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冠豸片區九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12月份)

          發布:2025/7/5 19:0:12

          一、積累與運用。(25分)

          • 1.默寫與運用。
            ①大漠孤煙直,
             
            。《使至塞上》
            ②晴川歷歷漢陽樹,
             
            。《黃鶴樓》
             
            ,志在千里。《龜雖壽》
            ④國慶節長假小墨和父母來到了西湖白堤,看著堤壩兩岸的柳樹,他忍不住吟誦起《錢塘湖春行》中的詩句:“
             
             
            。”

            組卷:12引用:2難度:0.8
          •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亞運之美,融于細節。中秋佳節,亞運村、各場館舉辦了(  )的活動,工作人員準備了“兔子燈”、折紙等小禮物,為亞運參與者送上祝福。賽場內外,志愿者以微笑迎接八方來客,以默默奉獻保障賽會運行,為杭州亞運會再添精彩。
                  亞運之美,打動人心。當賽況膠著時,隊員間互相(  ),以團結協作創造佳績;在奪得獎牌后,運動員把鮮花送給教練,向團隊表達真①             (zhì)的謝意;在完成比賽后,全牌得主擁抱安②             (wèi)落淚的對手……亞運賽場(  )著拼搏和奮斗,傳遞著友誼和團結。
                  一位來自云南的觀眾說:“通過這次來現場觀賽,讓我進一步感受了體育的魅力。”體育賽事精彩紛③             (chéng),心心相融,愛達未來,亞運之美激蕩人心。
            (1)根據拼音,依次寫出①②③處相應的漢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①真zhì
             

            ②安wèi
             

            ③精彩紛chéng
             

            (2)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五彩繽紛 促進 解釋
            B.五彩繽紛 鼓勵 解釋
            C.多姿多彩 促進 詮釋
            D.多姿多彩 鼓勵 詮釋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3.《水滸傳》的作者是
             
            。小說通過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反抗道路,鮮明地表現了“
             
            ”的主題。

            組卷:273引用:4難度:0.7
          • 4.培根說:“一個人的命運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請從下列選項中選擇一個人物,結合原著內容,說說他的命運是否掌握在自己手中。
            簡?愛《簡?愛》
            林沖《水滸傳》

            組卷:41引用:3難度:0.5

          二、閱讀。(65分)

          • 5.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小題。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閱讀古詩,完成對話。
            奇奇同學:同樣表現高度,兩位詩人各具巧思。甲詩中一個“割”字描繪了泰山將天色分割,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你知道乙詩是如何描寫飛來峰上的塔之高的嗎?
            妙妙同學:我知道
             

            (2)登上高山,極目遠眺,詩人往往有感而發。兩首詩的最后兩句所抒發的情感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具體分析。

            組卷:95引用:4難度:0.5
          •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1)《誡子書》是三國時期
             
            (作者)為告誡勸勉兒子而寫的
             

            (2)用“/”為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奏(每句劃一處)。
            ①夫  君  子  之  行
            ②非  志  無  以  成  學
            (3)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無以
             

            ②無以
             

            ③意與
             

            ④悲守窮
             

            (4)翻譯下列兩個句子。
            ①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②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5)作者認為成才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請簡要概括。

