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qū)洪塘中學八年級(下)質檢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7 21:0:13
一、第一部分語言積累與方法遷移(16分)【任務一】含英咀華誦詩文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金秋九月桂花香,菊黃稻熟蟹螯肥。9月25日上午,2022年興化大閘蟹開捕節(jié)開幕式在我市安豐鎮(zhèn)安東村舉行。蟹船迎風出發(fā)【甲】橫穿湖面,大閘蟹正式開鋪。
市長殷俊在開幕式致辭中從生態(tài)天然、科技賊能、品質保證、品牌美yù、市場前景、róng合延伸六個方面介紹了興化河蟹發(fā)展的優(yōu)勢和特色。
活動現(xiàn)場,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專家表示,今年的河蟹養(yǎng)殖受8月份極端高溫天氣影響,全省各地的大閘蟹生長周期都相對延長,成熟度明顯低于去年同期。但獨特的興化大閘蟹得益于生態(tài)養(yǎng)殖方式和全程科學化監(jiān)測管理。不僅最大程度地降低極端高溫天氣帶來的不利因素,還保證了其各項營養(yǎng)品質指標不減往年的水平。
我市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優(yōu)勢與奮進勤勞聰慧的特質相得益zhāng,近年來培育出中國河蟹養(yǎng)殖大王、中國河蟹養(yǎng)殖第一縣、中國十大名蟹之冠,yùn育了具有中國水鄉(xiāng)特色的【乙】蟹文化【乙】。我市也成為全國著名的大閘蟹生產(chǎn)基地。
(來源:興化市新聞信息中心2022-09-26)(1)根據(jù)拼音在田字格內寫出相應的漢字。
(2)在文中【甲】【乙】兩處填入標點,下列各項最恰當?shù)囊豁検?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A.劃橫線句是一個遞進復句,后一分句表達的意思比前一分句更進一層。
B.這段消息的標題可概括為:2022年興化大閘蟹開捕節(jié)開幕式在安東村舉行。
C.“橫穿湖面”“市場前景”“勤勞聰慧”“生產(chǎn)基地”四個短語類型各不相同。
D.“我市也成為全國著名的大閘蟹生產(chǎn)基地。”一句的主干:我市成為基地。組卷:3引用:1難度:0.8
【任務二】舉一反三釋字義
-
2.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1)風煙俱凈
(2)從流飄蕩
(3)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4)猛浪若奔
(5)負勢競上
(6)鳶飛戾天者
(7)橫柯上蔽
(8)好鳥相鳴
(9)經(jīng)綸世務者
(10)在晝猶昏組卷:157引用:4難度:0.8
二、第二部分文學閱讀與多彩生活(61分)【任務一】文學經(jīng)典?閱讀研討(一)名著閱讀(8分)
-
3.(1)下列名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平凡的世界》中,無論是淳樸的鄉(xiāng)鄰情誼,還是刻骨銘心的純真愛情,都在荒寒的人生底色上涂抹上了拼搏奮斗的壯麗色彩,激勵著讀者。
B.《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朱光潛以中學文化程度的青年為對象,對文學、人生、升學、審美以及情理等多個問題,做了深入地探討。
C.《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chuàng)作的一本關于西方哲學史的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蘇菲的爸爸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jīng)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fā)展的歷程。
