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7 20:0:14
一、【走進自然體味美好】
-
1.閱讀散文詩,完成任務。
步lǚ輕盈的□,站在諸多的節氣中,顯得爽心悅目。
她在悄悄提醒大家,脾氣火爆的風,體力已經漸漸不濟。
孩子們嚷嚷著,啃桃子,啃西瓜,齊心xié力,啃掉最后的暑氣。
今天,看看究竟會是誰最先咬痛夏天的尾巴。
——徐繼東《二十四節氣》(1)根據拼音,寫出正確的漢字。
步lǚ
(2)加點字“濟”在文中正確的讀音是
A.jǐ
B.jì
(3)□里應該填二十四節氣中的
A.立秋
B.秋分組卷:6引用:3難度:0.8 -
2.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
3. 讀古詩文,將空缺處的原句書寫在橫線上。
(1)
(2)妻子象禽獸,
(3)樹樹皆秋色,
(4)《記承天寺夜游》中描寫庭中月景的句子是:
(5)《黃鶴樓》這首詩中對仗工整,各用一個疊詞,聲調鏗鏘,音韻和諧,富于音樂美,描繪出了漢陽平原茂盛之景的詩句是:
(6)《錢塘湖春行》中描繪出一幅早春鶯歌燕舞的動態場景,生動地展示了早春的勃勃生機的詩句是:組卷:1引用:1難度:0.5
二、【走進經典發現美好】
-
4.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還未曾坐得穩,只聽又叫:“師父救人啊!”長老抬頭看時,原來是個小孩童,赤條條的吊在那樹上,兜住綴,便罵行者道:“這潑猴多大急懶!全無有一些兒善良之意,心心只是要撒潑行兇哩!我那般說叫喚的是個人聲,他就千言萬語只嚷是妖怪!你看那樹上吊的不是個人么?”
(選自吳承恩《西游記》)選段中“小孩童”是誰?他吊在那樹上的目的是什么?他的最終結局如何?組卷:44引用:3難度:0.5 -
5.魯迅先生的作品中常有用筆冷靜客觀而意含褒貶的寫法,下面一例摘自《朝花夕拾》中的《瑣記》請概括其中的“褒貶”之意。
漢文教員反而惴惴地來問我們道:“華盛頓是什么東西呀?……”
【注】為了求新知:“我”先到了江南水師學堂,后因水師學堂“烏煙瘴氣”更去了礦路學堂。在憶及礦路學堂一次漢文考試的作文題《華盛頓論》之后,魯迅緊接著寫了上面一句話。組卷:179引用:4難度:0.8 -
6.【掌握閱讀方法】
初中階段,整本書的閱讀尤為重要。語文老師下發了有關閱讀的材料給同學們研讀,指導同學們更好地開展閱讀。
材料一:對初中生進行閱讀與語文學業成績相關性的問卷和測試后,研究人員得出以下數據。
材料三
摘抄是很費時間的,但即使如此,我還是希望你能嘗試一次。不試試的話,你是無法體會摘抄帶來的驚喜的。
摘抄的第一個好處是,可以促進、加深對書的記憶。作家井上廈在《書的命運》中提到,他會在看報紙或書時把有疑問的內容全都摘抄到一本名叫“摘抄術”的大號筆記本里。為了方便參考,還會寫上出處和頁碼。“這樣的筆記本,我一年能寫完五六本。雖然只是把文章按原樣抄寫一遍,但這是效果最好的記憶法。”
摘抄不需要多加考慮,只需要抄寫原文就夠了。而且,因為作業量=字數,很容易估算摘抄需要的時間。如果只寫要點,總結要點比抄寫原文還需要動腦,更容易讓人產生疲勞心理,而且日后重讀讀書筆記的時候就會感到迷茫,“這到底是引用原文還是我自己的感想呢”。
摘抄的第二個好處就是,這樣做可以加深理解。在摘抄的過程中,你很容易發現作者經過反復思考、藏在文章里的機鋒。雖然寫得太詳細容易脫離本書主旨,但這種發現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和積累。
(選自《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有刪改)(1)從材料一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2)下列對材料二、三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二通過對比兩種不同的讀書方法,主要說明了樹立寫讀書筆記意識的重要作用。
B.閱讀時做讀書筆記不僅可以記住書中內容,還可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C.摘抄很費時間,比總結要點更容易產生疲勞的心理。
D.材料三引用作家井上廈的例子主要是為了說明摘抄可以促進和加深對書的記憶。
(3)小海說:“我也看過很多書,但很多都記不起講了什么內容,也沒有留下什么特別的感受。”針對小海的問題,請你結合材料給他提出合理的建議。組卷:30引用:6難度:0.7
三、【走進家書感受美好】活動一:制作展板
-
