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貴州省黔東南州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7/5 5:0:13
一、基礎知識與運用。(21分)
-
1.下列語句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 )
不管哪種講述,最基本的要求都是重點突出、條理清楚。_____
①講述時還要注意與聽眾互動,比如適當停頓,給聽眾理解的時間等。
②但講述作為一種口語表達活動,更要注意語言簡潔。
③這方面的要求與書面表達是相同的,不妨借鑒之前寫作課所學。
④要讓人明白你講的內容是什么,事情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怎樣。
⑤除了個人事跡報告會等特殊場合的講述,很多時候講述都要控制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不宜過長。A.④③②⑤① B.③④⑤①② C.④③⑤②① D.③④②①⑤ 組卷:59引用:7難度:0.5 -
2.下列語段中劃線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決賽可謂驚心動魄。加時賽中,梅西在間不容發之際補射破門,而姆巴佩又以一粒進球將比賽推入點球大戰,觀眾席上的球迷也一意孤行地為自己喜愛的球隊吶喊助威。最終,阿根廷隊以七比五擊敗法國,讓外界的一切質疑聲蕩然無存。由此可見,流暢的進攻和默契的配合仍然是阿根廷隊獲勝的不二法門。A.間不容發 B.一意孤行 C.蕩然無存 D.不二法門 組卷:5引用:4難度:0.8 -
3.下列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合適的一項是( )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 )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 )一條長繩,人遠遠地( )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 )住了。A.露 挑 捆 牽 罩 B.顯 支 系 拉 扣 C.露 支 系 牽 罩 D.顯 挑 捆 拉 扣 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內的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 )
領取通關文牒打卡____欣賞百年戲樓系列演出、走訪襪子胡同文化市集____為豐富假日旅游產品,“五一”假期,古文化街景區策劃推出了_____尋古問津_____文化系列活動,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往游覽。A.、。《》 B.、……“” C.,。《》 D.,……“” 組卷:50引用:2難度:0.7 -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B.諺語“八月十五云遮月,來歲元宵雪打燈”的意思是中秋節晚上如果是云遮月的陰雨天,則來年的正月十五花燈節就會下雪。 C.律詩共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首聯,第二聯為頸聯,第三聯為頷聯,第四聯為尾聯。 D.“風騷”本指《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后來泛指文章辭藻。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6.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妥貼 脂粉奩 層巒疊嶂 神州大地 B.懲誡 城隍廟 震耳欲聾 恃才放曠 C.帷幕 劊子手 周道如砥 一泄千里 D.戲謔 墓志銘 猝不及防 折衷是非 組卷:35引用:1難度:0.9 -
7.下列注音和漢字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港督(dòu) 肅穆(mù) 媒體(méi) B.鑲嵌(qiàn) 噙滿(qín) 矚目(zhǔ) C.蒼桑(cōng) 承諾(nuò) 隆重(lóng) 組卷:0引用:1難度:0.9
二、古詩文閱讀。(32分)
-
8.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乙】貞觀①初,太宗謂侍臣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②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再者,不敢縱逸。朕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若耽③嗜滋味,玩悅聲色,所欲既多,所損亦大,既妨政事,又擾生人。”貞觀六年,太宗謂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為敝④,不知時政得失,亦不見過,以是滅亡。朕既在九重⑤,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⑥。”貞觀十三年,太宗謂侍臣曰:“林深則鳥棲,水廣則魚游,仁義積則物自歸之。人皆知畏避災害,不知行仁義則災害不生。”
(節選自《貞觀政要》,有刪改)【注釋】①貞觀:唐太宗李世民年號。②存:撫恤。③耽:沉溺。④敝:同“蔽”。⑤九重:深宮之內。⑥存意:用心操勞國事。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餓其體膚 餓:使……饑餓 B.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喻:了解,明白 C.管夷吾舉于士 士:士兵 D.人恒過,然后能改 過:犯錯誤
例句:林深則鳥棲,水廣則魚游
A.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D.入則無法家拂士
(3)下列對選文有關內容的解釋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甲文采用層層推理的方法,開頭先列舉事例,接著提出了擔任治國重任的人才必須經過磨煉的觀點,然后從反面進行推論,自然導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中心論點。
B.甲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靈活,既增添了氣勢,也給人以美感。
C.乙文中太宗以“林深則鳥棲,水廣則魚游”設喻,闡明施行仁義的必要性。
D.【甲】【乙】兩文都從國家興亡的角度闡述了治國之道。【甲】文強調國家興盛內要有“法家拂士”,外要有“敵國外患”;【乙】文強調為君之道,首先是“存百姓”,其次是“不敢縱逸”,還要廣開言路,居安思危。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5)用“/”給【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組卷:56引用:2難度:0.7 -
9.經典詩文積累。
(1)補全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一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①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2)依據課文填空。
①月下飛天鏡,
②征蓬出漢塞,
③
④
(3)根據提示默寫。
①《龜雖壽》中曹操“以馬為喻,表達銳意進取精神”的詩句是:
②劉楨《贈從弟》中,運用襯托,表達“即使環境嚴酷,松樹也不改本性”意思的詩句:組卷:2引用:1難度:0.9 -
10.經典賞析江上董穎①萬頃滄江萬頃秋,鏡天飛雪一雙鷗。
摩挲②數尺沙邊柳,待汝成陰系釣舟③。注:①董穎:北宋詩人,一生為生計常年奔走異鄉。②摩挲:用手撫摸。③釣舟:指行舟。
(1)作者首句點到時節“萬頃秋”,第二句卻出現“鏡天飛雪”,是否矛盾?請作簡要分析。
(2)本詩表現了詩人什么情感?組卷:5引用:1難度:0.3
三、現代文閱讀。(25分)
-
11.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植物“氣象員”
張曉天 ①植物不僅供給人們氧氣和果實,而且也可以預報天氣。人們在生產過程中,觀察到了一些植物預報天氣的規律。
