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內蒙古通遼市霍林郭勒市九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7 12:0:15
一、積累與運用(1-4題2分,5題3分,共11分)
-
1.閱讀以下文段,完成問題。
【甲】 甲骨文中的“”(象),長著長長的鼻子和健壯的身軀,____,這是象形字;“酒”是將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水”合起來,構成會意字;“徉”由形旁“彳”和聲旁“羊”組成形聲字……
【乙】 30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傳承下來的文字血脈,一直( ?。?,在歷史的積淀中,成為文化 ____。今天人們使用的很多文字,都可以( ?。┲聊且黄爬系募坠恰!颈恐两駥徸x和 ____這些古色古香的文字,仍讓人內心空靈寧靜,有 ____的敬畏感?!径 恳环矫媸秦S富燦爛的文化資源,一方面是古老文化和現代閱讀方式之間存在隔膜,能否打通這個文化隔膜,是傳統文化復興傳承的關鍵。
(1)請用楷體將下列文字正確、規范、美觀地書寫在田字格內。
打 通 隔 膜 復 興 文 化
(2)文段中加點字的注音及括號里應填寫的詞語,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釀酒(niàng) 綿延 積淀(dìnɡ) 追朔 B.釀酒(niàng) 綿延 積淀(diàn) 追溯 C.釀酒(liàng) 綿蜒 積淀(diàn) 追溯 D.釀酒(liàng) 綿蜒 積淀(dìnɡ) 追朔 A.惟妙惟肖 精髓 鑒賞 情不自禁 B.精妙絕倫 精華 鑒定 不由自主 C.精妙絕倫 精華 鑒定 情不自禁 D.惟妙惟肖 精髓 鑒賞 不由自主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
(5)文段畫波浪線句有語病,請修改在橫線上。
能否打通這個文化隔膜,是傳統文化復興傳承的關鍵。組卷:2引用:1難度:0.7
-
2.對下面這首詩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A.這首詩是作者寫給白居易的回贈之作,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慨不平的心情。 B.一、二句回首往事,抒發感慨并點明酬答題意。從空間和時間的角度,寫出詩人貶謫地點之偏,貶謫時間之久。 C.三、四句運用兩個典故表達回歸之后的感受?!奥劦奄x”表達懷念友人之情:“爛柯人”抒發了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 D.“長精神”即振作精神,表達了詩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堅韌不拔的意志。 組卷:463引用:5難度:0.7 -
3.下列句中加點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十一黃金周期間,國內各大旅游景點游客暴增,人聲鼎沸,一片熱鬧景象。 B.每次在電視上看到那些經典的影片,懷舊之情便會油然而生。 C.面對擺在眼前的所有證據,他恍然大悟,對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認不諱。 D.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刻苦鉆研,深入領會,不能粗枝大葉,不求甚解。 組卷:6引用:1難度:0.8
二、古詩詞賞析(共3分)
-
4.下列關于文學、文體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新聞,又稱消息。狹義的新聞單指消息,廣義的新聞指消息、通訊、特寫、社論、典型報告等。以簡明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最新事實短篇新聞宣傳文書,也是最常見、最經常采用的新聞體裁 B.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四部分(后兩部分必須暗含在主體中)。正文的結構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遞增的原則安排的,即所謂“倒金字塔結構” C.新聞特寫兼有新聞和文學的特點,但由于其強調新聞性、時效性和真實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訊題材。簡要和迅速的報道新聞事實,是新聞特寫與消息的共同特點所在。二者的差異在于,消息往往要報道新聞事件的全過程,新聞特寫則主要描繪事件中的片段 D.通訊是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詳細地報道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報道形式。它是比消息更詳細地報道具有新聞意義的事件、經驗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文體 組卷:57難度:0.9
三、古詩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
5.默寫填空。
(1)
(2)晴川歷歷漢陽樹,
(3)大漠孤煙直,
(4)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5)李白《渡荊門送別》中“
(6)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從植物變化的角度寫景的詩句是:組卷:1059難度:0.8
四、文言文閱讀
-
6.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br />(乙)
黃牛灘
江水又東,經黃牛山,下有灘,名曰黃牛灘。南岸重嶺疊起,最外高崖間有石,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①分明。既人跡所絕,莫得究焉。此巖既高,加以江湍迂回,雖途經信宿②,猶望見此物。故行者謠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毖运酚鼗兀赝缫灰?。
(節選自《水經注》)
(注釋)①成就:輪廓。②信宿:兩三日。
