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九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7/5 5:0:13

          一、基礎知識與運用(21分)

          • 1.選出對下列句子順序的排列正確的一項( ?。?br />①此外,墨還是一味重要的中藥。
            ②自宋代以來,名墨逐漸成為文人案頭的賞玩之物。
            ③墨除了有使用功能外,還有賞玩、收藏等功能。
            ④3000年前中國人已經開始使用墨。
            ⑤到了明朝晚期更加盛行成組成套出現的墨品,它不以實用為目的,注重形式多樣,圖案新穎。

            組卷:181引用:11難度:0.7
          • 2.下列文學文化常識有錯的一項是( ?。?/h2>

            組卷:319引用:4難度:0.9
          • 3.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68引用:3難度:0.7
          • 4.下列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306引用:3難度:0.8
          • 5.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h2>

            組卷:2難度:0.5
          • 6.登亭臺樓閣,觀湖光山色,可以讓人感受自然之美,體會憂樂情懷。課堂上,九年級(1)班的同學圍繞主題“縱情山水,游目騁懷”進行了佳句競答活動。請把下面空缺處的古詩文原句寫在橫線上。
            主持人:文人墨客筆下描繪著世間萬千之景。
            小宇:“
             
             
            ”,這是劉長卿經過賈誼故宅時看到的蕭條之景。
            小文:“
             
            ,邊秋一雁聲”,這是杜甫筆下的荒涼不堪之景。
            小美:“
             
            ,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雪后的西湖風光不凡。
            小欣:“山舞銀蛇,
             
             
            ”,白雪覆蓋的蒼茫大地,壯美浪漫。
            主持人:文人墨客筆下流露著心中無限情思。
            小德:“
             
            ,直掛云帆濟滄?!?,李白相信自己終將實現遠大理想。
            小智:“但愿人長久,
             
            ”,蘇軾為遠方的親人送上了美好祝福。
            小慧:“江山如此多嬌,
             
            ”,“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盡顯一代偉人胸中豪情。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7.文段:
                  忽然,他的胳膊使勁地一伸,魚叉投了出去。我聽到魚叉發出響亮的聲音,像是碰上了堅硬的軀殼。對面的電光突然熄滅,兩團巨大的水猛撲到戰 艦甲板上來,像急流一般從船頭沖至船尾,沖倒船上的人,打斷了護墻桅的繩索。接著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沒來得及站穩,從船欄桿被拋擲到海中去了。
            (1)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人名)
             
            。
            (2)“我沒來得及站穩,從船欄桿被拋擲到海中去了。”后來又發生了什么?請簡要概述。

            組卷:0引用:1難度:0.5

          二、綜合性學習(7分)

          • 8.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三、古詩文閱讀(16分)

          • 9.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小題。
            竹里館
            唐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蘇軾曾評價王維的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請你展開想象,用語言描繪一下這首詩所展現的畫面。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10.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本文作者
             
             
            (朝代)哲學家。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可愛者甚 
             

            ②香遠
             

            ③不不枝 
             

            ④陶后有聞
             

            (3)文章題目是“愛蓮說”,為何還寫“菊”和“牡丹”?
            (4)閱讀本文,許多同學喜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因為這兩句寫出了蓮的高潔、質樸,比喻君子既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許。你還喜歡本文中描寫蓮的哪些語句?為什么?
            (5)怎樣理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組卷:180引用:3難度:0.5

          四、現代文閱讀(26分)