②天氣晴朗時,南瓜蔓梢是向上翹起生長的。如果發現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氣轉為陰雨的征兆;如果在連綿陰雨的天氣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轉為上翹,那就表明陰雨天氣即將結束,晴朗的天氣馬上就會到來。南瓜蔓為什么能預報天氣呢?原來,天氣在變化時,南瓜有向陽性和向陰性,這是南瓜在進化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適應天氣保護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③風雨草生長在我國西雙版納的密林中,能預報風雨,它開花的習性很特殊,沒有固定的時間。可每當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兩三天,它那小巧玲瓏的花就開放了。而且暴風雨過后,它的花開得越發齊整和鮮艷,好像只有經過暴風雨的洗禮,才能顯露其本色。
④“含羞草害羞,天將陰雨。”天氣正常時,你用手指觸動它的葉柄,葉子馬上就會合攏,但是很快就會恢復常態。如果葉片自然下垂合攏,便是陰雨天氣的征兆。
⑤在秘魯的安第斯山區生長著一種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緊密無隙,吸水性和透氣性都很弱。因此,每當下雨前氣壓低、空氣中的水汽密度飽和時,花蕊低處的露珠也就消失了。這種現象是表明晴朗天氣即將逝去,陰雨天 馬上就要到來。因此,當地居民將這種花稱為“晴雨花”。
⑥在炎熱的夏季里,茅草的葉子和莖的交界處會冒出一小團水沫來,好像螃蟹吐沫那樣,因此老百姓總結出“茅草葉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農諺。
空氣濕度大時,松果的鱗片就會收縮,這是報告有雨。空氣干燥時,松果的鱗片就會打開,這是預示天氣即將由陰雨轉為晴朗。大雨到來之前,氣壓急劇下降;水面上的壓力減小,這時河底的青苔就會浮出水面。因此農諺云,“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來。”
⑦在瑞典的南部生長著一種名叫“三色鬼”的草,人們稱它為“天然寒暑表”,因為這種草對氣溫的變化極為敏感。在20℃以上時,它的葉片都是向斜上方伸出,氣溫若降低到15℃時,枝葉向下運動,直到與地面平行時為止;當氣溫下降到10℃時,枝葉向下彎曲;如果氣溫回升到原來的狀況,葉片就會恢復到原狀。
⑧栗子樹不但感覺靈敏,而且還能預測天氣。進入冬季以后,在預測到有霜或下雪的壞天氣將要來臨時,它會提前幾個星期長出芽來。研究證明,栗子樹是在對夜間的時間長度進行“測量”之后,預知嚴冬的到來。
⑨在我國東北各省,農民喜歡在房前屋后或田邊地頭種植鬼子姜,用它的塊莖來腌制咸菜。據觀察,鬼子姜能準確預報初霜,在它開花10天左右,就要降第一場霜了,從而提醒農民做好防霜抗凍的準備工作。
(選自《百科知識》,有刪改)(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是植物可以預報天氣。
B.本文主要采用了總—分的結構方式來說明。
C.本文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
D.本文標題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概括了植物能預報天氣的功能特征。
(2)根據本文,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植物的哪些方面來判斷它們可以預報天氣?
(3)在第②至第⑥段,作者舉了大量例子來說明植物能預報天氣的特點。有人說,這樣舉例不全面,應再舉動物能預報天氣的幾個例子。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4)本文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結合具體內容說明其作用。組卷:6引用:2難度:0.4 -
1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
①“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②“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③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在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的兩年時間,我對他是有著深刻印象的。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頭”。聞先生也總是頭發零亂,他是無暇及此的。飯,幾乎忘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夜間睡得很少,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⑤他并沒有先“說”,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績。
⑥“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他又由唐詩轉到楚辭。十年艱辛,一部“校補”赫然而出。別人在贊美,在驚嘆,而聞一多先生個人呢,也沒有“說”。他又向“古典新義”邁進了。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⑦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
(1)選文中聞一多先生具體“做”了哪幾件事?
(2)結合加橫線的詞語賞析第④段中的畫線句。(提示:從詞語的意思、修辭方法及其作用三個方面來回答。)
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
(3)選文第⑦段中加橫線的“這”指代
(4)從選文中可以看出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怎樣的學者?組卷:3引用:1難度:0.4
四、綜合性學習水平考查。(12分)
-
13.班上要舉辦以“自強不息”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請你為本次班會擬寫一則開場白。
組卷:46引用:2難度:0.7 -
14.
組卷:30引用:1難度:0.7
五、作文,任選一題。(60分)
-
15.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作。
父母、老師那暖暖的愛,朋友、同學那默默的關懷,一本好書給予我們的感動,一片落葉帶給我們的情思……都留在了我們的心中,滋養著我們的生命。
請以“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
(1)請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詞語,如“感動”“溫暖”“詩意”等;
(2)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融入情感,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3)書寫工整,不少于600字;
(4)不得抄襲、套作;不得出現真實姓名或校名。組卷:93引用:9難度:0.3 -
16.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進入初中,我們在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勞動、美育等課程中汲取知識、涵養德性;我們在形式多樣的興趣小組,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種類繁多的課后服務項目中鍛煉能力、塑造性格……我們度過了快樂而又美好、充實而又有意義的少年時光,我們漸漸長成少年應該有的模樣。
請以“少年的模樣”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中心突出,感情真摯;不得抄襲,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或師生姓名;不少于500字。組卷:7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