D.《紅星照耀中國》記錄的是斯諾通過采訪、對話和實地考察得來的事實,是一部“用事實說話”的優(yōu)秀的紀實作品。
(2)結合《紅星照耀中國》閱讀,完成下面活動。
【活動一:摘錄批注】摘錄內容 批注 ??我們走過山上的一叢野杏樹時,他們忽然四散開來去摘野杏,個個裝滿了口袋,總是有人給我?guī)Щ貋硪话眩R走時他們好像一陣大風卷過一般又排列成行,……但是在我們走過私人果園時,卻沒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們在村子里吃的糧食和蔬菜也是照價付錢的。 【批注一】到紅色首都去的路上紅軍戰(zhàn)士一開始就給斯諾留下了(1) ??紅軍戰(zhàn)士一個個站出來愿意冒生命危險,于是在報名的人中最后選了三十個人。他們身上背了毛瑟槍和手榴彈,馬上就爬到沸騰的河流上去了,緊緊地抓住了鐵索一步一抓地前進。
??……
??四川軍隊大概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戰(zhàn)士——這些人當兵不只是為了有個飯碗,這些青年為了勝利而甘于送命。他們是人,是瘋子,還是神?迷信的四川軍隊這樣嘀咕。他們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響,也許他們故意開亂槍不想打死他們,也許有些人暗中祈禱對方冒險成功!【批注二】這個事件是:(2)
畫線句子的含義是:(3)
(3)閱讀完《紅星照耀中國》后,小洪同學還想閱讀類似的書,請你從下面選擇一本推薦給他,并說明理由。
A.《長征》
B.《萬物有靈》
C.《飛向太空港》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4.朱光潛先生在《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談多元宇宙》提到“多元宇宙”,請你根據(jù)文中對“多元宇宙”的詮釋以及不同“宇宙”之間有沖突的原因,談談你的理解與體會。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5.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①現(xiàn)代足球起源于英國,但足球作為一項運動,其雛形則起源于中國。中國古代有一種類似足球比賽的運動,那就是蹴鞠。
②蹴,躡也,蹋(踏)也。“以足逆蹋曰蹴。”躡、蹋、踏三字都是從上往下踩的意思。逆蹋,相當于從下往上踢、顛。蹴鞠就是踢球,但與現(xiàn)在的足球踢法還有差別,蹴鞠更主要的運動形式其實是顛球,類似于踢毽子,可以一人踢,也可以多人圍成陣形來踢,主要是從下往上踢,不讓球落地。當然也有分成兩隊,以將球踢進球門為勝的對抗賽,類似現(xiàn)代的足球比賽。
③根據(jù)《事物紀原》記載,蹴鞠起源于黃帝時代,最初為訓練士兵戰(zhàn)陣而發(fā)明。劉向《別錄》曰:“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zhàn)國之時。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漢書?藝文志》兵技巧十三家有《蹴鞠》一家二十五篇。可見,蹴鞠最初起源于兵營,大概是士兵在軍訓閑暇之時嬉戲玩耍的一項運動,可以放松身心,也可以訓練團隊合作。最初的球類與皮革相關,也印證了這一點。
④漢唐時蹴鞠已經(jīng)普遍流行,宋代發(fā)展到巔峰,形成了專業(yè)的蹴鞠團體,類似于如今的足球俱樂部。到了明清時代,蹴鞠逐漸衰微。因為擔心玩物喪志,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官吏、武士等禁止蹴鞠,明嘉宗也曾下令嚴禁民間踢球。但蹴鞠運動在民間并未禁絕,還是出現(xiàn)了總結性著作。明人著有《蹴鞠圖譜》《蹴鞠譜》,記載了唐宋到元明時期蹴鞠比賽的方法、規(guī)則,以及球場、球門的形式、規(guī)格。清初,八旗組織基層也流行踢球為戲,但清世祖順治以“本朝平素學習藝業(yè),騎射之暇,旁涉書吏”為由,詔諭“即行嚴禁”踢球。乾隆帝更以聚眾滋事為由,禁止蹴鞠。蹴鞠在兩朝官方禁令下不可避免走向了衰落。