          • 11.閱讀下面的文本,完成問題。
            文本一
            習慣沒有“金句”的閱讀      ①常有朋友跟我說,說某書是經典,可讀后往往大失所望,讀了大半天都讀不到值得畫線和摘抄、能啟發思考的“金句”?;蛘呤且驗榭戳四硞€“金句”被一本書吸引,可買來讀后發現,書中的“金句”太少,感覺自己被忽悠了。我知道,不少人都熱愛這種“金句驅動式”的閱讀,其實這種功利式閱讀,不是能汲取知識營養的好方法。
                  ②“金句”往往是一長段材料鋪墊和扎實論證后的“飛躍性概括”。不在知識的整體面貌中去理解一句話,那種“金句”是無法真正“致知”的。我一直覺得,“金句”不僅是作者辛苦論證的一個結果,也是某種靈光一閃,是讀者沉浸到一本書中,輾轉反側、辛苦跋涉后豁然開朗的一種閱讀報償。也就是說,“金句”不只是作者的產品,更有讀者的參與。進入作者的理論構境,讀通了、讀透了,讀到了作者的深層意思,讀懂了邏輯關聯,讀到了與現實對應的思想,理解了自己長久以來的某個困惑,“金句”就出現了。
                  ③一個真正沉淀到自己知識體系中的“金句”,必然在對話中包含著自己的某種思考。讀書必須先內化,讀進去,才能得到滋養,而不是“直腸式吸收”。讀了,作為答案,立刻去現炒現賣,那只是假牙。而由深入讀書和思考獲得的知識,就如我們天生的牙齒:只有它們才屬于我們。
                  ④閱讀是一種對話和生成,需要沉浸其中,“金句”是對沉浸式閱讀的一種思想犒賞,而不是可以單獨抽出來的“精華”。那種抽出來的精華,往往只是一種營銷策略。
                  ⑤我也不喜歡那種“尋找標準答案”式的讀書,如果把書的內容當成“可以抄的答案”,那還是應試思維,沒有什么營養。好書在于能引發思考,在于那個論證過程帶來的思想激蕩——挑戰了某種常識,啟發了某種思想,帶來了某種智識。
                  ⑥是的,越是好書,你越是無法從中得到“標準答案”,反而會產生越多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幫你擺脫“無知的確定性”,挑戰大部分應試教育潛藏于你思維中的“天經地義”和“不證自明”,讓你在經歷“多元的混亂性”之后,走向批判性思維的境界。
                  ⑦何兆武先生在《上學記》中說:“讀書不一定非要有個目的,最好是沒有任何目的,讀書本身就是目的。”讀書絕不是功利的、速成的、熱鬧的、立竿見影的,但我也覺得,讀書絕不會辜負你,享受了過程,沉淀了思考,你總會在某個時候、某個地方得到滋養。
            (選自《時代郵刊》2022年第6期,作者曹林)文本二
            閱讀的重量      如今,網絡閱讀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的閱讀行為也隨之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眼睛在網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漸替代以往細嚼慢咽式的傳統閱讀。新媒介使昔日“紙面”凝聚的諸多藝術的神性,不斷被“界面”的感覺顛覆和碾軋。
                  然而,我覺得用“符碼”代替對“物質”的閱讀,損失的可能是時間的縱深和歷史的厚重。人在獲得大面積爆炸性信息的同時,也會有某種難言的失重感。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閱讀其實是一種有重量的精神運動。
                  20世紀70年代初,我還是一個少年,偷偷讀到一本書,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記得扉頁上的題記是這樣兩句話:“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淹沒罷了;真正的英雄絕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向卑下的情操屈服罷了?!边@兩句話使我深深感動,讓我生出想要為這個世界做點兒什么的沖動。我初次領略到閱讀的重量,它給了我身心的沉穩感和力氣。
                  我的一位親人,在同樣的時代背景下,在從城市下放到鄉村勞動之余,倚靠在田野中的草垛上通讀了《資本論》和《列寧全集》。我問他當時為什么讀這些書,他只說是因為喜歡。
                  今天想來,類似的閱讀實在是一種無功利心的自發性之舉,因其自發性,所以也沒有預設的閱讀期待,那不期而遇的閱讀收獲便格外寶貴和難忘。難忘的還有一種沉入心底的重量,這重量打擊你,既甜蜜又酣暢。
            (選自人民文學出版社《鐵凝散文》)(1)下面對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第③段使用了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論述生動形象,鮮明易懂。
            B.文本一認為“金句”是讀者沉浸閱讀過程中的閱讀報償,而不是作者的論證。
            C.文本二針對網絡閱讀盛行的現象,提出“閱讀是有重量的精神運動”的觀點。
            D.兩個文本都論及閱讀,論述的側重點不同,但都強調了閱讀不能有功利心。
            (2)文本一前④段是如何逐層論述“‘金句’是對沉浸式閱讀的一種思想犒賞,而不是可以單獨抽出來的‘精華’”這一觀點的。
            (3)我們有做筆記摘抄“金句”的習慣,曹林卻主張“習慣沒有‘金句’的閱讀”。請結合兩個文本,談談我們該如何閱讀。