7.少年護城河 ①在我童年住的大院里,我和大華曾經是“死對頭”。原因其實很簡單,大華倒霉就倒霉在他是個“私生子”,他一直跟著他小姑過,他的生母在山西,偶爾會來北京看看他,但誰都沒有見過他爸爸,他自己也沒見過。這一點,是公開的秘密,全院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
②當時,學校里流行唱一首名字叫《我是一個黑孩子》的歌,其中有這樣一句歌詞:“我是一個黑孩子,我的家在黑非洲。”我給改了詞兒:“我是一個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處……”這里黑孩子的“黑”不是黑人的“黑”,而是找不著主兒即“私生子”的意思,我故意唱給大華聽,很快就傳開了,全院的孩子見到大華,都齊聲唱這句詞。現在想想,小孩子的是非好惡,就是這樣簡單,又是這樣偏頗,真的是欺負人家大華。
③大華比我高兩年級,那時上小學五年級,長得很壯,論打架,我是打不過他的。之所以敢這樣有恃無恐地欺負他,是因為他的小姑脾氣很烈,管他很嚴,如果知道他在外面和哪個孩子打架了,不問青紅皂白,總是要讓他先從他家的膽瓶里取出雞毛撣子,然后撅著屁股,結結實實挨一頓揍。
④我和大華唯一一次動手打架,是在一天放學之后。因為被老師留下訓話,出校門時天已經黑了。從學校到我們大院,要經過一條胡同,胡同里有一塊刻著“泰山石敢當”的大石碑。由于胡同里沒有路燈,漆黑一片,經過那塊石碑的時候,突然從后面躥出一個人影,餓虎撲食一般,就把我按倒在地上,然后一痛拳頭如雨,打得我鼻腫眼青,鼻子流出了血。等我從地上爬起來,人影早沒有了。但我知道除了大華,不會有別人。
⑤我們兩人之間的“仇”,因為一句歌詞,也因為這一場架,算是打上了一個“死結”。從那以后,我們彼此 再也不說話,即使迎面走過,也像不認識一樣,擦肩而過。
⑥沒有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的母親突然去世了。父親回老家滄縣給我找了個后媽。一下子,全院的形勢發生了逆轉,原來跟著我一起沖著大華唱“我是一個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處”的孩子們,開始齊刷刷地對我唱起他們新改編的歌謠:“小白菜呀,地 里黃喲;有個孩子,沒有娘喲……”
⑦我發現,唯一沒有對我唱這個歌的,竟然是大華!
⑧我很想和他說話,不提過去的事,只是聊聊乒乓球,說說游泳世界冠軍就好。好幾次,碰到一起了,卻還是開不了口。再次擦肩而過的時候,我看見他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動了動。
⑨一直到我上了中學,和他一所學校,參加了學校的游泳隊,由于他比我高兩年級,老師指派他教我總也學不規范的仰泳動作,我們才第一次開口說話。這一說話,就像開了閘的水,止不住地往下流。過去那點兒事,就像沙子被水沖得無影無蹤,我們一下子成為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童年的心思,有時就是這樣窄小如韭菜葉,有時又是這樣沒心沒肺,把什么都拋到腦后。只是,我們都小心翼翼的,誰也不去碰過去的往事,誰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媽這令人厭煩的詞眼兒。
⑩大華上高一那年春天,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從山西趕來,要帶著他回山西。那天放學回家,剛看見他的生母,他扭頭就跑,一直跑到護城河邊。他的生母,還有大院好多人都跑了過去,卻只看見河邊上大華的書包和一雙白力士鞋,不見他的人影。大家沿河喊他的名字,一直喊到了晚上,也再沒有見他的人影。大華的生母一下子就哭了起來,大家也都以為大華是投河自盡了。
橫線以內不許答題
?我不信。我知道大華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開,也不會選擇投水。夜里,我一個人又跑到護城河邊,河水很平靜,沒有一點兒波紋。我在河邊站了很久,突然,我憋足了一口氣,雙手在嘴邊圍成一個喇叭,沖著河水大喊了一聲:“大華!”沒有任何反應。我又喊了第二聲:“大華!”只有我自己的回聲。心里悄悄想,事不過三,我再喊一聲,大華,你可一定得出來呀!我第三聲大華落了地,依然沒有 回應,一下子透心涼,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哇哇地哭了。
?就在這時候,河水有了“嘩嘩”的響聲,一個人影已經游到了河中心,筆直地向我游來。我一眼看出來,是大華!