            組卷:170引用:3難度:0.4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誰能讓我帶走星空
            遲子建
                  ①年過完了,我也要返城了。每次離開故鄉,家人都會讓我帶上各色綠色食品。我這次最想帶走的,不是故鄉的吃食,而是星空!因為帶走這樣的星空,就有了藍天,有了好空氣,有了溫柔的夢鄉!
                  ②可是誰能讓我帶走星空呢?我們又是在哪里失去了燦爛星空呢?
                  ③祭灶前夜,我回到故鄉。想必半個冬天在哈爾濱為霧霾所困,沒過多少有藍天的日子,也沒呼吸多少清新空氣,眼睛和肺子空前虧著了,所以下了火車進了家,一頓酒肉下肚,見午后陽光甚好,窗外是白雪世界,也不顧旅途勞頓,冒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就去戶外散步了。
                  ④我沒戴口罩,大口大口呼吸著來自山野的新鮮空氣。踩著白雪走在街上,聽著“咯吱--咯吱--”的回聲,如聞天籟。抬頭看天,它是那么的藍,藍得不真實似的,讓人懷疑自己被罩在水晶玻璃里,直想用一把大錘,砸向那片蔚藍,看它是不是天!百貨商場前的小廣場,成了爆竹、春聯和燈籠的專賣場。賣主們一邊招攬生意,一邊跺腳御寒,他們穿得再厚,也厚不過寒風的臉皮。我心想,這紅紅火火的春聯和燈籠,要是變成一汪炭火該多好啊!可惜我不是魔法師。
                  ⑤臘月的街市,一派忙年的情景。……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條拉著三輪車奔跑的大黃狗。三輪車上載著一個老頭和他采買的年貨。狗跑得一身熱氣,眼瞼處雪茫茫的,而老頭叼著煙袋,自在地吸煙。聯想起在城里看到的那些被主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寵物狗,我對這條大黃狗,無比憐惜。但轉而一想,這狗參與了忙年的事務,有新鮮空氣可吸,能為主人出力,興許還很快樂呢。
                  ⑥這場雪中漫步,使我受了風寒,當夜就咳起來。咳得睡不著的時候,我關掉燈,站在窗前望星空。窗外的山巒原野,此刻被白雪統帥著,即便下弦月的日子,半個月亮加上滿天繁星,也把它們照亮了。故鄉的星空顯得很低,星星仿佛枝頭的花朵,花團錦簇的。我也曾無數次站在城市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空氣一年不如一年,我見到的星月,容顏也就越來越憔悴。月亮常常烏蒙蒙就出來了,像是多日沒洗臉似的;而星星稀疏極了,混沌的大氣中,有一張看不見的嘴,吞噬了太多的星星。所以每次回鄉,我最愜意的,就是望星空。
                  ⑦第二天母親推門而至,見我重感冒了,埋怨我不該一下火車就去散步,待她看到我夜里沒拉窗簾,“啊呀--”叫了一聲,說我這是犯著星星了!明明是寒風犯下的錯兒,母親非算到星星身上,我心里直為它們叫屈。星星知道自己落了埋怨吧,我生病的那幾天,它們忙碌極了,頻頻來我床前探視。沒有一個夜晚,我不是沐浴著星光入睡的。這樣的星光就是一味芬芳的藥,很快治好了我的病。
                  ⑧三十年前,我曾寫過一篇童話《拾月光》,說是一個少年背著樺皮簍,帶把小鏟子,每天去冰面拾月光,把月光帶到冰屋子里,當柴來燒。那時的我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都被月亮朗照著,所以寫出了這樣的童話。而如今身處之境越來越污濁,怕是這樣的幻想,再不會在心中發芽了。
                  ⑨如果我們不能給下一代一個美麗星空,我們眼前的繁華,都將化為塵埃。
            (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標題設置了疑問,既吸引讀者,引起閱讀興趣,又發人深省,引人深思。
            B.文章從作者過完年離開故鄉返城寫起,由能帶走家鄉的綠色食品卻帶不走家鄉的星空引出了文章主題。
            C.第④-⑥段寫一回故鄉就迫切呼吸家鄉的新鮮空氣,以致受了風寒,為下文寫母親對我的關愛作鋪墊。
            D.第④段畫線句子,通過刻畫作者的內心感受,襯托故鄉天空藍得純凈。
            (2)本文多處將城里與故鄉進行對比,請用簡潔的語言補充①~④方框。
            內容 作用
            哈爾濱霧霾濃重 故鄉空氣清新
            城里打扮漂亮的寵物狗 寫出大黃狗能享受鄉下清新空氣的快樂
            故鄉滿天明亮繁星 突出故鄉的星辰璀璨
            今天城市空氣污濁 30年前城鄉月亮朗照
            (3)請結合自身的見聞,談談你對選文第⑨段的理解。

