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六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5/7/4 18:0:14

          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共18分)

          • 1.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閱讀,是一種學習。讀《濟南的冬天》,我領略了濟南冬天水的(dèng)清和碧藍;讀《雨的四季》,我感受夏天雨的熱烈和粗(kuàng);讀《秋天的懷念》,我明白了不要只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這樣往往會忽略親人因你而①憔瘁的面龐;讀《散步》,我懂得了咄咄(duó)逼人并不可取,解決②分岐的最佳方式是諒解;讀《金色花》,我認識到對母親的愛不分國界,不分形態,它③取訣于你的內心;讀《再塑生命》,我體悟到當海倫和莎莉文老師為“杯”和“水”爭(zhí)不下時,老師的教育智慧。
                  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啟迪智慧的鑰匙,閱讀是_____。閱讀讓我們靜下心來聽大師和名人傳道授業;閱讀讓我們找尋到人生的方向;閱讀讓我們提升素養、了解世界、增長知識。所以,不要④吝嗇時間,把它花在美好的閱讀上吧!
            (1)文中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dèng) 清
            B.粗(kuàng)
            C.咄咄(duó)逼人
            D.爭(zhí)
            (2)下列詞語書寫正確的一項是
             

            A.①憔瘁
            B.②分岐
            C.③取訣
            D.④吝嗇
            (3)對文中劃波浪線句子的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閱讀讓我們提升素養、增長知識、了解世界。
            B.閱讀讓我們了解世界、增長知識、提升素養。
            C.閱讀讓我們增長知識、提升素養、了解世界。
            D.閱讀讓我們增長知識、了解世界、提升素養。
            (4)仿照下面句式,在橫線處填上恰當的句子。
            “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啟迪智慧的鑰匙,閱讀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2.下面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與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項是(  )

            組卷:510引用:8難度:0.9
          • 3.請選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  )
            ①在現代社會,誠信是公民的第二張身份證
            ②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經商之魂、為政之要
            ③無論古今,誠信應該成為個人必有的精神品質
            ④人無信不立。“信”,即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
            ⑤誠實做人,講求信用,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開始做起。

            組卷:676引用:14難度:0.8
          • 4.下列關于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內容的表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24引用:1難度:0.8

          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共27分)

          • 5.詩句默寫填空。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2)煙銷日出不見人,
             

            (3)在古代文人眼中,蓮花高潔質樸,“
             
             
            ”;(周敦頤《愛蓮說》)梅花堅貞無私,“
             
             
            ”(陸游《卜算子詠梅》)。
            (4)2015年,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實質推進,沿線許多國家和地區積極參與,呈現出“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景象;展望藍圖,我們信心滿懷,豪情萬丈,正如詩云“
             
             
            ”(李白《行路難》)。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6.使至塞上
            王 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下列對詩作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171引用:3難度:0.8
          • 7.古代詩文閱讀。
            新城游北山記??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漸深,草木泉石漸幽。稍西,一峰高絕,有蹊介然,僅可步。如四五里,乃聞雞聲。有僧布袍躡履來迎,與之語,愕而顧,如麋鹿不可接。頂有屋數十間,曲折依崖壁為欄楯,如蝸鼠繚繞,乃得出。既坐,山風颯然而至,堂殿鈴鐸皆鳴。二三子相顧而驚,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時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視星斗,皆光大,如適在人上。窗間竹數十竿,相摩戛,聲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遲明,皆去。
            ??既還家數日,猶恍惚若有遇,因追記之。后不復到,然往往想見其事也。
            (選自《古文鑒賞辭典》,有刪改)【注】①介然:界限分明的樣子。②楯(shǔn):欄桿的橫木。③繚繞:迂回,回環。④摩戛:摩擦。⑤切切:_______。
            (1)根據選文內容,下列選項中作為注釋⑤的解釋最恰當的一項是
             

            A.響亮的
            B.清脆的
            D.舒緩的
            D.急促的
            (2)身處深山,大家驚慌相視的原因是什么?請從文中摘錄表明其原因的句子。
            (3)側面描寫是文學創作中常用的表現手法。請結合文本,分析文中一處側面描寫的表達效果。

            組卷:16引用:3難度:0.5

          三、現代文閱讀(共35分)