?我知道,我們的友情,從這時候才是真正的開始。
?一直到現在,只要我們彼此誰有點兒什么事情,不用開口,就像真的有什么心靈感應一樣,保證對方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在面前。我們兩人都相信,這不是什么神奇,是真實的存在。這個真實就是友情。羅曼?羅蘭曾經講過,人的一輩子不會有那么多所謂的朋友,但真正的朋友,一個就足夠。
(1)請從“我”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脈絡。(每空8個字)
①篡改歌詞,欺負大華-②
(2)大華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動了動”,這個細節表現了大華怎樣的心理?
(3)請結合語境,說說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我發現,唯一沒有對我唱這個歌的,竟然是大華!
(4)文中有多處地方相互照應,請選擇兩處抄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5)“我”和大華,為什么能夠成為“真正的朋友”?請結合全文回答。組卷:68引用:3難度:0.5
活動二:家書共讀
-
8.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
松風閣記(節選)
劉基 松之為物,干挺而枝樛①,葉細而條長,離奇而巃嵷②,瀟灑而杜疏③.故風之過之,疏通暢達,有自然之音。故聽之可以解煩黷④,滌昏穢⑤,曠神怡情,恬淡寂寥⑥.宜乎⑦適意山林之士樂之而不能違⑧也。
金雞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幾百年矣。微風拂之,聲如暗泉楓颯走石潄⑨;稍大,別如奏雅樂;其大風至則如揚波濤又如振鼓隱隱有節奏。
方舟上人⑩為閣其下,而名之曰松風之閣。予嘗過而止之,洋洋?乎若將留而忘歸焉。蓋雖在山林而去人不遠,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觀于松可以適吾目,聽于松可以適吾耳,無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樂,可以永日?,又何必濯穎水而以為高?,登首陽而以為清?也哉?
【注】①樛(jiū):彎曲向下。②離奇:樹根盤曲。巃嵷(lóng zòng):高聳。③扶疏:枝葉繁茂。④黷(dú):憂。⑤昏穢:黑暗的和骯臟的東西。⑥寂寥:寂靜。⑦宜乎:怪不得。⑧違:離開。⑨石潄(lài):沙石上的急流。⑩上人:和尚。?洋洋:快意的樣子。?(2)汩(gǔ):亂。?永日:度過漫長的一天。?高:品行高尚。?清:品行純潔。
[資潭鏈接](1)穎水:河名。相傳堯想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不接受,隱居在穎水附近。并認為堯的這種話弄臟了他的耳朵,就跑到穎水邊上去洗耳朵。(2)首陽:山名。相傳伯夷、叔齊在周武王滅殷以后,逃避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
[乙]南軒松
(李白)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①.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 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注】①綿冪(mì):延綿覆蓋。
(1)請用三個“/”給[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
其 大 風 至 則 如 揚 波 濤 又 如 振 鼓 隱 隱 有 節 奏。
(2)解釋文中加點字詞的意思。
①方舟上人為閣其下
②予嘗過而止之
③蓋雖在山林而去人不遠
④柯葉自綿冪
(3)翻譯[甲]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
觀于松可以適吾目,聽于松可以適吾耳,無外物以汩其心。
(4)在[甲]文中,作者通過對松風閣的環境描寫,表達了融入自然、追求寧靜生活但并不消極避世的意愿。請從[甲]文中找出表現作者并不消極避世的兩個句子。
(5)請用簡潔的語言寫出你對[乙]詩中“色染秋煙碧”一句的理解。
(6)[甲][乙]兩則材料都寫到了松,但寫作內容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請概括出其不同之處。組卷:94引用:2難度:0.6
四、【走進生活抒寫美好】
-
9.人的一生,總有一些記憶值得珍藏,總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總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總有一些夢想值得
追求,總有一些風光值得品味……
請以《值得_____》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將題目補充完整;
②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
③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請回避與你相關的人名、校名、地名。組卷:200引用:1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