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4-2025學(xué)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7 12:0:15

          一、基礎(chǔ)知識積累與運用(共35分)

          • 1.根據(jù)提供的信息,整理詩文,按要求填寫相關(guān)內(nèi)容。
            (1)《三峽》的作者是
             

            (2)夕日欲頹,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3)樹樹皆秋色,
             
            。(王績《野望》)
            (4)
             
            ,云生結(jié)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5)
             
            ?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7)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
             
             
            ”兩句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游西湖的喜悅心情。
            (8)杭州亞運會皮劃艇項目在富春江畔舉行,你可以用“
             
             
            ”高度概括富春江山水給人的總體印象,向外國友人推介。(請用《與朱元思書》中的句子回答)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2.閱讀《西游記》選段,根據(jù)原著填空。
                  卻說那師父駕著白黿,那消一日,行過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腳的登岸。三藏上岸,合手稱謝道:“老黿累你,無物可贈,待我取經(jīng)回謝你罷。”老黿道:“不勞師父賜謝。我聞得西天佛祖無滅無生,能知過去未來之事。我在此間,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雖然延壽身輕,會說人話,只是難脫本殼。萬望老師父到西天與我問佛祖一聲,看我?guī)讜r得脫本殼,可得一個人身。”三藏響允道:“我問,我問。”那老黿才淬入水中去了。
            (1)上文描寫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經(jīng)歷。后來,取經(jīng)歸途中他們重逢,老黿馱著唐僧快到通天河?xùn)|岸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請你簡要概述。
            (2)唐僧西天取經(jīng),歷經(jīng)十四個寒暑,橫跨十萬八千里之遙,途徑不少奇異的國度,其中你印象深刻的三個國家是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3.系統(tǒng)找不到該試題

          二、閱讀鑒賞(55分)

