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國語中學聯考九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6/27 16:0:16

          一、基礎(27分)

          • 1.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 2.古詩文名句填空。
            (1)揮手自茲去,
             
            。(李白《送友人》)
            (2)
             
            ,端居恥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3)子夏曰:“
             
            ,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張》)
            (4)滄海月明珠有淚,
             
            。(李商隱《錦瑟》)
            (5)人生每個階段各有各的精彩,青春固然美好,步入暮年,亦不必哀嘆,正如蘇軾在《浣溪沙》中回答道:
             
             

            (6)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用九個名詞勾勒出了一幅秋郊夕照圖。這樣的寫法在唐代就已出現,溫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寫道: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問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頷聯借用
             
            典故,表達
             
            情感和感慨。
            (2)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詩詩人被貶多年,心緒難平又不乏剛健之氣,這種復雜的情感是通過哪些意象表現出來的?結合具體語句加以分析。

            組卷:223引用:5難度:0.3

          二、閱讀(45分)

          • 4.文言文閱讀。
            【甲】河中石獸
            紀昀[清代]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乙】《冬夜讀書示子聿》
            (南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不可得
             

            ②據理臆斷
             

            ③不亦
             

            ④要
             

            (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爾輩不能究物理。
            ②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甲文層次清晰,行文結構主要圍繞“
             
            ”這件事展開,在戲劇性的情節中挖掘出生活哲理;乙文詩中則以
             
            入手,向兒子娓娓道來學習的真諦。
            (4)請結合兩文內容,談談它們共同闡明的道理是什么。

            組卷:3引用:2難度:0.5
          • 5.文學類文本閱讀。
            沾衣欲濕杏花雨
            肖復興
                  ①讀初一時,我在一所陌生的中學里,同學之間往來不多,大家都顯得有些孤獨,可能和我的心思一樣,很希望能找到朋友,可以更快地融入班集體里,讓自己的心爽朗一些。
                  ②非常奇怪,我的第一個朋友,不是我們班上的同學。他比我高兩個年級,讀初三。初一第一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一天下午放學之后,我們走在永定門外沙子口靠近西口的路上。落日的光芒燒紅了西邊的天空,火燒云一道一道流瀉著,好像是特地為我們而燒得那么紅,那么好看。那一幕情景,清晰如昨,如一幅畫,垂掛眼前。
                  ③他叫小秋。這個名字,我覺得特別好聽。他特別白凈,長得也英俊。我心里總是這樣偏頗地認為,好朋友,應該都是長相英俊的才是。
                  ④小秋有點兒像橫空出世的俠客,特意前來幫助我一樣,給我很多意外的收獲。他博覽群書,曾借給我一本《千家詩》,我每天抄幾首一直到抄完。抄錄的第一首詩是宋代志南和尚的絕句:“古木陰中系短蓬,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⑤周六的下午沒有課,我一般會去文化宮的圖書館。那個周六,是初一第二學期開學不久,剛開春,上午最后一節課下后,我立刻跑進食堂,匆匆吃過午飯,就往外跑,想抓緊時間趕去文化宮。在食堂門口,遇見了小秋。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他,他正準備考高中,學習緊張。見到他,我挺高興的,不知道他在食堂門口是特意等我的。他先去教室找,沒有找到,問了同學后,來到食堂。也不知道他吃沒吃午飯。