(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B.絕??多生怪柏/既人跡所絕
C.雖乘奔御風/雖途經信宿
D.故漁者歌曰/三朝三暮,黃牛如故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②色如人負刀牽牛
(3)下列對(甲)(乙)兩篇文章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給人一種婉轉悅耳的感覺。
B.(乙)文句式整齊,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
C.兩文通過對動物“猿”和“黃牛”的描寫,突出三峽景物特點。
D.兩文結構安排都是先寫山,后寫水,結構清晰,條理清楚。
(4)(甲)文“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側重寫水的組卷:7引用:1難度:0.5
五、記敘文閱讀
-
7.閱讀《仰望星空,更要站穩大地》,回答問題。
仰望星空,更要站穩大地作者:章清 ①“六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育英學??赐繂枎熒R慌排啪G油油的菜苗生機勃勃。孩子們拿著水桶、鏟子、耙子、毛筆,為西紅柿、黃瓜等澆水、松土、除草、授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引導孩子們從小樹立勞動觀念,培養勞動習慣,提高勞動能力,有利于他們更好地學習知識。
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引導孩子們從小樹立勞動觀念”,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叮囑的事。十年前,也是在兒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少年宮看望孩子們。習近平總書記蹲下身子同移栽人參果苗的兩個孩子交談,對孩子們說:“你們從小就要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幫著做,公益的事爭著做,通過勞動播種希望、收獲果實,也通過勞動磨煉意志、鍛煉自己?!?br /> ③很多知識與道理來自勞動,來自生活。“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說的不僅僅是農時農事,也是付出與回報的關系,是有勞才有得的道理;“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揭示的不僅是人要跟著自然的鼓點順應天時,也道出了中國人順應生命的生存智慧。
④愛勞動、親自然的理念需要從小植入心間。植入的方式,有很多種,老師在課堂上講是一種方式,但更好的方式是親身的實踐。在育英學校的學生農場,習近平總書記對同學們說,認識大自然,首先要從認識身邊的植物開始。同學們栽培的各種植物,雖然書本上都有介紹,但大家親手種、親自培育、跟蹤觀察,收獲肯定是不一樣的。通過生動活潑的勞動體驗課程,讓孩子親自動手、親身體驗、自我感悟,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靈,從“學農”中感受到農作的艱辛和農民的不易,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珍愛糧食、尊重自然的良好習慣,孩子們長大后才能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自己的貢獻。
⑤了解勞動、尊重勞動、學會勞動,是這一代青少年的必修課?,F在一些城里的孩子接觸農村、接觸大自然少,不光“四體不勤”,而且“五谷不分”,對吃的是什么、從哪里來的、怎么來的都不知道,更體會不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勞動形態和方式會發生變化,勞動內容會不斷豐富,但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是培養人、塑造人和發展人的重要手段,這一價值永恒不變。
⑥今天,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為核心元素的科技革命,把人們引入了一個全新的數字生態。我們討論腦機接口,討論生成式人工智能,討論令人摩拳擦掌卻略感不安的未來世界。但越是仰望星空的時候,更需腳踏實地。實現我們確立的奮斗目標,歸根到底要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科學勞動。
⑦勤耕,土地將饋以豐饒;篤行,成功必跬步千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美好圖景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密切關注行業、產業前沿知識和技術進展,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平,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我們更要提倡腳踏實地,勤耕篤行的勞動精神,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勞動、熱愛創造,通過勞動和創造播種希望、收獲果實,也通過勞動和創造磨煉意志、提高自己。
《光明日報》(2023年6月8日2版)(1)如何理解⑥段中的劃線句子中的“但越是仰望星空的時候,更需腳踏實地”。
(2)下列關于內容寫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段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看望慰問師生的事例,引出了論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B.第③段采用道理論證,論證了“很多知識與道理來自勞動,來自生活”。
C.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勞動形態和方式會發生變化,當今的青少年了解勞動、尊重勞動是最重要的。
D.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所有的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都要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3)分析第④段的論證思路。組卷:13引用:1難度:0.5