          • 4.閱讀下面文章,完成題目。
            月光下的父親
            何君華
                  ①月亮很大,月光很白,我熟練地縱身躍上學(xué)校北操場的圍墻,然后再熟練地翻身跳下墻。這套動作我太熟悉了。
                  ②這個學(xué)期幾乎每天晚上,我都要這樣翻墻去學(xué)校北門小巷里的網(wǎng)吧,像個武藝高強的俠客一般。在游戲里,我的確是個行走江湖的俠客。我攢下一套套威風(fēng)凜凜的裝備,打下一座座旌旗獵獵的城寨,在游戲里飛檐走壁、威風(fēng)八面,好不快活!
                  ③不過這回,我翻身下墻時似乎踩到了什么東西,那東西還會動,好像是個人!我嚇了一跳。定睛一看,竟然是父親!
                  ④父親是接到我的電話后連夜趕來給我送錢的。那時候還沒有手機,家里為了方便跟我聯(lián)系,專門安了一部座機。我用學(xué)校的公用電話打給父親,說老師又讓買教輔資料了,讓他趕緊送錢來學(xué)校,“老師說了,現(xiàn)在是高三,耽誤不得”。父親于是連忙趕了最后一趟班車來學(xué)校給我送錢。
                  ⑤其實,我管父親要錢,不是要買什么教輔資料,而是要充游戲卡。今天晚上再不充的話,我之前攢的那些裝備、攻下的那些城寨就都白打了,要不然,我也不會這么火急火燎地給父親打電話讓他連夜送錢呀!我叮囑父親去縣城找個賓館住一晚,明天一早再回家,父親點點頭表示知道了,但他并沒有去,而是打算倚靠著學(xué)校圍墻根兒湊合一晚。
                  ⑥靠坐在一塊石頭上的父親看見我,自然也十分吃驚,問我這么晚了出來做什么。看著歪在墻角的父親,我已不打算隱瞞,使將騙他送錢來充游戲卡的事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說完,我等待著父親的一頓暴打,但是過了很久,他的手也沒有落在我的身上。
                  ⑦父親一言不發(fā),甚至沒有起身,他就直直地愣在那里,一動不動。他可能還無法接受我剛剛所說的一切,無法接受他曾經(jīng)優(yōu)秀的兒子已經(jīng)變成了這副模樣,我不敢抬頭,只敢用余光偷偷地瞟父親。這時我才發(fā)覺,才四十出頭的父親竟然有了白發(fā),或許是我的錯覺,但他的兩鬢分明在月光下閃著淡淡的銀光!
                  ⑧又過了許久,父親終于開口說話:“兒,你還記得我送你來上學(xué)那天嗎?”
                  ⑨我當(dāng)然記得。那一年我初中畢業(yè),考上全縣最好的高中,父親挑著行李興高采烈地送我去學(xué)核報到。辦完入學(xué)手續(xù),又幫我整理好宿舍床鋪后,父親提議帶我去縣城的街道上逛一逛,讓我這個山村里的孩子見識見識城里的風(fēng)光。走到一條繁華的街道上時,父親忽然大方地問我想吃什么。我環(huán)顧一圈,指了指街對面的北京烤鴨店。我其實并不知道北京烤鴨是什么,也不知道它究竟好不好吃。之所以想吃,僅僅是因為北京那兩個字。是的,我想高中畢業(yè)后去北京,去上那所全中國最好的學(xué)校。
                  ⑩父親當(dāng)即走到那家北京烤鴨店前,掏出錢擺在桌上,拉拉雜雜,都是些零錢。他問老板這些錢夠不夠買一只烤鴨,老板搖搖頭。父親又問:“半只夠不夠?”老板再次搖搖頭:“不夠。再說,也沒有半只賣的呀!”父親說:“我們第一次來城里,給孩子交了學(xué)費,剩的錢不多,就賣半只給我吧!”老板可能是不耐煩,也可能是被父親執(zhí)著的神情打動了,竟然真的將一整只烤鴨切了一半賣給我們。我掰開烤鴨遞給父親,父親擺擺手,示意我一個人吃,我就站在店門口一個人吃完了那半只北京烤鴨。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正宗的北京烤鴨,但那的確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食物。
                  ?吃完烤鴨,父親與我告別。他要去公共汽車站趕回家的班車,示意我自己回學(xué)校,不必送他。父親說:“兒,以后的路就要靠你自己一個人走了。”
                  ?沒想到兩年過去,我把路走成了這樣。
                  ?父親問我:“你知道那天我是怎么回去的嗎?”我搖了搖頭。
                  ?原來,父親跟我告別后,并沒有去坐班車,而是生生走了回去,他將兜里所有的錢都掏給了烤鳴店老板,已經(jīng)沒有回家的路費了。他走到家時,襪子上已經(jīng)滲出了鮮紅的血。
                  ?從縣城到我們家有三十多里路,而且多數(shù)是蜿蜒崎嶇的山路。
                  ?我放聲大哭,哭聲在月夜里傳得很遠(yuǎn)很遠(yuǎn),父親趕緊過來拍我的肩膀,安慰我說:“莫哭,莫哭,不礙事,不礙事的,努力吧,兒,要努力呀!”
                  ?“回去吧!”父親說。我點了點頭,擦干眼淚,剛準(zhǔn)備踩那塊石頭爬上墻,父親將石頭移開,自己蹲了下去,輕聲說:“踩我肩膀上去。”我知道拗不過父親,猶豫了一下,還是輕輕地踩上了父親的肩頭。
                  ?我就這樣踩著父親的肩膀,重新翻回了學(xué)校。我隔著圍墻對父親說:“爸,去縣城找個賓館!”父親沒有回答我。我又說:“爸,你不答應(yīng)我就不走!”父親終于沉沉地應(yīng)了一聲。父親后來說,那是他這輩子頭一回住賓館。
                  ?走在潔白的月光下,我知道,我那些裝備和城寨都白打了。
                  ?高三,這高中的最后一年,我變了個人。那一年高考,我如愿考上了北京那所著名的大學(xué),成了我們村乃至我們鄉(xiāng)有史以來頭一個考上那所大學(xué)的人。所有人都很震驚,說這真是個奇跡。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2023年第1期,有刪改)(1)請簡要分析“月光”在文中的作用。
            (2)聯(lián)系上下文,品讀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①父親一言不發(fā),甚至沒有起身,他就直直地愕在那里,一動不動。(這是什么描寫?有什么表達效果?)
            ②沒想到兩年過去,我把路走成了這樣。(“這樣”指的是怎樣?)
            (3)請簡要分析第④⑤兩段的記敘順序及其作用。
            (4)讀了這篇文章,你有怎樣的感受?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祖父的月光
            (楊獻平)
                  ①那時候的月光真的如水,搖動的和不搖動的事物都在蕩漾著。而照在祖父居住的青石板房頂上的那一片月光,卻一直流動著,祖父的嘴巴也不斷翕張,淌著的都是古老的傳奇和故事。我搖著巨大的蒲扇,劃動月光,為祖父驅(qū)趕著炎熱和蚊蠅。祖父講著我愛聽的故事,雖然陳舊了,但語言和夢想永遠(yuǎn)新鮮。祖父所講的那些故事傳奇,在我植滿草根和野花的心靈當(dāng)中,響動著滴水穿石的音樂。
                  ②講故事的時候,祖父的語調(diào)不緊不慢,靜靜地將他道聽途說或是自身經(jīng)歷過的那些民間奇人異事,持續(xù)不斷地灌輸給我,往往,在緊要處賣個關(guān)子,或且聽下回分解。讓我欲罷不能,回蕩在內(nèi)心里的古靈精怪和故事碎片,像舊了的黑白膠片,在我的想象里翩翩起舞。
                  ③我的童年幾乎都是和祖父一同度過的。每晚,吃完飯后,我就早早地跑到祖父那里。通常,夏天的夜晚,我就把失明的祖父攙扶到不高的屋頂上,拿一面蒲扇,端一碗開水,請祖父給我講故事。也有許多的小伙伴,自動圍上來,豎著耳朵,一臉虔誠地聽,有時講到夜半三更,害得那些膽子小的伙伴不敢獨自回家,祖父就拄著拐杖,敲敲打打地將他們一一送回家。
                  ④奶奶說,祖父年輕的時候,不僅讀過私塾,還收藏了不少四書五經(jīng)和傳奇志怪之類的書籍,上面的文字,他都讀過,甚至幾十年后,還會背誦。
                  ⑤許多年以后,回想起來,是祖父的故事,為我的童年營造了一種寬厚、親切和富有想象余地的心靈氛圍。可是人總有厭倦的時候,尤其是一天天地長大,總有一天要離開的。到中學(xué)讀書以后,我就不自覺地遠(yuǎn)離了祖父和他的故事。但過往如水,許多的故事都模糊如我們所經(jīng)歷的往事,而總會有一些場景,在記憶中矗立如碑。許多年后,我總是回想起童年夜晚里的那些均勻月光,是它們,讓祖父翁動的嘴唇長出了美妙和神奇的花朵,讓一個少年的鄉(xiāng)村時光迷離、燦爛得不明所以。
                  ⑥不幸的是,在我十八歲那年冬天的一個中午,看起來健壯,且沒有任何疾病的祖父,卻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我們所在的塵世。幾乎與此同時,我也攜帶著故鄉(xiāng)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習(xí)性與祖父當(dāng)年在月光下給我講的那些故事,走州過縣,轉(zhuǎn)移到另一個地方生存。起初,由于工作的忙碌和生活的艱難,很少回頭打望來時的道路,也很少去回想童年時光,盡管那一段時光里花草繁茂,月光照耀的村莊和祖父的面龐堅韌而持久。
                  ⑦再回到故鄉(xiāng),又去看了祖父母居住的房屋,里面堆滿了塵土覆蓋的物什,大小蛛網(wǎng)掛滿屋梁墻角。我知道,祖父和祖母,連同那些在這間屋子里生活過的人們,他們是不會走的,他們的氣息已經(jīng)深入到了黃泥、榆木橡檁和空氣中了。如今的村莊,月光依舊,但感覺已經(jīng)沒了少小時候的清凈和縹緲了。房頂?shù)那嗍逡琅f,鋪陳著歲月的落葉與灰塵。但月光照在上面,還是呈現(xiàn)出水的姿態(tài),在風(fēng)里微微蕩漾,看得久了,仿佛祖父又在喃喃地講故事了。
            (1)閱讀全文,根據(jù)提示,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
            童年時,祖父給“我”講故事→讀中學(xué),①
             