                  ⑥他問我下午準備去哪兒?我告訴他去文化宮圖書館。他說我和你一起去!我們兩人來到文化宮圖書館,各抱著一本書,像老貓一樣蜷縮在軟椅上,待了整整一下午
                  ⑦黃昏時分,我們走出文化宮,穿過天安門廣場,走到前門樓子,再往東拐,就拐進我家住的老街。我指著旁邊的有軌電車,挺感謝地對他說:“你快回家吧!”
                  ⑧我們在電車站等車,忽然對我說:“明天星期天,你有空嗎?”
                  ⑨我這才明顯感到他明天有事,他陪了我一下午,其實就為要說這句話和這件事的,便忙對他說:“有空!有空!你有什么事情嗎?”
                  ⑩“我想讓你陪我去一趟東北旺。”
                  ?東北旺?我第一次聽說這個地名。不知道他有什么事情,非要去那里。但他決定要去,而且是想讓我陪他一起去,肯定是有要緊事情的。
                  ?“行!”我立刻答道。聽他的語氣,看他的神情,我明白,他中午就來找我,又陪我看了一下午的書,鼓足了勇氣讓我明天陪他去東北旺,是對我友情的表示,還有什么比朋友之間的友情更重要呢?
                  ?第二天早晨,天有些陰,風有些料峭。我早早趕到電車站,想著自己離車站近,早點兒來,別讓小秋等。誰想到,遠遠看見小秋站在電車站前了。
                  ?公交汽車一直往北開。城里的高樓和商店都見不到了,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農田和矮矮的平房,烏云低垂,只能隱隱看見西山起伏的淡淡輪廓。在車上,小秋對我講了去東北旺的原因。他父親得了一種怪病,需要在東北旺長期休養。這是他剛上六年級發生的事情,那時,他小,不明白家里突然少了爸爸是怎么一回事。上中學之后,才徹底弄清事情的原委。媽媽也因父親的高額的醫療費用離開家。小秋有一個姐姐,比他大好多,已經工作了,有時候會去看看爸爸。姐姐前兩年結婚有了小孩,沒有時間了,他就來東北旺看望爸爸。
                  ?每一次來,坐在長途汽車上,心情都特別難受,特別想有個伴兒能陪陪自己,自己也好把憋在心里的話說出來。但是,這又不是什么開心的事情,找誰說呢?所以,猶豫了好久,想到了你!我想,你不會嘲笑我,看不起我……
                  ?那一年,我十三歲,小秋十五歲,我們的友情,像水一樣清澈透明。這樣的友情,這樣的信任,沒有什么額外要求,只要那么一點點的陪伴。我真的沒有想到,平常那么好學向上又那么開朗的人,竟然有著這樣的難言之隱。父親帶給他的壓力,深深地藏在他的心里。聽完小秋的話,我忽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望望小秋,他并沒有望我,而是扭過頭望著車窗外。窗外的云彩壓得很低,像要下雨。
                  ?車子在東北旺的站牌前停下來,只有我們倆下了車。還要走老遠的路,才到東北旺。走到半路,我們走出一身汗。前面有一棵山桃樹,鮮紅的山桃花開得正旺,讓陰云籠罩的田野有了明亮的色彩。見到小秋爸爸的具體情景,記不太清了,只記小秋露出難得的笑容。
                  ?我們從東北旺回到城里,天已黃昏。乘車到前門,我送他坐上有軌電車的那一瞬間,趁著車門沒關,一步緊跟著也邁上了電車。小秋吃驚地問我:“你這是干嘛呀!”
                  ?我對他說:“我送送你!”這個念頭,是他上車那一瞬間突然冒出來的。有軌電車,永定門是終點站。下了車,要走到沙子口。小秋沒有再說什么,任我陪著他走到沙子口,一路上,我們默默地走著,沒有說話。我們在沙子口的路口分手告別,他突然伸出雙臂,擁抱住了我。那一刻,稀疏的街燈亮了起來,在越發晦暗而陰云籠罩的夜色中,渾黃的燈光灑在我們的肩頭。
                  ?返程的途中,憋了一天的雨,終于下了起來,不大,如絲似縷,沾衣欲濕。
            (摘自《讀者》2023年第10期,有刪改)少年時代,我們開始睜大眼睛看世界,品嘗生活的甘美,也經歷著成長的苦澀和無奈。班里舉行“少年成長”主題活動,請你參與。
            (1)【任務一】初讀文章,認識少年。
            請從小秋的角度概括故事情節。
            (2)【任務二】細讀文章,讀懂少年。
            ①說說第⑧段、第?段畫線句中加點詞“忽然”的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②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第⑥段畫線句子。
            (3)【任務三】研讀文章,理解少年。
            文章以“沾衣欲濕杏花雨”為標題,有何深意?
            (4)【任務四】比讀文章,學習少年。
            文中的小秋和曹文軒《孤獨之旅》中的杜小康都戰勝了成長中的孤獨,結合文章內容簡要談談他們的做法,并說說你從中獲得的感悟。

