室溫時,進行如下實驗:
            ①在盛有3mL蒸餾水的試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
            ②在盛有3mL稀鹽酸的試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
            ③在盛有3mL蒸餾水的試管中通入二氧化碳達到飽和,再滴入5滴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
            (1)將實驗③所得溶液加熱至沸騰一段時間后,溶液變為
             
            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②、③共有的現象是
             
            ,說明
             

            (3)實驗①的作用是
             

            (4)實驗①、②和③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滴數相同的目的是
             

            組卷:113引用:10難度:0.3
          • 17.探究學習小組以含有CaCl2、MgCl2的鹵水和貝殼(主要成分為CaCO3)為主要原料在實驗室制備無水CaCl2,流程如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2)寫出鹵水中除去MgCl2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操作Ⅱ酸化時應選擇的酸是
             
            (填寫試劑名稱)。
            (4)上述反應中未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填寫字母)。
            a.復分解反應
            b.置換反應
            c.化合反應
            d.分解反應
            (5)回收的CO2在紫外線照射和催化劑作用下能與水蒸氣反應,生成甲烷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四、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16分)

          • 18.請回答下列問題。
            Ⅰ.掌握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是初中生必備的實驗技能。如圖是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為
             

            (2)實驗室制取氧氣,可選擇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
             
            (寫一種組合),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用裝置D收集二氧化碳時,其驗滿的方法是
             

            Ⅱ.如圖所示為某興趣小組探究可燃物燃燒條件的實驗:①向裝置內依次加入白磷和80℃的水,此時白磷不燃燒;②通入氧氣,白磷劇烈燃燒,氣球脹大。

            (4)②中白磷劇烈燃燒時,容器內氣體壓強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氣壓強。
            (5)對比①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
             

            (6)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組卷:17引用:2難度:0.5
          • 19.茶垢清潔劑可以輕松除茶垢。在茶垢清潔劑中加水,會產生大量氣泡。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茶垢清潔劑的除垢原理、使用方法等進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問題】茶垢清潔劑遇水產生的氣體是什么?
            【查閱資料】茶垢清潔劑的主要成分為過碳酸鈉(Na2CO4);NaOH溶液可以吸收CO2

            【猜想假設】同學們對該氣體的成分提出了三種猜想。
            猜想1:只有O2
            猜想2:只有
             

            猜想3:既有O2又有CO2
            【實驗驗證】按如圖裝置對猜想進行實驗:
            操作 現象 結論
            向A中加入熱水,將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B、C,再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D中 觀察到B中石灰水無現象,D中木條復燃 猜想1正確
            【對比實驗】興趣小組同學改用冷水重復上述實驗,觀察到錐形瓶中有小氣泡緩慢放出,帶火星的木條沒有復燃。
            【交流討論】老師提示:過碳酸鈉與水反應生成碳酸鈉(Na2CO3)和過氧化氫,因過氧化氫不穩定會產生具有強氧化性的活性氧,使茶垢分解、剝離、脫落;使用時加入溫度稍高的水,效果更好。
            (1)根據過碳酸鈉的性質,保存茶垢清潔劑應注意
             

            (2)寫出過碳酸鈉與水反應生成碳酸鈉(Na2CO3)和過氧化氫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
             
            (只要寫一種)。
            (3)使用冷水時木條沒有復燃的原因可能是
             
            ,導致產生的氧氣濃度低。
            【拓展實驗】由上述實驗同學們發現物質燃燒需要氧氣達到一定的濃度。為了研究這個問題,同學們借助數字傳感器進行實驗,裝置如圖1。先點燃足量紅磷,氧氣濃度變化如圖2曲線ab,等紅磷熄滅后點燃足量白磷,氧氣濃度變化如曲線bc。

            寫出白磷和氧氣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
             
            (只要寫一種)。
            【實驗反思】
            采用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結果會偏小的原因為
             

            【數據處理】
            (1)過碳酸鈉(Na2CO4)中鈉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2)12.2g過碳酸鈉(Na2CO4)中鈉元素的質量為多少?(請寫出計算過程)

            組卷:23引用:1難度:0.5

          五、綜合計算題(本大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 20.有一份鐵粉與銅粉混合物的樣品,為了解其組成,某同學取20g樣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待反應完全后過濾,稱得不溶物的質量為6g。試計算:Zn-65  Cu-64  H-1  S-32  O-16
            ①金屬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
            ②產生氫氣的質量。

            組卷:32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