            →十八歲,②
             
            →再回故鄉(xiāng),“我”懷念祖父
            (2)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第③段中劃線句。
            (3)文章寫祖父講故事,為什么以“祖父的月光”為題目?
            (4)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祖父是一個怎樣的人。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6.閱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
            (2)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用一句話概括三峽的景色特點:
             

            (3)作者描寫了春冬之時的八種景物是(
             
            )、(
             
            )、回清、(
             
            )、(
             
            )、(
             
            )、(
             
            )、(
             
            )。
            (4)從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漁者歌謠的作用是什么?
            (5)《三峽》一文,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特征描寫三峽的自然景物的?
            (6)文章第2段和第3段各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有何特點?
            (7)歸納本文的中心。
            (8)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體會它們的語言特點。
            春冬之景:“春冬之時,
             
            。”

            組卷:0引用:1難度:0.6

          三、寫作(60分,含卷面分5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進入初中,我們在語文、數(shù)學(xué)、英語、體育、勞動、美育等課程中汲取知識、涵養(yǎng)德性;我們在形式多樣的興趣小組,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種類繁多的課后服務(wù)項目中鍛煉能力、塑造性格……我們度過了快樂而又美好、充實而又有意義的少年時光,我們漸漸長成少年應(yīng)該有的模樣。
                  請以“少年的模樣”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nèi)容充實,中心突出,感情真摯;不得抄襲,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或師生姓名;不少于500字。

            組卷:7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