六、說明文閱讀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桑葚熟了
①多年前,朋友贈了我一瓶自釀的美酒,醇香撲鼻,飲后唇齒留香,回味無窮,經請教后方知是用桑葚釀造而成。
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節,偶見街中有叫賣桑葚的村姑,便會買一小盆嘗嘗鮮,重圓一回兒時的夢,心底下總想著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隊伍中去。
③今年五月外出開會,回來時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農家樂山莊停留。在這個處處飄散著桑葚味道的莊園,我終于圓了我的采桑夢。
④跨過一條小溪,進入到一片原生態的桑林后,我一時驚呆了,只見翠綠的桑葉層層疊疊,襯著紫紅的桑葚,迎風搖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豐滿著掛滿了枝條,如瑪瑙,晶瑩剔透,非常誘人。大家一齊興奮地扎入桑林,一邊采摘,一邊品嘗,專挑那個大、肉厚、色紫的下手,來個先嘗為快。熟透的桑葚渾身透著光亮,充滿水分,稍不小心就會把它捏破,擠出紫汁來。我輕輕地摘下一顆放入嘴里嚼著,果汁四溢,頓覺滿口生香,通過味蕾透出一種桑科特有的清甜,絲絲滋潤到心田。就這樣,我們一邊盡情地采摘,一邊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種絕美的享受。
⑤桑林中鳥雀成群,嘰嘰喳喳,它們也在分享著這難得的美味,受驚嚇飛離時,彈起樹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陣紫雨,紛紛墜落,砸到人身上,落到泥土上,立刻留下一個個紫黑的印記。大家只能嘆惜一回,繼續有說有笑,挑肥揀瘦,邊摘邊往前走,不一會兒竹籃中已平添了許多桑果。
⑥看著這微微顫動的桑葚,聽著那啾啾鳥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遠逝卻憶之猶甜的童年時光。那時物資匱乏,零食奇缺,對于我們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樹結滿紫紅的桑葚,給我們帶來解饞的機會。放學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書包,三五成群地來到了村邊桑田,個個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樹。低矮枝頭的桑葚早已寥寥無幾,高枝處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嬌嫩,落地即慘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樣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時間大家滿地找葚。經過一頓猛吃后,每個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無一例外地都沾滿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臉,伙伴們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對笑。自己吃夠了以后,有時也不忘給父母兜帶一些回去,雖然沒能做到古人那樣的“拾葚供親”--“以異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親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動,那滿身的臟相自然也就逃過一劫,不再追究了……
⑦一晃數十年過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過著衣食無慮的生活,沒有了我們兒時的那副饞樣,恐怕也已很少見到桑葚了。都市里沒有桑樹,也沒有人養蠶,更不會有采摘桑葚的樂趣了。
⑧面對這成片的桑林,我一時思緒萬千,在食品安全問題屢屢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著當年的那份清純、那份天然,實屬不易。
(1)本文的線索是什么?圍繞此線索文章寫了哪兩件事?
(2)閱讀全文,請用原文回答第②段加點的詞語“兒時的夢”具體指什么。
(3)請賞析第④段畫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豐滿著掛滿了枝條,如瑪瑙,晶瑩剔透,非常誘人。
(4)全文主要寫的是采摘桑葚這些歡快的事情,結尾兩段卻流露出作者淡淡的憂傷,這樣結尾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章主旨簡要分析。
(5)作者認為“在食品安全問題屢屢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著當年的那份清純、那份天然,實屬不易”,你是怎樣認為的?請結合實際簡要談談。組卷:408引用:3難度:0.5
七、議論文閱讀
-
9.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人工智能2.0
①“人工智能AI”2017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心態料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②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應用專家潘云鶴說,AI當前正處在轉折之際,其技術會升級換代。它將通過跨媒體和各種無人技術更緊密的融入人類生活;通過人機會和混合增強智能,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通過大數據和群體智能,拓展、管理和重組人類的知識,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供建議,在越來越多專門領域的博弈、識別、控制和預測中達到甚至超過人類的能力?!耙虼?,我們將這樣的人工智能成為AI2.0。
③“30年后的AI2.0必將成為巨人,但是它會在哪些方面展示它與眾不同的威力呢?”
