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7/7 11:0:15

          一、積累與運用(24分)

          • 1.根據課文默寫古詩文。
            (1)
             
            ,洪波涌起。(曹操《觀滄?!罚?br />(2)不知何處吹蘆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詩人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給明月,帶給遠方寂寞的朋友的句子是:
             
            ,
             
            。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論語>十二章》)
            (5)請把王灣的《次北固山下》默寫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
             
            。
             
            ,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組卷:5難度:0.8
          • 2.閱讀下面這段文字,為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同學們,在這幾周的學習中,我們跟著朱自清穿梭在春的繁花嫩葉中,聽牛背上牧童的短笛liáo①
             
            亮地唱歌;我們在老舍的溫情敘述中,享受給藍天鑲上銀邊的雪后山景,欣賞水藻中終年zhù②
             
            蓄的綠意;我們在劉湛秋的筆下走過雨的四季,熱烈而粗
             
            ,靜mì④
             
            而深情。我們還將繼續感受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各句中,加橫線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2引用:1難度:0.7
          •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h2>

            組卷:13引用:1難度:0.8
          • 5.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二、閱讀(46分)

          • 6.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雜然相
             
            ③何而不平
             
            ④河曲智叟以應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達于漢 風怒號
            B.妻獻疑曰 一犬坐于前
            C.君之力 天下之所順
            D.子子孫孫無匱也 悲守
            (3)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4)翻譯下列句子。
            ①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②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5)寫孀妻弱子“跳往助之”,其作用是什么?

            組卷:14難度:0.5
          • 7.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題。
            看海
            (劉群華)
                  ①父親是看故鄉的山長大的。在故鄉,只要打開一扇門,群山便迎著晨曦,聳峰立嶺,魚脊般威武地逶迤而來。我小的時候,常聽父親問在海南當兵的人:“山的那頭連著海嗎?海比門前的河大多少呢?”當兵的人沒有回答,只呵呵地笑。
                  ②那之后,父親總翻閱我課本中和圖畫中的大海,看大海的氣勢和剛毅,看大海的驚濤駭浪和寬廣遼闊,他把有大海的圖畫和文字都從頭到尾看了一遍。
                  ③有一回,他病倒了,躺在醫院的病榻上看電視,畫面上是南海的椰樹、沙灘、海貝,以及天空一樣深邃的海面。他頓時高興了,從病榻上坐了起來,他流露的激動,仿佛看到了真正的海。
                  ④父親年輕時也萌生過幾次看海的念頭??赡菚r生活拮據,哪有空閑和能力去看海?結果只是念頭一閃罷了,像一盞燈剛點燃,又摁滅了。
                  ⑤早些年,我考上山東的大學。父親收拾著簡陋的鋪蓋,喃喃道:“幫我看看海,看它是個啥樣子?”我點頭??墒牵赣H的計劃和寄托又落空了。我的學校離海很遠,讀書生活不易,我哪還敢邁出腳去聽海的濤聲?
                  ⑥我托住在海邊的同學給我帶一張海的照片,和幾個小小的海螺。然后,我把這些寄了回去。父親收到大海絢麗的照片,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海里浪花翻滾,席卷著嬌小的海鷗,在幾個小小的海螺里,嗅一嗅,依稀還殘留著大海的咸風,父親覺得滿足了。他反復端詳照片,照片被他的手指捏臟了,捏舊了,最后還戀戀不舍地問我:“海水是咸的嗎?真的在陽光下海灘上都是一層白霜似的鹽粉嗎?”我沒有去過,只能嗯嗯回應。他的眼睛盯著我,終于看出了什么,堅定地說:“一定要去看看海!”我抿著嘴唇使勁地點頭。
                  ⑦大海已經在父親的心里生了根,發了芽。在我的心里,也潛移默化地茁壯成長了。
                  ⑧今年我去了海南。臨行前,我問父親:“你去不?”他搖了搖頭,他伸了伸那雙已經走不了的腿。
                  ⑨我乘飛機來到三亞。賓館三面臨海,綠樹掩映。只要我打開靠海灣的窗子,大海的氣息便洶涌而來。這片海灣還沒有開發,有著自然的美麗。破曉時分,晨曦鋪過翠綠的海面,像一樹春的桃花在風浪的皺褶里閃爍、跳躍。海灣的近處有礁,有嶼,有島。海灣的遠處也有礁,有嶼,有島。我立于天地之間,風從我的身邊穿插,像漁船一樣匆匆忙忙。也有小船在近海撒網,收獲的恐怕不是海鮮,而是一份水珠飛濺的明媚心情。
                  ⑩我用手機撥打視頻電話,父親躺在輪椅上接聽了。我說:“聽到了嗎?這是海的聲音!”這聲音像故鄉的潺潺水流,從河灘直泄而下,又像暴風驟雨,打在門前單薄的樹葉上!父親在那邊靜靜地聽著,認真地聽著,連連說道:“我聽到了!我聽到了!”
            ?我把鏡頭對準一個小島,蔥蘢的島上樹木黛青,如故鄉田壟里一顆安靜的青螺。我說:“看到了嗎?那就是海島!”父親興奮地說:“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我嘗了嘗腳下的海水,這細膩清澈的水像孩子的小手一樣潤滑,撫摸著我的腳踝,又如一條條故鄉的泥鰍,從我的指間漏走了。我舔了舔手,說:“感覺到了嗎?海真的是咸的!還有魚的腥氣!”
            ?這時父親試圖從輪椅上站起來,可幾次努力都是徒勞。幾十年的夢想,幾十年的寄托,在這一刻經由我,終于實現了,就像大海仰望的陸地,像船兒牽掛的彼岸一樣,終于合攏到了一塊,幸福在了一起。
            ?我說:“這就是你想了無數遍的海。”父親沉默了,許久才說:“你一定要給我瓢一口海水回來!”一朵浪花濺在我的嘴唇上,混著我的淚水流了下來。或許,海已經融進了我的心里,溢在了我的眼里。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1)下列對文章分析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父親向在海南當兵的人詢問大海的樣子,對方只笑不答,是因為覺得父親無知。
            B.“我”讀大學時仍然無法看到大海,主要是因為學校離大海遠,經濟條件有限。
            C.第⑦段在文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下文“我”前往海南三亞市看海作鋪墊。
            D.“我”嘗海水的味道是因為當年父親看到照片時問我海水的味道而我無法回答。
            (2)請簡要概括父親四次看到“大?!钡慕洑v。
            (3)結合語境,按照要求回答問題。
            ①結果只是念頭一閃罷了,像一盞燈剛點燃,又摁滅了。(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
            ②他反復端詳照片,照片被他的手指捏臟了,捏舊了。(賞析加點詞)
            (4)全文圍繞“看?!闭归_敘述,為什么還要在第①段交代故鄉的環境?
            (5)根據文意說說“或許,海已經融進了我的心里,溢在了我的眼里”這句話的涵義。