            組卷:3引用:1難度:0.6
          • 8.議論文閱讀。
            從小學生“讀書等身”說開去      ①只要每天堅持讀書,就能做到“讀書等身”。
                  ②江蘇昆山玉峰實驗學校改進教育方式,十幾年來,開展每日午讀、親子讀書會、閱讀等活動,讓孩子們愛上了閱讀。小學6年的時間,一個孩子竟能讀1700本課外書。閱讀不僅讓孩子開闊了視野、提高了成績,還鍛煉了口才和思維,跟爸爸媽媽在家里相處也變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讀書給孩子帶來的變化,玉峰實驗學校的一位家長突發奇想,讓孩子與讀過的書合一張影,結果發現書堆起來,跟孩子身高一樣高。如果要解碼該校一些小學生“6年讀170本書”的奧秘,或許正源于學校通過改進教育方式,讓這里有了更多“讀書等身”的孩子,其實現路徑就是擠時間讀書——“只要每天堅持花20分鐘時間,就能在小學6年讀完1700本書。”
                  ④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7本,與2017年基本持平;超過半數成年國民傾向于數字閱讀,紙質閱讀比例下降;在對個人閱讀數量評價中,只有2.1%的成年國民認為自己閱讀數量很多,6.3%的認為自己閱讀數量比較多,37.8%的認為自己閱讀數量一般,41.5%的認為自己閱讀數量很少或比較少。成年國民閱讀數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沒時間”。相比小學生“讀書等身”,我們是否有點汗顏?
                  ⑤古人云:“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抗戰名將彭雪楓常告誡自己:“如果不抓緊時間學習,我會輸給工作的。”在戎馬倥傯的歲月里,他不論行軍作戰多么艱苦,都堅持每日讀書,常常手不釋卷、挑燈夜戰。他的名言是“知識之在于我,向來是如饑似渴的”,座右銘是“苦讀苦讀一百個苦讀”,約法三章是“每日決學兩小時”。今天我們各方面條件都比過去優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實也不難發現有一些碎片時間。比如在公交、地鐵等車時,在銀行排隊時,或者睡前20分鐘,都能成為自己專享的讀書時間。
                  ⑥魯迅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寫作上了。”對讀書人而言就是應該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時間碎片。在碎片化的時間里,是拿手機刷屏,還是讀電子書或者手不釋卷,是對我們讀書習慣與學習定力的考驗。如果在碎片化時間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淺表、庸俗就會無形放大;如果在這期間讀有價值的東西,那么我們的修養和才干就會不斷累積。所以,我們提倡多讀書、讀好書,其價值和意義就在這里,同時讀紙質書和讀電子書也并不相悖。
                  ⑦“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人早已為我們指出了讀與寫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新時代,人人都想“下筆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們那樣“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夢想不會從天而降,還需先靜下心來,多擠點時間,“讀書破萬卷”,才能厚積薄發、夢想成真。作為普通人,縱然我們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堅持讀書,也能做到“讀書等身”。
            (有刪改)(1)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請用原文語句回答。
            (2)第②③段主要運用了哪一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仔細閱讀第⑤段,分析本段的論證思路。
            (4)根據本文觀點,說一說在今天這個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我們可以怎樣讀書。(答三點即可)
            (5)下面對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蘇昆山玉峰實驗學校通過多種活動方式,讓學生愛上了閱讀,也讓更多孩子“讀書等身”。
            B.第④段引用了大量的調查數據,意在告訴我們:成年人紙質閱讀量明顯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沒有時間。
            C.選文第⑦段論述了讀與寫的關系:讀是寫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厚積薄發。
            D.全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既擺事實又講道理,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組卷:460引用:22難度:0.8
          • 9.閱讀選文,完成問題。