          • 8.閱讀《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們一共六十幾位作家,……許多人走過去和他握手。”回答問題。
            (1)六十幾位作家在一起討論,作者為什么只記了三四個人的發言。
            (2)安格爾的詩“黑色在這兒也太明亮了……”,其具體含義是什么?
            (3)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發言,態度有什么不同?
            (4)“許多人走過去和他握手。”這表明了什么?(“他”是指西德作家明赫白)
            (5)從這段文字看,它給我們什么啟示?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9.說明文閱讀
            海洋是未來的糧倉
                  ①人口劇增,資源短缺,這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顯然,能否妥善地解決這一問題,直接關系到人類未來的生死存亡。
                  ②資源短缺的表現之一,是可耕土地資源不足,糧食生產的增長趕不上人口的增長。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許多人紛紛發出警告:地球將無法養活超過100億的人口。然而,一些樂觀的人士反對這種危言聳聽的說法。他們認為,雖然陸地上可耕地的開發已近極限,但地球上還有廣闊的海洋可供開發,大海完全有可能成為人類未來的糧倉。
                  ③當然,海洋所能提供給我們的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糧食--大米、小麥和玉米等,而是廣義的糧食--其他的能夠滿足人類營養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學家指出:僅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長的海藻,每年的生長量就已相當于目前世界小麥年產量的15倍。如果把這些藻類加工成食品,就可以為人類提供足夠的蛋白質。
                  ④其實,把藻類作為食品,我們并不陌生。僅以我國沿海來說,人們比較熟悉的可食用藻類就有:褐藻類的海帶、裙帶菜、羊棲菜、馬尾藻;紅藻類的紫菜、鷓鴣菜、石花菜;綠藻類的石莼、滸苔等。它們在人工的精心養殖下,產量正在不斷增加。其中僅海帶一種,目前年產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狀態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見增產潛力是多么巨大!在國外,人們還培育出一種藻類新品種,據說在1公頃水面上生產的這種藻類,經加工后可獲得20噸蛋白質、多種維生素以及人體所需的礦物質。這相當于陸地上耕種40公頃土地生產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類營養物。
                  ⑤除海藻類,海洋中還有豐富的肉眼看不見的浮游生物。有人作過計算,若能把它們捕撈出來,加工成食品,足可滿足300億人的需要。當然,前提是,不破壞生態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眾多的魚蝦,則更是人們熟悉的食物。盡管近海的魚蝦捕撈已近極限,但我們還可以開辟遠洋漁場,發展深海漁業。例如南極的鱗蝦,每年的產量可高達50億噸,我們只要捕獲其中的1億-1.5億噸,就比當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魚量多出1倍以上。何況,在深海和遠洋中還有許許多多尚未被我們充分開發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潛力是不言而喻的。綜上所述,說大海是人類未來的糧倉,一點兒也不夸張。
            (1)第①段中加點的詞“之一”能否去掉?為什么?
            (2)第②段中提到了“資源短缺的表現之一,是可耕土地資源不足”,其實,“資源短缺”的表現還有很多,作者為什么沒有具體加以說明?
            (3)第⑥段中劃線部分運用了
             
             
             
            的說明方法,形象說明了
             

            (4)本文是從哪幾方面來說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為人類未來的糧倉”的?
            (5)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去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海洋存亡,匹夫有責”的理解。

            組卷:18引用:5難度:0.5

          四、名著閱讀(共10分)

          • 10.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36引用:5難度:0.7
          • 11.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問題。
            【甲】那寶玉本就懶與士大夫諸男人接談,又最厭峨冠禮服賀吊往還等事,今日得了這句話,越發得了意,不但將親戚朋友一概杜絕了,而且連家庭中晨昏定省一發都隨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園中游臥,不過每日一清早到賈母王夫人處走走就回來了,卻每每甘心為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閑消日月。
            【乙】寶玉道:“也不用擺,咱們且作詩。把那大團圓桌就放在當中,酒菜都放著。也不必拘定坐位,有愛吃的大家去吃,散坐豈不便宜。”寶釵道:“這話極是。”湘云道:“雖如此說,還有別人。”因又命另擺一桌,揀了熱螃蟹來,請襲人、紫鵑、司棋、待書、入畫、鶯兒、翠墨等一處共坐。山坡桂樹底下鋪下兩條花氈,命答應的婆子并小丫頭等也都坐了,只管隨意吃喝,等使喚再來。湘云便取了詩題,用針綰在墻上。眾人看了,都說:“新奇固新奇,只怕作不出來。”湘云又把不限韻的原故說了一番。寶玉道:“這才是正理,我也最不喜限韻。”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2年版)(1)以上兩則選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清代明代小說家
             
            (人名)。
            (2)請寫出【乙】文中加點“這話”指代的具體內容。
            (3)【甲】【乙】兩文共同體現了寶玉怎樣的性格特點?

            組卷:75引用:3難度:0.4

          五、寫作(共60分)

          • 1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作。
                  父母、老師那暖暖的愛,朋友、同學那默默的關懷,一本好書給予我們的感動,一片落葉帶給我們的情思……都留在了我們的心中,滋養著我們的生命。
                  請以“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
            (1)請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詞語,如“感動”“溫暖”“詩意”等;
            (2)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融入情感,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3)書寫工整,不少于600字;
            (4)不得抄襲、套作;不得出現真實姓名或校名。

            組卷:93引用:9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