            組卷:119引用:6難度:0.5
          • 8.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回答以下各題。
            垃圾分類:一種科學有效的垃圾處理方法      ①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你知道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嗎?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后再送去填埋、焚燒。
                  ②在一些垃圾管理較好的地區,大部分垃圾會得到衛生填埋、焚燒、堆肥等無害化處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則常常被簡易堆放或填埋,導致臭氣肆虐,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經過高溫焚化后的垃圾雖然不會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資驚人。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費用是非常高的,根據處理方式的不同,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一百至幾百元人民幣不等。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產生著廢棄物。
                  ③難道我們對待垃圾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辦法是有的,這就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并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④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如今,中國生活垃圾一般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⑤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⑥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⑦有害垃圾包括部分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⑧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采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⑨我國有著回收廢品的歷史傳統,是最早提出垃圾分類收集的國家之一。1965年,北京二環路以內,國營廢品收購站就有2000多個。進入21世紀,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相繼開展全民垃圾分類行動。
                  ⑩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垃圾分類后被送到工廠而不是填埋場,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污染,還可以變廢為寶,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這樣,人們把垃圾從敵人變成了朋友。
            (1)下面選項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結合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
            B.衛生間廢紙是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采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C.我國有著回收廢品的歷史傳統,是最早提出垃圾分類收集的國家。
            D.垃圾分類后被送到工廠,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污染,還可以變廢為寶,具有社會、經濟效益。
            (2)第⑤段中劃線句子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請選擇其中一種說明方法,分析其說明作用。
            (3)6月1日,《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各社區實行垃圾分類“三定一督”(定時、定點、定人監督)模式管理。有居民議論說:“垃圾分類是公民的責任”,有居民議論說:“垃圾分類是政府的責任”。結合上文及生活實踐,說說你的觀點及理由。

            組卷:50引用:6難度:0.5
          • 9.名著閱讀。
                  莊稼人在比喻方面也是樂行其事的,他們對所見的模糊材料添油加醋。他們看見在烈日炙烤的草地上,有一只儀態萬方的昆蟲半挺著身子莊嚴地立著,它那寬闊薄透的綠翼像亞麻裙子似的掩在身后,兩只前腿,也可以說是兩只胳膊,伸向天空,一副祈禱的架勢。只這些足矣,剩下的由大眾的想象去完成。于是,自遠古以來,荊棘叢中就住滿了這些傳達神諭的女預言者、向上蒼禱告的苦修女了。
                  啊,天真幼稚的好心人,你們犯了多么大的錯誤呀!它種種祈禱似的神態掩藏著許多殘忍習性;那兩只祈求的臂膀是可怕的劫掠工具;它們并不捻動佛珠,而是要結果一切從旁邊經過的獵物。人們怎么也沒想到它竟然是直翅目食草昆蟲中的一個例外,它專門吃活食。它是威脅昆蟲界和平的老虎,是埋伏著捕捉新鮮肉食的妖魔。可想而知,它力大無窮,又嗜肉成性,外加它那完美而可怕的捕捉器,使它可能成為野地上的一霸。
                  文中的“它”是
             
            ,文段選自法國作家讓-亨利?法布爾的作品
             
            。評論界認為“該書既可視為一部昆蟲學的科普書籍,又可稱之為描寫昆蟲的文學巨著”,請結合選文說明該書是如何體現這一評論的。
             

            組卷:7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50分)

          • 10.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br />(《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br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r />(《述而》)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表達真情實感,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②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
                  ③文章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組卷:4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