④在潘云鶴的構想中,到那個時候,大數據智能的研,已經可以為經濟智能化運行提供強大的工具,幫助政府和企業從宏觀、中觀、微觀等角度預測經濟和市場的走向,前瞻性的創造新產品,進行新投資,確定新政策,從而避免如次貸危機、金融危機等全球性風險,以及產能過剩、庫存畸高等問題。市場經濟和政府調控相結合的科學基礎,使人類經濟的運行進入更高水平。
⑤對于人類最關心的話題之一——AI2.0對人類健康將產生怎樣的影響?潘云鶴料想,“AI用于預防醫藥,已進入發力階段”。
⑥近年來涌現的各種大型醫療儀器、小型穿戴式設備、大量生理傳感器和海量的數字化病力,源源不斷地生成人體健康的大數據。將這些大數據匯和分析、學習和提取,就可以預測人體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在未來,借助人工智能,高血壓、糖尿病、癌癥、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或許能得到預防或者阻斷。
⑦另一個關于AI的夢想是:人腦和電腦聯通。
⑧潘云鶴說,人腦和電腦如能直接聯合工作,就會形成“腦機混合”增強智能。如果一個學生能輕而易舉的記住《新華字典》、唐詩宋詞、《古文觀止》、四書五經、中國通史、英漢詞典、世界地理、中外法律……可以想象,我們的教育,會因此產生怎么樣的改變。
⑨AI的能力似乎無可估量。可以想象人類未來與AI共存的種種圖景:
⑩當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時,系統會產生并處理數據,通過AI程序就能知道你和他的印象如何。
?在醫院里,AI分析X光片的水準,比人類醫生還要棒,這些智能機器還可以用于癌癥等疾病的到期檢查,甚至你上不知曉的情況下采取防治措施。
?一場徹頭徹尾的人工智能革命,真切的出現在我們面前。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做出預測:未來,大量的工作崗位將被智能機器取代,數十億人將成為“無用階層”,社會被少數精英階層掌控。
?于是一個關于AI的終極恐懼,進入人類的集體思想——AI會控制人類嗎?
(節選自《讀者》有刪減)(1)在潘云鶴的構想中,30年后的AI2.0將在哪些方面展示他的能力?
(2)第④段中加點詞“到那個時候”能否刪去?為什么?
(3)第⑥段中畫線句子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認為會AI控制人類嗎?為什么?組卷:142引用:9難度:0.5
八、作文(50分)下面兩道作文題,請任選一題作文.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失敗的經歷,難忘的勝利,睿智的文章,走心的教……凡此種種,都可能使你的知識得以豐富,智慧得以增長,讓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請以“那一刻,我邁上了新臺階”為題目,聯系生活實際,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得引用、抄試卷閱讀理解部分的材料;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和地名。組卷:23難度:0.7 -
11.一個古董愛好者請專家為一個明代花瓶做鑒定。專家經過一番鑒定,認定花瓶價值不菲。古董愛好者驚呼:“一個看似普通的花瓶,其價值竟如此之高。”專家說:“明代幾乎每家都有這樣一個花瓶?!睈酆谜邍K嘖贊嘆說:“在明代,家家都如此富有!”專家搖搖頭說:“那是它現在的價值,而不是它當時的價值。因為經過時間的磨礪,普通的花瓶才會成為價值不菲的古董!”
根據材料,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給的字格。
(3)書寫規范,卷面整潔,字體美觀,可酌情獎勵2分。
(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組卷:134引用:5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