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22課 陳涉世家》2024年同步練習卷(3)
發布:2025/7/5 14:0:13
一、基礎知識
-
1.給加點的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1)秋高氣爽,從山頂俯瞰,硯
(2)牛源的山水畫筆墨蒼勁
(3)秋天的山林層林盡染,五彩
(4)山上的塔靜靜地組卷:258引用:5難度:0.9 -
2.猛浪若奔:
組卷:6引用:1難度:0.8 -
3.解釋加點的文言詞語。
(1)絕??多生怪柏
(2)猿則百叫無絕
(3)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組卷:4引用:1難度:0.9 -
4.小說《故鄉》主要刻畫了三個人物,每個人物都具有典型性,閏土是一個
組卷:16引用:1難度:0.6 -
5.用“/”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2)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3)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組卷:27引用:1難度:0.8 -
6.翻譯下列句子。
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組卷:7引用:2難度:0.7 -
7.【歸途?學書法】
和小玉壺的相遇,讓你想到了《有朋自遠方來》中你學到的兩個成語,請你選擇一個用楷體正確、規范地書寫在田字格內。
我的選擇:組卷:5引用:1難度:0.8
二、文言文閱讀
-
8.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詞。
①懲山北之塞
②雜然相許
③汝之不惠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3)下面對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確一項是
A.愚公飽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張,但愚公之妻“獻疑”,智叟“笑而止之”,以此來表現出愚公的“愚”。
B.愚公在對智叟進行反駁時,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無窮”而“山有盡”的道理,說得智叟啞口無言,無力回擊。
C.作者除用智叟這個人物與愚公進行對比外,還用遺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動”等情節來襯托愚公,從而使愚公形象更加豐滿、高大。
D.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顛倒,將大智大勇者命名為“愚公”,將鼠目寸光者命名為“智叟”,這樣加重了對比的色彩,增強了諷刺的效果。組卷:26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