            組卷:19引用:4難度:0.5
          •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冬日壺口      (1)①呵,冬日壺口,別有一番綺麗景!
                  (2)呼嘯的北風,裹著黃土細沙,不停地刮蝕著河岸兩邊險峻的懸崖峭壁,也在不厭其煩地為人義務妝扮各式各樣的奇特發型?;颐擅傻奶炜?,幾只蒼鷹盤旋,似乎在變換著不同視角觀賞眼下的奇景。
                  (3)黃河一改夏日的恣肆狂放,沒有了“千里黃河一壺收”的雄偉壯觀,“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放眼望去,北國風光,一片銀裝玉砌的冰雪世界。②仿佛置身于冰凍的南極,不!是把壺口黃河運到了南極吧?
                  (4)冬日壺口,冰與雪成為世界的主宰。③你瞧,那冰由微不足道變成了河床的至尊。十里龍糟完全被厚重的堅冰覆蓋,且不斷地生長、凸起而發生龜裂。宛如一條周身布滿鱗片、吃飽喝足的巨龍橫臥在峽谷中央,等待春天的召喚。那龍槽較為狹窄,上游下來的冰凌便在這里積聚,壺口下游約50米處形成了冰橋。半月形的冰橋,最厚處4米左右,最薄處約有2米。
                  (5)導游說,每逢農歷小雪、大雪時節,上游漂流下來的大小冰塊,落入壺口低四處,日日堆積,冰峰凍結,冰橋天然合成,人履冰橋,如走坦途,人稱“壺口叉橋”。
                  (6)看!洶涌奔流的黃河之水,青中泛黃,如美酒,似碧玉,伴著呼嘯的寒風吹起的樂曲,攜著大大小小的冰凌,義無反顧地撲向壺底,鉆進龍槽下被冰雪覆蓋得嚴嚴實實的暗洞里,發出一陣陣轟鳴聲。壺口下游的河道好似完全斷流了,但仔細觀察發現,龍槽尾部經過冰洞洗禮的黃河水,像是脫韁之野馬,呼嘯著一滴而出,向著遠方奔流而去。
                  (7)壺口上游來水雖不多,但瀑流依然比較壯觀、奔涌的河水猶如野馬之套韁,極力掙扎,狂暴嘶鳴,跌入壺口,仿佛使出渾身解數,萬釣之力驟然化為轟然的傾瀉,飛濺出千朵萬朵雪浪花,還有絲絲縷縷的霧氣。
                  (8)河岸兩側是大小不一的冰雕藝術品,微弱的陽光映在上面,就像一塊塊晶瑩透亮的美玉,泛著美妙神奇的光芒,再看河床內壁,冰簾垂掛無數,精致有序,分外誘人。
                  (9)久久佇立在壺口瀑布周邊被堅冰覆蓋的巖石上,觀看被雌化了的溫馴許多的瀑流,欣賞龍槽兩邊懸崖上的冰雕、冰柱和冰掛,奇形怪狀,件件都是奇珍異寶!與壺口的瀑流、彩虹、雪地相映成趣,美不勝收。④看得久了,定會產生一種錯覺,恍若來到奇妙無比的藝術殿堂。
                  (10)冬日壺口啊,你竟如此粗獷而嚴峻,原始而古樸,足以使人陶醉,足以凈化心靈;你像是一座魔幻城堡,別具風情,意境優美,情調高雅,不禁使人驚呼:天下奇觀之絕版也!
            (1)對文中加橫線句子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句:總寫作者初到黃河壺口時的總體感受,“別有”一詞預示冬日壺口將另有一番與其他季節不同的景致,制造懸念,增強文章的吸引力。
            B.第②句:將冬日壺口與冰天雪地的南極作比較,強調冬日壺口就是一個冰雪世界,為下文即將出現的冬日壺口的各種景色設置了一個大背景。
            C.第③句:寫冬天時節,黃河壺口到處是冰雪,連河床也充滿了冰塊,在這個冰天雪地的世界里,作者覺得連平時最微不足道的冰也變成了最高高在上、最傲慢自大的東西。
            D.第④句:寫龍槽兩邊懸崖上的冰雕、冰柱和冰掛與壺口的瀑流、彩虹、雪地相映成趣,景色萬千,像奇妙無比的藝術殿堂,這是作者的幻覺,贊美之情油然而生。
            (2)下面對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的標題“冬日壺口”,由表季節的詞和表地點的詞組成,很平實,很簡潔,高度準確地概括了這篇游記的內容,也預示了所描寫的景物的特點。
            B.第五段寫導游的說話,目的是補充介紹壺口下游約50米處冰橋形成的原因,這樣寫,豐富了這篇游記的內容,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C.文章情景交融,熱情贊美了冬日壺口的壯美景色,強烈表達了作者對黃河壺口乃至祖國河山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D.本文與課文《壺口瀑布》都是寫黃河壺口的游記散文,都寫到黃河,都寫到壺口,都寫到瀑布,可見兩者的寫作重點都是一樣的。

            組卷:10難度:0.5

          五、寫作(50分)

          • 13.一個古董愛好者請專家為一個明代花瓶做鑒定。專家經過一番鑒定,認定花瓶價值不菲。古董愛好者驚呼:“一個看似普通的花瓶,其價值竟如此之高?!睂<艺f:“明代幾乎每家都有這樣一個花瓶?!睈酆谜邍K嘖贊嘆說:“在明代,家家都如此富有!”專家搖搖頭說:“那是它現在的價值,而不是它當時的價值。因為經過時間的磨礪,普通的花瓶才會成為價值不菲的古董!”
                  根據材料,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給的字格。
                  (3)書寫規范,卷面整潔,字體美觀,可酌情獎勵2分。
                  (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組卷:134引用:5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