            【材料一】
                  統一的校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規范學生言行,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絕學生間的攀比。但是,有人坦言,校服式樣往往會引來學生抱怨:“沒有型”“款式太土”《光明日報》微博發起的調查顯示,“不喜歡”的原因中,82.3%的人選擇了“款式設計”,81.3%的人認為“校服并不能體現學校特色”。
                  每次在街上看到孩子們穿著并不很得體的校服時,全國中小學生校服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學校服研發中心主任潘波總會感慨,社會發展起來了,但校服還沒跟上,有不少校服配色特別“怯”,無法體現學生的蓬勃朝氣;面料也不輕薄、不吸汗;款式肥大,不符裝合青少年人體特點,甚至做工也很粗糙。
                  一套美觀、適合學生的校服,需要具備哪些要素?從服裝專業的角度,潘波給出了答案:面料、色彩、款式、工藝都是評價校服優劣的重要標準。
            【材料二】
                  盡管一直被質疑,但為什么看起來一無是處的“面口袋”校服沒有被淘汰?其主要原因是,一些能力強、資質優的生產商和面料商并未進入校服制作領域。
                  記者曾在浙江某小型服裝加工場看到七八個工人正在制作印有昆明某學校字樣的校服。這批訂單共有千余件,包括運動短袖和襯衫套裝。該廠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校服制作的利潤很低,只能以鎖定產,有訂單來了才能做。所以小訂單制作時間相對較長。”
                  漂亮的校服往往伴隨著高價,英國倫敦、日本東京一些小學生的置裝費折成人民幣要1000元左右,但記者發現,我國多省市校服現價標準不足百元。比如,2017年,南昌市中小學夏裝每套最高不得超過60元,春秋裝每套最高不得超過80元,學校只有獲家長委員訂會許可自主采購時才可突破限價。
                  “限價令”遵循了均衡原則,照顧到不同家庭的經濟條件差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優質企業的進入意愿。以一套定價80元的夏季校服計算。廠家會把成本控制在50元左右,因為還涉及量體、調換等服務,這50元就要分攤在面料、加工、服務三個環節,其售后質量及服務水平體驗感較差。
            【材料三】
                  雄安新區面向全球征集校服設計方案,要求設計元素有創意,款式色彩體現新時代青少年形象氣質,既要充分考慮體現地域特色,又要兼顧不同校園文化背景。
                  “符合形象氣質”“考慮地域特色”“體現校園文化”,這些要求可視為對校服標準的解讀。然而很多人認為校服的功能僅僅是用于統一識別,而校服本應承載的禮儀熏陶、喚起審美意識等功能往往被忽視。
                  北京市中小學校服研發中心設計師周游感覺到,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家長意識到線校服的美育功能,開始向他們這樣的第三方機構尋求幫助,“每接觸到一所學校的設計要求,我們會提前了解學校的歷史沿革、文化特色,凝練出有學校特色的校服設計。
                  只有我們從理念上把校服定位為改變學生氣質、影響學生行為習慣、改變學校視覺識別效果的服裝。甚至從推動學校文化建設的高度來主動選擇適合學校教育文化特色的校園服飾,中國校服才能真正美起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校服必須從“穿的起”向“穿的安全、舒適、美觀”過渡。
            (1)對上面三則材料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統一的校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規范學生言行,還能杜絕學生間的攀比。
            B.一無是處的校服沒有被淘汰,是因為一些能力強、資質優的生產商和面料商并未進入校服制作領域。
            C.“符合形象氣質”“考慮地域特色”“體現校園文化”,這些要求可視為對校服標準的解讀。
            D.隨著時代的發展,校服必須從“穿的起”“穿的安全”“穿的舒適”向“穿的美觀”過度。
            (2)某校舉辦“校服T臺秀”活動,其宣傳標語是“校服一青春的符號、流動的名片”獲得了好評。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60分)

          • 10.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曾接觸過許多目光,它也許來自我們的親人,也許來自一位匆匆而過的路人。我們記住這道目光,不僅僅因為它本身,更是因為背后承載的記憶,蘊含的情感。
            請以“你的目光”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書寫要正確、規范、美觀,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字數不少于600字。

            組卷:129引用:6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