(摘編自《華西都市報》2022年12月12日)材料二:
追溯到1000年前,蹴鞠是宋朝人的國球。在宋朝,東京街頭每天都有“擊丸蹴鞠”的表演,還建有供百姓踢球的場所,還會舉行蹴鞠比賽。宋人非常熱衷于蹴鞠,甚至小孩和女性都可以參與,盛極一時。河北磁州窯有一件“童子蹴鞠圖”甕枕距今大約900年歷史,現(xiàn)藏于河北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一件宋代“蹴鞠紋銅鏡”,從鏡背紋飾可知當時女性也可以蹴球。
材料三:
2023年福州市“菁英杯”青少年足球聯(lián)賽在福州東南鐵路公司球場開賽。本次比賽為期6天,參賽年齡段為2011年1月1日以后出生,項目為男子組八人制,同時每隊可報4名女隊員。
此次比賽吸引了全市9支球隊、100多名運動員參賽。福州市足球協(xié)會負責人介紹,“菁英杯”青少年足球聯(lián)賽已成為福州青少年足球體教融合的傳統(tǒng)賽事,每年舉辦“菁英杯”旨在加強社會足球青訓機構和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足球交流,挖掘足球后備人才,推動福州市青少年足球運動發(fā)展。
(摘編自“福建省體育局”官網(wǎng)2023年1月31日)(1)下列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蹴鞠與現(xiàn)在的足球踢法沒有差別,其主要的運動形式是顛球,類似于踢毽子。
B.明清時期多位皇帝以玩物喪志、聚眾滋事等為由禁止蹴鞠,蹴鞠由此逐漸衰落。
C.根據(jù)《事物紀原》記載,蹴鞠起源于黃帝時代,最初為訓練士兵戰(zhàn)陣而發(fā)明。
D.宋朝的東京街頭經(jīng)常有“擊丸蹴鞠”的表演,建有踢球的場所,還會舉行蹴鞠比賽。
(2)作為福州青少年足球體教融合的傳統(tǒng)賽事,每年舉辦“菁英杯”的目的有哪些?
(3)你所在的學校為動員全體學生積極報名參加“菁英杯”青少年足球文化節(jié)活動,校團委準備出一期“足球的起源與發(fā)展”宣傳校報。如果要為校報推薦相關資料并配以插圖,你會推薦材料二中的哪一幅?為什么?組卷:4引用:1難度:0.5
【任務二】社論思辨。學以致用
-
6.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母愛的溫度 ①我10歲時,她偷偷塞給我的糖塊要比給弟妹們的還多;我13歲上初中時,她常步行十幾里路給我送來飯菜;16歲我考入中師,她逢人就夸我聰穎好學;我22歲結婚時,她不顧兒女們反對給我準備了豐厚的嫁妝;我34歲被丈夫拋棄時,她曾拿著菜刀為我拼過命討過說法;到我40歲以后,她仿佛變成了我的孩子,緊緊
②別人都說我們母女情深,可我知道,她是我的后媽,也不曾忘記她以前對我的不好。
③她嫁給爸爸時帶來四個孩子,四個孩子跟我的年齡不上不下。她懶得叫我的大名,一口一個三丫頭,叫得我真跟個丫頭似的低眉順眼,忍氣吞聲。我為哥哥姐姐們洗衣做飯,為弟弟妹妹們梳頭疊被,她還不滿意,常常是手叉在腰里罵上半天。
④她一輩子爭強好勝,一輩子不說軟話,一輩子不肯吃虧。這么一個強硬的人,卻在去年病重時,淚水漣漣地拉著我的手反復提起一件關于雞蛋的往事。
⑤她以為我當時年幼如今早已忘記。那天是她第一次給我吃雞蛋,那天是她第一次緊緊地摟抱我,那天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愛的開始,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會忘記?
⑥30多年前,雞蛋是那么稀罕,可那次父親竟一下子捎回五個熟雞蛋。在飯桌上,她小心仔細地剝開蛋殼,每剝好一個雞蛋,她都會放在鼻子前深深地吸口氣,說:“好香啊!”然后再一一遞到她的四個兒女手中,一邊眼睛瞇縫著幸福地欣賞他們狼吞虎咽,一邊不時地罵道:“慢點吃,噎不死你們!”