            組卷:28引用:1難度:0.5
          •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材料一】
                  2022年1月13日下午,《2021中國互聯網廣告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在華揚聯眾1號會議廳和騰訊會議、B站直播間同步舉行。
                  報告從多個維度,用客觀的方法對2021年我國互聯網營銷進行了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1年我國互聯網廣告市場穩中向好,在國家政策有效引導與防疫抗疫舉措得力的支撐下,克服諸多不確定因素,實現了全社會各行業的穩步復蘇。
                  互聯網行業實現了廣告收入5435億人民幣(不含港澳臺地區),同比增長9.32%,增幅較上年減緩了4.53個百分點。為“十四五”良好開局,為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及消除貧困改善民生構筑了一個關乎10.11億網民的大平臺。

                  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人均每周上網時長達到28.5個小時。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約95%。城鄉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基本拉平,但在具體網絡應用上存在差異。網絡仍然是未成年人重要的學習陣地,同時新興網上娛樂社交活動受眾遞增。報告顯示,未成年網民通過互聯網學習課外知識、接受在線教育輔導的比例持續增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互聯網成為“停課不停學”的重要保障,93.6%的未成年網民在疫情期間通過網課進行學習。
            (摘編自鳳凰網,2022年1月13日)【材料二】
                  上世紀50年代,電視機在美國家庭普及時,社會學家發現觀眾會對喜歡的媒介人物做出各種反應,仿佛他們之間存在直接和真實的互動關系。當然,這只是一種單方面的幻象,因為媒介中的人并不能對觀眾做出即時的回應,也對喜愛他們的觀眾一無所知。社會學家將觀眾和媒介人物之間的這種關系稱為準社會關系。
                  與準社會關系不同,主播在直播時會積極地回應玩家,有時候他們之間會形成切切實實的親密關系。進入一個直播間,最引人注目的是主播的畫面,從觀者的角度看,他們就坐在自己的面前,言語動作神情盡收眼底。主播往往將其攝像頭調整至能展現其腰部以上的角度,這對觀者而言,有近距離接觸之感。主播還會調動自己的肢體語言,如揮手、比心、豎大拇指等,以積極回應玩家。
                  在即時反饋和同步互動過程中,主播以聲音、圖像、指名道姓地互動等方式介入到用戶的物理空間。而用戶則以刷禮物等方式在直播間凸顯自己,以成為與主播互動的焦點。即便他們從未在實體空間中見過面,每天數小時的直播,也能使他們維持親密、保持信任。
                  不同于憑借地緣、血緣、親緣形成的親密關系,主播和用戶是憑借互聯網結成的親密關系。這種線上的親密關系被社會學家齊格蒙特?鮑曼稱為“虛擬關系”。虛擬并非“不真實”,而是一種“連線”的狀態。虛擬關系并不牢固,當主播消失在網絡中——換站、刪除掉某位用戶的聯系方式等,他們的關系也意味著終止。
            (摘編自新華網《直播間的魔力》,2020年10月2日)【材料三】
                  隨著越來越多的專家教授選擇在年輕人喜愛的視頻平臺上開課,“在視頻網站上大學”這句網友曾經的調侃,正在走向現實。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已有超過300位名師學者入駐B站,覆蓋近百個學科專業,800多個認證高校號、近萬個學院號也已入駐。
                  年輕人聚集的短視頻平臺對知識共享的重視有目共睹。在抖音平臺上,同濟大學物理學教授吳於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等“學術大牛”廣受歡迎。
                  法律、文學、科學、藝術……這些內容在各大平臺有著上億規模的播放量,成為年輕一代獲取知識的途徑。
                  年輕人之所以愿意在視頻社區“上課”,主要原因在于可以最大化利用碎片化時間。傳統學習模式都要用整段時間。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把零碎的時間有效利用起來,打破傳統學習模式的時空限制。另一方面,中、短視頻中的學習模式更活潑,也符合年輕人的媒介習慣,因此更受歡迎。
            (摘編自中國青年網《打破傳統學習模式時空限制,“教授開講“引發網課熱潮》,2022年2月21日)(1)下列對【材料一】內容的理解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2021年我國實現了全社會各行業的穩步復蘇,完全是因為國家政策的有效引導和得力的抗疫舉措。
            B.2017年以來,我國互聯網廣告總體收入穩步提升,但同比增長幅度正在逐年下降。
            C.截至2021年底,我國城鄉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已經基本一致,只是在具體網絡應用上存在細微差異。
            D.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93.6%的未成年人通過網課進行學習,如今網絡依然是未成年人最重要的學習陣地。
            (2)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準社會關系是觀眾和媒介人物之間存在的直接和真實的互動關系。
            B.與憑借地緣、血緣、親緣形成的親密關系不同,主播與用戶之間的親密關系是一種不真實且不牢固的“虛擬關系”。
            C.由于年輕人對知識共享的重視,如今越來越多的專家教授在視頻平臺開課,年輕一代也把短視頻平臺作為獲取知識的途徑之一。
            D.視頻社區學習可以把零碎的時間有效利用起來,打破時空限制,且學習模式更活潑,這些都是其受年輕人歡迎的原因。
            (3)將材料一中的圖表刪去好不好?為什么?
            (4)初中生小文沉迷于觀看網絡視頻直播,并會用父母儲蓄卡里的資金打賞主播,請你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內容,對小文進行勸說并給出建議。

            組卷:11引用:1難度:0.9
          • 7.閱讀名著選文,回答問題。
            “你站立在對面的山巔/而且笑得那么明朗/我用力睜開眼睛看你/渴望能捕捉你的形象/多么強烈,多么恍惚,多么莊嚴!”--選自《艾青詩選》
            詩中的“你”指的是
             
            ,本詩蘊含著詩人對
             
            的向往和追求。

            組卷:296引用:6難度:0.7
          • 8.徐志摩“完全詩意的信仰”,讓他最終等到了彩虹;保爾為人類解放而斗爭的信仰,使他成為了鋼鐵戰士。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同學們在紅船邊重讀經典,開展以“信仰”為主題的閱讀活動。
            請你從下列名著中任選一部,說說你從作品中讀出了作家或人物怎樣的信仰,并結合名著的特點和相關內容闡述你運用了怎樣的閱讀方法。
            A.《艾青詩選》B.《紅星照耀中國》C.《西游記》

            組卷:264引用:11難度:0.9

          三、寫作(45分+3分)

          • 9.【少年凌云】
            ??生活中,一縷幽幽彌散的書香,一番耐人尋味的話語,一段感人肺腑的真情,一次不同尋常的經歷……都浸潤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請以“_______,浸潤我心”為題寫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①要自由、有創意地表達出真情實感。
            ②作文內容積極向上。
            ③文字和標點書寫規范、整潔。
            ④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現考生真實的人名、校名。?

            組卷: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