⑦最后,她把剩下的小雞蛋扔到我面前。我小心地剝開,香氣立刻撲鼻而來,正準備一口吞下時,突然想起我那升了天堂的母親,又想起剛才她嗅雞蛋時陶醉而又貪婪的神情,我強忍著口水掰了一半分給她吃。她驚詫了片刻,繼而大聲責罵我把蛋黃渣子掉到地上,我驚恐慌亂地彎腰去撿,卻被她一把摟住,被抹了滿臉的鼻涕和淚水。她“嗚嗚咽咽”的抽泣聲,使我不知所措……
⑧此后,她看我的眼神溫柔了許多,對我說話的語氣也變了,甚至當著她親生兒女的面親我的臉蛋,說我是她最貼心的乖女兒。很長一段時間,父親和我都無法適應她突然的轉變。
⑨不敢辜負這么一個厲害女人的愛,我也從心底去愛她:心疼她,樂意為她分擔一些我可以做的家務事,為她洗腳搓背,為她勤奮學習……而她,也像是把對五個兒女的愛全集中到我一人身上,即便我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在長達40多年的共同生活中,我們早已融為一體。
⑩子女都工作后,她的四個兒女其實都過得比我好,她卻固執(zhí)地擠在我不足70平方米的房子里,為我?guī)Ш⒆樱瑸槲屹I菜做飯,為我與鄰居拉近距離,甚至把兄弟姐妹們塞給她的生活費悄悄攢起來給我兒子她的外孫做學費。
?去年她過世后,我時時都在想:“為什么我們的感情比有血緣關系的母女還深?”很久很久,我才明白:我們一直以為母愛是無私的,并心安理得地享用它,卻從來不曾想過母愛也是有溫度的,你用冷心去觸摸它,它是低溫的;你用熱心去觸摸它,它才會燃燒得更熾烈。親情是兩顆心的互相取暖,而不是用一顆心去焐熱另一顆心。
(1)第①段空格處應填的詞語是
A.依賴 B.依附 C.依戀 D.照顧
(2)第⑥⑦段在文中屬于
(3)第⑧段畫線句“父親和我都無法適應她突然的轉變”,從文中看,發(fā)生轉變的事件是
(4)根據(jù)第⑦段的省略號,補寫“我”當時的心理
(5)下列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A、母愛是有溫度的,用自己的熱心去觸摸它,才能贏得深深的母愛。
B、做人一定要將心比心,不管是對親近的人還是陌生人。
C、血緣關系對人與人之間的親疏距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D、母愛需要用熱心去觸摸,給予它溫暖,才能得到熾熱。組卷:41引用:1難度:0.3
【任務三】古代詩文?聯(lián)讀鑒賞
-
7.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乙】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立于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惡惡之心,思與鄉(xiāng)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將浼①焉。是故諸侯雖有善其辭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厄窮而不憫。故曰:‘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于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故其由由然與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選自《孟子公孫丑上》)[注釋]①浼(měi):污染。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豈不誠大丈夫哉
②父命之
③雖袒裼裸裎于我側
④君子不由也
(2)用“/”號為文中畫線句子斷句。
是 故 諸 侯 雖 有 善 其 辭 命 而 至 者
(3)翻譯下列句子。
①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②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
(4)甲文告訴我們,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用原文語句回答)乙文中,孟子在這里實際上批判了哪兩種人?結合乙文內容分析。組卷:38引用:3難度:0.6 -
8.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問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理解“風煙望五津”中“望”的含義。
(2)結合詩歌內容,談談你對“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理解。組卷:68引用:2難度:0.8
三、第三部分語言表達與自我認識(68分)
-
9.如圖,請從兩幅圖畫中任選一幅,簡述其內容。(70字以內)
組卷:44引用:2難度:0.7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愿你可以留下共我曾愉快的憶記,當世事再沒完美可遠在歲月如歌中找你。
——陳奕迅《歲月如歌》 歲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靜好,世間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麗。
——《人民日報》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據(jù)此寫一篇作文。
要求:(1)自擬題目,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組卷:1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